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話與修行的關係
2010/12/17 12:35:06瀏覽933|回應0|推薦11
.
                                     說話與修行的關係                王一心(養正)97.8.8
 
先說與言語、文字有關的成語: ( 成語大會串 )
一言定江山,一言而為天下法,“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一言九鼎,一言中的,有口皆碑
言語妙天下,舌粲蓮花,妙語如珠,言語精妙,為廣長舌,作獅子吼。
季布“一諾千金",晏嬰(子)“二桃殺三士" , 孔明(諸葛亮)“三氣周公瑾(周瑜),
又“舌戰群儒";“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唇槍舌劍,伶牙俐齒,鐵嘴銅牙,信口開河,信口雌黃,大言不慚,大吹大擂,大聲疾呼,
大吵大鬧,大肆咆哮,大發雷霆,大放厥詞,無的放矢,血口噴人,用口殺人,刀筆注生死,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及“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等。
 
以上成語所造成的是非、得失、善惡、美醜、禍福、榮辱、成敗、興亡的歷史和典故,歷歷可數,斑斑可考,已彪炳千秋。
身口意三根,是造業的根本。口舌、言詞,是六根中最難以控制的一根。我等凡人,
很多人管不住這一張“嘴”;這張嘴 , 已在人世造成無窮無盡的善、惡、禍、福、榮、辱、得、失。
“人生難得今已得”做一個人,如不修行、修福積德,到“往生"時,必然是“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生生世世,輪迴不已。
歷數先聖先賢、神仙、佛、菩薩,無不先在言詞上,立言、立德,修善、積福,以達成完美。
 
老子(太上老君)《道德經》守中章載:“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八個字,如當頭棒喝,對我啟發良深。現用儒釋道三家的學說與智慧,來說明修行與“身、心、靈"三者的關係,並發掘出修行的奧祕。
身心:即人身的五根、五臟,五氣、五神、五行。
 
靈:即靈魂、大靈、靈山、靈台、神識、第八識、摩尼珠;即自性、即本來面目、即神性、佛性,即上帝的殿堂,即微形上帝。
 
祂:珍藏在百會穴 ( 泥丸宮 ) 下面的腦溝深處。
祂:總是“來先,去後,作主公"。
 
修行與修身的關係:
修身:為提昇自己的品德與修養,去除不良習氣,培養風度氣質。
修行:以打坐(靜坐、參禪)修“性"與“命",求“明心見性",開悟解脫。
修行的第一個目標:見“性"。
即見“自性",即見到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本來面目"。
祂:是一顆似玉米圓徑大小,光禿禿,圓溜溜,在“內在"發出強烈光芒的摩尼寶珠。
祂:是照亮我們回歸本來的“故鄉家園"(原鄉),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
修行必先修身。這就是古人“內聖外王"的道理。
 
第一步:遵照《大學》:大學開宗明義的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 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
 
普天之下,未有“身”不修,而能修行“成道"的人。
“邯鄲學步"的成語告訴我們:仿傚他人,未能成就,反而會失卻自己的本來面目!                
  意谓:他本來是會走路的,學步後,竟連走路也不會了。 
我意 : 指有些行者 , 因修身不足 , 少公德心 , 會在禪堂、靜室、或公共場所 , 重步走路 , 大聲說話 , 以致妨礙到他人的修行。                   
至於有人修到走火入魔 , 有人以修行之名 , 行詐騙作惡之實 , 不在本文範圍。                       
 
第二步:即修煉五根、五臟、五氣,以貫通五神、五行。
“生命在呼吸間”二六時中,即每天24小時,分分秒秒,你都在呼吸,在這一呼一吸之間,氣流、血行、氣血暢通。
人身是有機體,氣血與五根、五臟、五氣、五神、五行五者,及十二經絡,奇經八脈、連絡貫穿,息息相通。
 
修行就在呼吸中進行。
修行是找回“自性"的偉大事業,要先從修“身”修“心"修“靈"三方面做起。
 
主題:“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直譯:言多必失,會理屈詞窮,造成很多窘迫、困擾,不如守住中道的好。
釋義:說話要說得清楚、明白、規矩;話一多,就有疏失,遺漏、不實、過份之處,會理屈詞窮,又因強詞奪理,引起爭執,造成各種窘困、難堪的場面,難以收拾;所以說話不要“過猶不及"要守住中道。
解釋名詞(相):
【五根】:本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五根生五塵:色聲香味觸(法),五塵生 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佛家稱十八界。
【五臟】:心肺脾腎肝。﹝心(火)肺(金)脾(土)腎(水)肝(木)﹞
【五神】:魂、魄、精、神、意。(肝魂、肺魄、腎精、心神、脾意)
【五氣】:心氣、肺氣、脾氣、腎氣、肝氣、五種元氣。(元氣指細胞的核磁,不指氣體。)
【五行】:金木水火土。﹝金(肺)木(肝)水(腎)火(心)土(脾)﹞
 
修行與語言,和五根、五臟、五氣、五神、五行的關係:
道家告訴我們:
眼若不多視,其魂在肝(肝魂)
耳若不多聽,其精在腎(腎精)
鼻若不多聞,其魄在肺(肺魄) 此五者,為「精氣神」的源頭、總匯。
口若不多言,其神在心(心神)
身若不多動,其意在脾(脾意)
魂在肝,眼少看,自可養肝護魂;做到寵辱不驚,則肝木自寧。
魄在肺,鼻少聞,自可養肺護魄;能夠調息寡言,則肺金自全。
精在腎,耳少聽,自可養腎護精;生活恬淡寡慾,則腎水自足。
神在心,口少言,自可養心護神;做到動靜以敬,則心火自定。
意在脾,身少動,自可養脾護意;每天生活有節,則脾土不洩。
這就是道家教我們養“身"養“心"養“靈"的珍寶,是沖開“自性”,見到“自性”的不二法門 , 你要珍惜啊!
 
禪坐時,將“五根 "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 加「意根」,專注於眉心輪(第三眼處)精神就集中,日久功深,五氣自然“朝元”。
以意念運氣,其「精」自然化「氣」,其「氣」自然化「神」,其「神」自然“合道”。
 
修行人(行者)修煉到「神不外遊精不洩,氣不耗散自凝聚」,則神凝氣聚,心清神靜,神定心靜,神清氣足,每天都使“精氣神”保持在最好狀態。
你禪坐時,自能很快入定,獲得參禪的喜悅(禪悅);出定後,一定精神飽滿,全身舒暢。
道家打九轉,運周天,氣經水路(腎臟)」、火路(膻中穴、心口)、風路(背脊)三路,由海底輪 ( 會陰 ) 提氣上升,循環運行;這是神仙「逆向運氣」的一套法則,是找到“自性”的一條高速公路。
「一切惟心造」 , 道家用心念(意念)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合道”。
能化氣,就是人傑;能化神,就是高賢;能合道,就是聖賢。
      
  注:朝元:朝拜自性。 合道:合到自性。
 
能朝元,能合道,自能見到自性,見到你的本來面目,發現原來自己就是「微形上帝」!
釋迦牟尼佛說:“人人當來作佛”。即指自性即佛性。
 
佛說:“奇哉!奇哉!眾生皆有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上文已明說修行的第一個目標在找到“自性”。找到自性,是修行的第一等大事。找到自性後,再按步實修,一步一腳印,日日復年年的,走上回歸故鄉的家園──宙心 ( 宇宙的中心 ) 。
上文已說明靈魂的座位,祂的各種名稱,祂的大智、大能、大用。
 
祂:光明朗耀,燦爛輝煌,有神性、有佛性,福德俱足,人人具有。
祂:就是我們生生世世,一直在尋尋覓覓,一直在苦苦追求的一顆摩尼寶珠─自性,本來面目。
你一旦找到了祂,這顆神聖的摩尼寶珠,就勝過萬貫家財,金山銀山;就勝過說不盡的榮華富貴;就勝過做帝王將相的虛名,你就「不退轉」,那你就不辜負“此生”!
現在你已知道,祂就珍藏在腦溝裡,頭頂下,是離你最近最親的「靈光」!是天天和你相偎相依的「一點靈」。
 
從今起,我們相約:
不要再昏昏然、茫茫然的再東尋西覓,跑東走西,捨近求遠的去“瞎找”了!你看!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你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早向靈山塔下修。」
   注:靈山:靈魂、自性。 
 
        靈山塔:在百會穴 ( 泥丸宮 ) 下面三寸三處,在第三眼的裡面。
        你要有自信,要能放下,要能捨得,要有堅強的恆心和毅力,要清心寡欲,要 靜下心來,天天打坐!
 
我要為你加油打氣:
現引用清末民初詞家《王國維詞話》二十六則中的最後一段: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注:闌珊:衰竭,將殘。
        我將此詞改寫為: “眾裏尋祂千百度,驀然回首,自性卻在強光朗照處。” 
        借用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名言: 『不管你是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才是好貓』。 注:貓:幹部。 老鼠:經濟、錢財。
我說 : 「不管你是超大師兄、超大師姐,你找到“自性”後,就將智慧的體驗,來分享同修,來提昇同修的靈性,那才是好師兄、好師姐」。
 
修行是最偉大、最神聖、最恆久的事業!
同修要互相勉勵、互相鞭策。為了開悟、為了解脫:
要虛懷若谷,不可固步自封,不可抱殘守缺。
要勇猛精進,不可孤陋寡聞,不可墨守成規。
要與時俱進,不可刻舟求劍,不可膠柱鼓瑟。
 
讓我們一起抬頭挺胸、意興昂揚、精神飽滿、專心一致、神定氣閒、全神貫注的來打坐!
快快找到“自性”,天天在“光”中修行,時時在“禪悅”中。
 
我用自己的靈魂,深深祝福你。
 
                                                                                                                            王一心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eheart&aid=470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