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27 02:39:15瀏覽469|回應2|推薦7 | |
8.怎麼覺得這次禪七那麼的輕鬆?本來想要磨磨自己,想在嚴謹的規矩中來考驗自己能達到怎麼樣的程度?不過現在的一切是那麼的鬆散,我想還是不用了。 9.其實我並沒有想要領施茶的工作,不知為什麼我就跑到要施茶的那一排,然後就誤打誤撞地接下這個工作。雖然是有些不情願,不過菩薩的精神就是要服務別人,既然把它接下來了,就要用心的去做。還好一切都很順利,沒有出差錯,每次我都是最快放好、收好茶點。跟我一起工作的同參常常把工作丟給我,自己跑去聽開示,不過還是得感謝她,在兩次的小參,我都有參與,她就一個人做完所有的事,真的好感動。 10.當少了身體上的痛,紛擾的思緒也停止了,在無語的時候,與佛菩薩做心靈上的交流,每一個思緒都是清清楚楚的,比看電影還要直接,一切都很悠閒與自在,一點牽掛也沒有,真的蠻快樂的。不過當念頭一動,雖然痛的感覺不是很大,但就沒辦法好好地坐在位子上。 11.人的習氣真的很難改,一再的告訴自己不要去管別人,自己做好就好了,但就忍不住,一直去打了別人的閒岔。 12.跑香時,內圈的人太多了,跑不快,我起了煩惱,也做了惡作劇,不是超別人的圈子,就是去踩別人的鞋子,真是像小孩子。其實跑快是很好,但偶而跑慢也是不錯的,怎麼那麼執著?凡事就跟著別人的規定走就好了,幹嘛意見那麼多?有時就是要磨磨自己的個性,不要太隨順自己。 13.若能安心,什麼都好,如果心念紛飛,就什麼都不好了。現在的自己在面對任何境界的時候,可以看到自己的傲氣,也看到自己的心浮氣燥,希望自己能把這些不好的習氣消除,用更正面樂觀、謙卑的態度來面對一切事物。 14.或許是之前在工作時太累了,剛開始打坐時,昏沉了幾支香,還好有許多時間可以補眠,所以情況就好多了。 15.如果每一件事都要自己做、自己學,那是多累的一件事,也沒有人是這樣的。每一個人都是一樣,是有能力的限制,當能力做不到時,就不要去勉強,否則一事無成。我就是不知道這一點,只要看到別人能怎樣,我就要跟他一樣,從不衡量自己是否可以做得到?這樣的結果就是不但沒有成就任何的一件事,而且什麼都沒有做好。所以還是腳踏實地的老實做好自己本份,依著次第來修持,不要空中建樓閣,這是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 16.我覺得這次禪七最大的收獲就是真正可以定下心來作工夫,以前是與身體的障礙、昏沉做拉鋸戰,而現在是與心中的煩惱打太極。除了痠麻脹痛之外,還有昏沉、散亂、感冒、…,種種的病痛干擾,不要說一柱香,剛坐上去不到五分鐘就覺得像過一世紀一般的長,心浮氣燥、煩惱亂心,根本就坐不住。每次看到別人坐得如佛般的如如不動,真的好羨慕!自己就像一隻猴子一樣的動來動去,一直去干擾別人。 17.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有兩個晚上一直睡不著,在床上翻來覆去,很痛苦。想起來是怕會去吵到別人的好眠,不起來就很難過,只好趕快唸著佛號,以期能睡著,不過唸了很久還是沒睡著,只好起身上個廁所,然後就睡著了。 18.現在身心都安定下來,接下來往煩惱解脫的方面去,可是要用什麼方法才好呢?觀因緣、參話頭,好像都沒辦法,也用不上功,還是先唸佛,那或許還要有一段時間做調適吧! 19.微細的痛、麻、煩惱,雖然有時會影響到做工夫,但大部份都可以克服。慚愧自己的懈怠,十多年還在痛、麻,在無法對治時,就放下工夫,我就看著痛、麻到什麼時候?這七天我堅持著不放腿,一直散盤、單盤的對換。 20.連日的陰雨終於放晴了,心情本來就很歡喜,看到太陽,感覺微風的吹拂,更加地愉快。世間果然是無常的,當風來了一陣子,然後又走了;雨來了,最後也是會離開,鳥兒飛、蟲兒叫、青翠的草、萬紫千紅的花,來了又去、去了又來,開了、謝了、綠了、枯黃了,反反覆覆,並沒有一直存在著,無情如此,有情亦是如此,煩惱習氣也就在這反覆間存在著,如果沒有辦法突破的話,就逃不出輪迴。 21.什麼是攀緣?以前別人常常罵我老是攀緣,我真的不懂,曾經問一個法師,但她並沒有告訴我答案,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就是不守本份,沒有照顧好、也沒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而跑去做別人的事。以禪坐而言就是返觀自照,不要去理會別人的任何事物,只要專心的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天塌下來都不關我的事。 22.有時候會突然停了一下,好久好久才回神過來,是否進入了狀況?那種感覺就是一切事物好像靜止了一樣,連念頭都沒有了,過了一會才回復,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感覺。 23.禁語是禁心中的浮躁,是禁心中那個攀緣的念頭,是聽自己心中的聲音,是釐清所有的想法跟感覺的時候,是與佛菩薩交心的最好時機,不向外索求,就會看到內心的世界,與最真實的想法。 24.所有的好與不好,都是過去的造作,我從來都不會去求消除業障,因為“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求消業只是在逃避問題,並不能如實的解決,當然不是說消業是不好的啦!只是我覺得應該要更積極的面對,與心甘情願的接受,那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害怕受報,當初就不要去做,既然做了就要有心理準備去接受這個果報,修行就是這樣,要明因識果,不是修行之後,就可以不用去受這個果報,不是不受因果。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