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20 10:24:21瀏覽1011|回應0|推薦16 | |
《52個星期二》談的是一位母親的變性過程,但主軸不是變性這件事,而是女兒如何目睹並接受一向為她所崇拜的母親,由女人變成男人?母親又是如何面對原本親愛的女兒變成像是頭小野獸般的反彈? 我該叫妳爸爸嗎?這是女兒比莉提出看似最簡單卻也最艱難的問題。 原本與比莉無話不談的母親珍(變性後更名為詹姆斯)不知道如何面對比莉的困境,最後她決定讓女兒搬去跟前夫住,規定只有每週二可以回家與她共處六小時。等到一切都準備好(變性成功?),她們母女(父女)可以再重新共同生活。 《52個星期二》有一部分用了類紀錄片的方式敘事。詹姆斯用影像記錄自己的變性過程,深怕錯過每一個細節;比莉也用了handycam,面對鏡頭訴說沒有辦法對朋友、對母親直接說的話;此外,她也拿了鏡頭去記錄同學的裸照、性愛。當大人發現比莉拍了這些「兒童色情影像」而驚慌時,比莉卻不解:為何你可以拍?我就不行?為何大人可以替她決定什麼時候見媽媽、媽媽可以把她隔離得很遠? 她同樣也不懂,為什麼與她一起玩性愛遊戲的同學,都可以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知道性的感覺是什麼、快樂是什麼⋯⋯這些對自己需求的了解,是比莉最欠缺的。別人都讚美她面對母親變性這件事,顯得很成熟很懂事,適應得很好,真實根本不是如此。 「我只是沒有辦法選擇。」比莉深陷在一種虛無感的深淵中。 詹姆斯用影像記錄自己整個變化過程,想看清自己;比莉也學著用影像不斷找尋自己,也是想了解自己。 曾經對母親依賴至深,比莉精神上的憑恃頓時瓦解,這對一個少女來說,的確是難以承受之重,要重建,談何容易?這不是一兩句「媽媽仍愛你」可以簡單帶過;當然,這也是詹姆斯最早就很擔心的事。變性最大的考驗不在自己,而是他如何面對女兒的反應;但他也知道,如果忍受十多年無法正視自己的性向時,對女兒的怨懟會更多。他不想讓摯愛的女兒變成最後埋怨人生的箭靶。 詹姆斯設定52周,一年的時間,應該可以變性到一定程度,重新面對女兒。怎料,這個過程因為注射睪酮素差點引發肝病變等接連後續問題,導致「變性」成了一個無法預料終點的旅程。原來以為會有革命成功的一天,結果卻是遙遙無期。 就算變性真有成功那一天,又該怎算? 是身體,是心理,還是別人的眼光、自己的心情,抑或找到真實的自己才算數? 「什麼叫做活出真實自我?這就是真實自我嗎?」比莉對著鏡頭自問,這也是每個人不斷會面對的生命課題。 最後仍是因為愛,讓這對母女劇烈衝突過程有了底限。 而每個人踽踽獨行在自己的路上時,過程仍不免讓人有即將滅頂或被吞噬的恐懼。這是人生,一次又一次不斷體驗著任憑這些洶湧浪潮再怎麼衝擊,都不會有問題的。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