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7/25 01:35:25瀏覽923|回應0|推薦41 | |
戒,是道德力的訓練 證道 以戒為師 西元兩千五百多年前,世尊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下,將入涅槃,雖然弟子阿難四處奔走救治無效,世尊幾近彌留,眾弟子圍繞身旁,見佛即將滅度,眾弟子們傷心欲絕。 大家仍想聆聽佛之最後開示,阿難代表大家問佛:「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呢?」佛言:「以戒為師。」 世尊即將涅槃之際,仍以大悲心做最後之交代,殷殷付囑弟子修行之要,首重強調「持戒」的重要,希望大眾們即使往後無法聽佛之教誨,但若能依戒實修,也能有助道業之成就。 戒是自律行為,高尚的修為 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威爾遜,他在實施某種政策時,遇到了挫折,進退兩難之際,他的秘書建議他變換另一種方案,或許較為可行。 威爾遜聽了一下說:「不!我的上司不准!」 那位秘書覺得很奇怪,美國總統頭上還有什麼上司?就問:「誰是您的上司呢?」「我的良心就是我的上司,祂驅使我工作,是祂不讓我接受誘惑的。」 元朝有位叫許衡者,在戰亂逃難途中,大家口渴難耐,又找不到水源,碰巧路旁有些梨樹,結果纍纍,眾人都搶著吃,唯獨許衡安靜的坐在樹下休息。 有人對他說:「在這慌亂時期,梨樹的主人早就逃跑了,這梨樹已經無主了,何不吃些呢?」 「梨無主,難道我的心也無主了嗎?」許衡道。 面對身心內外的善與不善行為,戒是良好自我約束力量,也是道德之規範,以管理自己的身口意行為。何謂善?何謂不善?善與不善的標準是什麼?以修持的觀點而言,任何的言語和行為,只要是會傷害、干擾他人或自己的安詳及和諧,那就是不善的;反之,能給予別人或自己安詳和諧的,那麼他的言行就是善的。 故有一句話說得好:「克服自己,比征服天下難。」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