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1.台灣職棒球場及球員悲慘的故事
2016/04/29 23:34:50瀏覽263|回應0|推薦2

    在台灣棒球球員很可憐,會常常碰到不佳甚至危險的球場,今天(4/29)新聞爆料:號稱投入3000萬整修的新竹球場,終於迎來其重返中職舞台的第一戰。結果球迷們看到的是什麼?坑坑洞洞的外野,紅土流失的內野,波紋設計中帶點狂野的雜亂草皮,還有全新完工的啦啦隊舞台。沒有遮雨的大帆布沒關係,有啦啦隊舞台就夠了。這是就是中華職棒的場地之一。

    在坑坑洞洞的場地,球員怕受傷,不敢盡情奔跑或接球,就不可能有好球賽可看,怪不得,中華職棒投打已失衡,而且越來越嚴重,安打滿場飛,全壘打常常有,坑坑洞洞的場地,球著地亂彈,難防守,防守球員又不敢盡情奔跑去接球,應是可能造成容易安打的原因吧!這樣的球賽會好看嗎?

    蓋球場不容易,要維持一個球場更困難。台灣的球場往往在先天設計上就已不足,但後天的管理養護更是讓人不忍卒睹。照理說,這麼糟糕的球場根本就不是職業比賽該舉行的場地,但新竹球場位於市中心,還有廣大的學生及竹科人口,讓新竹往往能開出漂亮的票房。

    於是就算球場再爛,還是有球隊願意來這比賽。追根究底,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球場和球隊是不同的持有人,球隊只是租借場地使用而已,因此改善球場也不是他們的責任。但對於球場的房東-市政府來說,就算場地不怎麼樣,依然會有球隊願意來比賽,持續投入大筆預算去改善,得到的(選票)成效並不划算,倒不如做些簡單有感的一次性建設:例如新的大型看板(看看花蓮球場那巨型螢幕),或是,嗯你懂的,啦啦隊舞台之類的。

    這些「政績」容易宣傳,也能在當下給人留下印象。但之後呢?風光啟用後的維護?誰在乎?於是一個個「政績」都慢慢故障,沒有經費維修,最後停擺,然後再年久失修又要重新整頓。這不是什麼危言聳聽,而是實際一次次發生在台灣各球場的悲傷故事。看看澄清湖球場才不到20年就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很羨慕,美國或日本的職棒,各球團都有認養的主場地,球團願意花大錢,把主場地建造及維護得很標準、很漂亮,球賽的品質自然就提升,球迷也較願意花錢買票進場。台灣最多只有四個球團認養的主場地,是不符需求的。筆者建議:比照中華田徑協會田徑場的認證,通過國家級的認證的場地,才能舉辦全國性的比賽,其成績記錄,也才能被認定,而棒球場地,也要有一般級及職棒級的認證標準;嚴格禁止球賽在不合格場地比賽。其理由是:如此比賽品質才能提升,也才能吸引球迷進場觀賞球賽,更重要的是,好的球員培植不易,是國家及球團最重要的資產,受傷不得阿!(翁志成,育達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教授)

參考資料:105.04.29Yahoo奇摩運動陳重嘉:「給球員安全的工作環境,很難嗎?」。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cc3129&aid=55029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