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6/15 07:30:51瀏覽2118|回應0|推薦22 | |
這兩天,分別接到周校長及謝老師的邀稿,都說同一件事,就是紀老師要退休,好朋友們想合力撰寫一榮退紀念專輯,特向我邀稿,我很感榮幸,馬上回信:「謝謝邀稿,和紀老師交情非同一般,我會努力撰寫。」 寫這份紀念文,我很樂意,因要寫的東西很多,而且紀老師在國體大、羽球界是名人,人際關係很好,這一榮退紀念專輯,一定是稿件踴躍,我不孤單,所以沒壓力,而且很高興,可以說能投稿,是我的榮幸。 紀世清早已是博士、教授,但仍保留十三年前,我離開國體大那時的習慣稱呼:「紀老師」,以示懷舊及親切。 「與紀老師交情非同一般」,我在學校服務四十年,當然同事為數不少,但能一起打球、出遊,又互到家裡作客喝茶的同事,很少很少,屈指可數,而紀老師和我,就是這屈指可數中的人,所以我才說是「與紀老師交情非同一般」。 我與紀老師,是師大前後期的學長弟,但求學時沒有交集,不認識,只是師大畢業後,我在國中服務時,有聽說一位在台大,羽球很厲害的學弟,就是紀老師,後來因緣際會,兩人不約而同,陸續來到「國體院」(國體大前身,那時剛創校)當助教,又在同一系,這時才認識。 在國體院時處境及發展,我們兩人很像,可說是難兄難弟,兩人都是年紀有一點大(30幾歲)才到國體院當助教,而且沒有碩博士學位,所以那時兩人很苦,可是我們兩人雖有年紀的壓力(年紀大還在當助教),但有運動員的不服輸精神,一路拼,白天工作照常,晚上及假日拼論文、考及讀研究所,從助教、講師、副教授,一直到教授,學位也是拼完碩士,再拼到博士,學歷(博士)及教師職等(教授),歷經十幾年才終完整,流淚感知歲月累積的力量。兩人論文領域雖不一樣,但都能文能武,那股拼勁,很有革命情感。 說到革命情感,當時「國體院」要改制升格為「國體大」時,務必要擴大編制,其中之一是把原運動技術系(當時系主任由我本人擔任),擴大改制為「技擊運動技術系」、「球類運動技術系」及「陸上運動技術系」三系,開創三系的系主任,分別是我本人、紀老師及張永政擔任,這三人是由當時校長葉憲清教授欽點擔任,三人都是師大(大學)、國體院(研究所)畢業校友,因系主任要面對這麼多人、多樣的運動選手、教練、課程、訓練、管理、考教程等,問題很多,責任很重,壓力很大,所以三位開創系主任,包含紀老師與我,感情都很好,因是革命情感吧! 紀老師是我的老師。目前我已近70,但還可在羽球場廝殺拼博,享受打球樂趣,都是偷偷跟紀老師學到的。在國體大常看到紀老師帶的羽球隊,紀律嚴明、訓練紮實、目標明確(未達標該當就當,不妥協)、分段分級清楚,這些常成為我撰寫「運動訓練管理」、「教材教法」論文的養分,在打羽球實務上,技巧上只能遠觀,但我學到的教學或訓練的三段式中的前後兩段,就是熱身及收操的確實,目前我運動,都保持確實的熱身及收操的好習慣,這可能是我到目前還能在羽球場衝來衝去的主因吧!這要感謝紀老師給我的啟示。 紀老師惠我良多。和紀老師相交、相知、相惜數年,有數不完對我的幫助,在此列舉一二。早期我獨自做「國際台北羽球公開賽」的專題研究,紀老師二話不說,送我門票(那時門票很珍貴),讓我研究順利。我剛退休前三年,適紀老師辦理「特殊體育研習」多場,邀請我開課,這是我退休後唯二的學術活動(另一是寫作),我很珍惜,非常感謝紀老師給我這個機會。我兒子就讀政大英語系的時候,想要練羽球,紀老師用心良苦,有一年的寒假及暑假,讓我兒子到羽球隊當球童,在球隊檢球及「偷」練球,還有一起晨操,我兒子進步很多很多,還很成功組織政大英語系隊,都已二十幾年了,我兒子到目前都還念念不忘。還有,因是紀老師的關係,由紀老師的好朋友台南的謝老師,曾帶著周校長夫婦、紀老師夫婦及我六人,遊南部很都景點,許多美好回憶,都已無法重現,令人傷感不已! 最後,欣聞紀老師要退休,這要恭喜,這是自我人生的開始,比較有時間,沒有壓力及包袱,作自己想做的事情,紀老師的退休生活,應該會很豐富,其中打羽球及玩農應該會有吧!這兩項說不定,我跟紀老師會有交流,我們很期待這一天。在人生旅程中,從國體院時代起,35年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希望在這快樂退休生活能繼續延續下去這份情感,我期待著! ↓這是十年前(101-07-06)所攝,是第一組同事造訪老農莊子園。背景依舊在,人物已非,觸景傷情,卻是最值得懷念的好友、好事。 作者:翁志成2022-06-12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