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孔子“孝道文化”的五個內涵
2013/04/28 15:38:24瀏覽785|回應0|推薦0

    核心提示:凱風網載文,幾千年前,孔子曾寫出壹部被譽爲“使人高尚和聖潔”、“傳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經》,千百年來被視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其推崇備至,産生了人類文明的偉大力量,成爲獨特的中國孝道文化。其內涵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理解。

    敬養父母。這是對雙親而言。敬養父母雙親是人類的天性。孔子認爲:“父 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說,父母培養教育子女,子女奉養父母,這是人類壹種天性。又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 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種表現:在日常起居生活中以最誠敬的心情任勞任怨地服侍父母;父母生病時以最憂慮的心情照 料父母;父母過世時以最哀痛的心情來料理後事;舉行祭祀時以最嚴肅的態度來追思父母。這五方面做到,才稱得上是能侍奉雙親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體現了人 的孝親的聖潔本性。中國人講孝,既重贍養,也重視心裏關懷和內心愉悅。


    生育後代。
這是對後人而言。人類生命是壹個鏈條,民族興衰關鍵在後代。生育後代既是生命延續 與民族繁衍的需要,也是承繼孝道文化的責任與義務。生育後代,提高後代的質量,在當代絕不是個人壹家的行爲,而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強我、 壯我中華民族之後的需要。


    推恩及人。
這是對他人而言。孝道分養親、敬親、尊親三個層次外,還強調“推恩”。孟子說過: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爲而已矣。”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思就是在人與人相處中,應當推己及人,推恩及 人,使孝道得以升華。把孝親敬老的美德推廣到同學、師長及社會每個成員,既尊敬熱愛自己的父母長輩,也兼及他人的父母長輩,使全社會人與人之間都能夠互尊 互愛,和諧相處。


    忠孝兩全。
這是對國家而言。孝忠相通,孝始忠結。孔子說:“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 立身。”曾子說:“孝子善事君。”把對父母的孝心轉化爲對國家的忠心,把對家的責任感轉移對國的責任感,這是儒家孝道觀的壹大特點。自古忠臣多出于孝子,盡孝與盡忠是相輔相成的,孝與忠有著內在聯系和共同本質的“兩位壹體”。小家與大家本質相通。


    緬懷先祖。
這是對亡者而言,就是“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意思是始終不忘思念先祖,繼承遺志,將他們的功德修養發揚光大。父母在,能夠壹直孝敬,父母死後,則慎行其身,不給父母帶來惡名;同時既擅自珍攝,保全自己,又能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英名,這都是始終在盡孝道。


    
總之,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儒家曆來視孝與感恩視爲“人倫之公理”,將它作爲維護社會倫理關系 和政治統治的重要手段,並且把孝與感恩和“忠君”、“愛國”相聯系,以“孝”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使孝與感恩這種調節親子關系的道德規範擴展爲具有社會普遍意義的行爲准則,成爲社會教化的基本內容。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yu777&aid=7555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