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7 21:51:10瀏覽1215|回應1|推薦4 | |
最近在華文網站上看到日本的汽車廣告,頗為氣憤。不光是西方人拿中國人做白老鼠試驗基因作物和新藥試驗用品,日本鬼子更加把中國當成未經驗證的新技術試驗場,可憐的中國人還以為撿到便宜,買到質優價廉的日本車。 西方國家在汽車安全標準的使用上,一直非常保守,對新的安全概念,絕不輕易實施,他們使用的汽車安全標準,仍然是80年代末期的標準,絕對沒有所謂的“吸能加潰散”就是安全的概念。日本買到西方國家的汽車,跟買到中國的汽車,絕對不同,同胞們,不要相信日本人,他們拿你們做試驗,他們的目的,只是賣更加多汽車而已,絕對不會對你的生命負責。 我舉兩個例子, 1,汽車重量。我有三台汽車,一台豐田佳美,1.6頓,一台紳寶900i,2.2頓,一台富豪850,2.5頓。知道為甚麼日本車不安全了吧,不捨得用鋼材,能頂得住衝撞嗎? 2,交通部的統計資料。據澳大利亞交通和道路安全部的資料,在所有有日本車參與的交通事故中,日本車的乘員的傷亡比例比其他車系高得多。受傷的人數是其他車系的1.6倍,死亡人數是其他車系的2.1倍。(本資料已經通過加權分析,所以結論不是因為日本車數量大,而是按照參與的比例進行加權的結果。) 再來看看“吸能”和“潰散”。 吸能,就是在撞擊過程中,汽車通過車體的迅速變形吸收撞擊過程中的衝擊動能。所以衝擊部位都設計成十分鬆軟,包括前車體和後尾箱,都可以在撞擊過程中迅速變形,而乘員部份則相對堅硬。問題是甚麼?這是日本鬼子的陰招。西方的設計理念是,通過容易變形和有一定堅硬度的防撞杆(bumper)來解決,這樣的話,如果事故發生,通常bumper損壞,那麼只是需要換一個就可以了,汽車車體本身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日本人把bumper當成裝飾品,而是直接用車體作為代價,結果就是,汽車不可修理,作廢,你必須買新車。 潰散,也就是一撞就垮。可能大家有一個基本概念,日本車有點象紙皮箱,一撞就散架。是的,這是日本鬼子的第二個陰招,作為設計的理念,日本人的確不把生命當成一回事,特別是不把中國人的生命當成一回事。日本鬼子也知道他的汽車不耐撞,所以拼老命宣傳安全氣囊,兩個不夠,四個,四個不夠,8個。怎麼樣,夠安全了吧?然後把消費者引導到氣囊是主要安全設施的誤區,可是大家別忘記了,西方國家的汽車安全標準裡面,氣囊只是一個"nice to have"的安全設施,不是必須的安全標準,因為他們的統計資料顯示,所有的交通意外中,最關鍵的安全設施,是汽車本身的強度和安全帶。潰散的結果是甚麼?汽車散架,你必須買新車,如果你再買日本車,另外一個紙皮箱而已。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