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路曼曼其修遠兮--尋跡『中華文明』的進階歷程!
2021/01/15 19:59:50瀏覽2044|回應6|推薦14

很早就打算專門寫一些中華文明方面的東西,鑑於手裡資料有限,而且很多東西理解不深,難以下筆。最近一個大學時期的同學推薦一篇有關甲骨文的文章涉及到這個方面的內容,再次燃起我的對這個話題的寫作慾望。

現代人比較忙,我也不打算寫成長篇大論,很多東西點到為止,如果朋友們覺得自己有補充的內容,請不要介意賜教留言。

作為『農耕文明』代表的『中華文明』,從她的形成(應是從華夏始祖從事農耕定居開始算起)一直延續到今天,保守估計最少也有四千年,從最早出現的用於祭祀用的甲骨文(商朝)算起,至今應有3600年左右的可紀錄歷史,而且是一部從未間斷過的連續歷史,的確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

作為一個文明的主體,一定是有一個民族,這個『中華文明』的主體民族,就是漢朝逐步形成的漢人。以漢人為主的民族族群,向上,繼承了已知的夏商周的文化,橫向兼併容納了整個黃河流域和大部分長江流域的各個周朝以來的因分封而形成的不同文化,向下,一直延續到今天,也是有2000年左右。當然,也得益於秦朝的統一,逐步形成統一的意識形態,價值觀,文字,度量衡,標準化的工業製成品,用語,慣性思維和行為準則等東西。這些東西,就是中華文明的根基。

這個文明的發展,一直就是跌跌撞撞,蹣跚前行,既有風光無限的漢唐盛世,也有灰暗的五代十國,以及經濟高度發達但國防衰弱的南宋,甚至有最陰暗的清末民初近200年半殖民地屈辱史。

歷史上的中華文明曾經數度面臨亡族滅種的危機,但是每次都挺過來了,最主要的有四次:

第一次,『漢匈之爭』,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漢匈之爭數百年,最終除去一部分南匈奴併入中華以外,北匈奴被全部滅絕。今天,南匈奴已經完全融入漢人,沒留任何蹤跡,北匈奴,可能只有歐洲的匈牙利還有一點影子。漢匈之爭留下的遺產,是一條萬里長城。

第二次,『元蒙入主中原』,也是來自北方的另一隻遊牧民族(蒙古人),按照中國史的寫法,這隻人,實際上已經歸正(可能很多人覺得有點牽強),但是事實上,把蒙古人治理中國大地稱為元朝,就已經承認了他蒙古人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蒙古人加入中華大家庭,不是白給的,帶來的嫁妝盛豐,長城以北的絕大部分國土,都是由蒙古人帶來的。作為結果,形成了當時地球上最大的國家-元朝。

第三次,『滿清入關』,是來自東北(滿族以及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人)的遊牧民族,這個歷史時段是清朝,滿州韃子入關以後,採用了各種方法清洗,排斥,貶低中原漢文明,結果呢?大家都看到了,今天過千萬滿族人幾乎不會使用自己語言和文字,是漢化得最徹底的一個民族。從文明的角度來說,滿人歸正也是最徹底。滿人歸漢,也絕對不是白給的,帶來了地球上四塊黑土地之一的東北松嫩平原和廣闊的興安嶺原始森林及礦藏。

第四次,『日本侵華』,是日本侵華戰爭,這次最邪乎,作為文化和文明的學生,因為老師不爭氣,試圖教訓和控制老師,搞了100多年。這次也最危險,幾乎把老師打的懷疑人生和自己的文明。但是也正是這一打,把一個昏昏沈睡的中華文明給打醒了,從農業文明打成了全球最發達的工業文明。這次間接地造成了外蒙古丟失,版圖縮小。但是我相信,這個賬遲早要算。

這是歷史上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還有兩部分實際上也很值得一說,那就是藏人併入中華文明(聯姻方式,是不是很奇葩?)所帶來的吐蕃(西藏:中文讀音:tubo,英文:Tibet),和維族人加入中華大家庭所帶進來新疆各地。(這兩塊地方和人群,都需要進一步消化和吸收)。

現在的中華文明正在面臨第五次危機,這次是來自海上,是盎格魯.撒克遜的西方『遊牧文明』,從四面八方圍堵復興中的中華文明,目前定義為“百年大變局”。至於結果怎麼樣?走著瞧!

明白這些歷史的話,我就不相信,中國會在這場跟盎撒的博弈中失敗。

結論是:中華文明每遭遇一次危機,整個文明往前大踏步地走一步。由此你就可以看出這個文明的生命力是何等的強壯!!

注:地球上四塊非常肥沃的黑土地是:北美洲的密西西比中下游平原,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中下游沖積平原,中國東北部的松嫩平原,中東歐的西烏克蘭平原,這些地方是全球主要的糧倉。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yi65&aid=155411452

 回應文章

叛亂團體國民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17 10:49
中共五毛宣稱中華文化悠久一貫是刻意塑造國家民族神話來替中共極權統治階層洗腦人民;首先,上古中國最早出現文字進入歷史時代的殷商王朝就與其後繼者周朝屬於兩個不同民族,而且商周兩者文化性質差異頗大;其次,周朝封建文化與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朝在文化性質上也大不相同,原始儒家正宗孔子學說維護周朝封建絕不認同秦國法家軍國主義,這點看一看《战国策·赵策》的“魯仲連義不帝秦”一文即可得知;其三,五胡亂華和佛教早已將三國時代以前的中原文化偷樑換柱了,五胡亂華前夕胡人已占華北人口一半比例,東晉至南朝梁所轄人口一半以上比例不是漢人而是南方土著民族,在文化上佛教凌駕於儒家之上也塑造了道教內涵,可以說魏晉南北朝以後的中華文化是印度佛教文化與原始中國文化的混血兒,在血統上更是北方胡漢混血南方蠻漢混血,早已談不上血統或文化的連續一貫性;其四,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度乃源於佛教平等思想並與胡人王朝歷史淵源頗深,科舉制度取代了秦漢帝國法家政制成為隋朝以後中國政治傳統,科舉制度把主導秦漢統治階層的法家制度轉變為宋元明清被統治階層的「陽儒陰法」宋明理學道德信仰,按照史學家所說的「唐宋變革」理論而言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與宋元明清時代雖均為中國文化但在性質上已截然不同;其五,民國初年國共兩黨推翻北洋政府的北伐戰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終結,至少國學大師王國維、章太炎等人是如此認定,中共文革更是以列寧主義徹底否定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今天五毛想替中共政權套上中國歷史文化繼承者的高帽只能說荒謬絕倫。

無知者,無畏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一次「中華文明」復興的特點!
2021/01/17 06:13

最近這一次「中華文明」的復興,有別於以往任何時候,以往數次基本上都是「農耕文明」的「內生」恢復和自我進步(跟外部關係不大),也就是說,在民國以前的數次文明遭遇劫難以後的復興,基本上都是中華文明的自我修復和進階。

但是最近這一次不同,第一次出現了文明復興的動力來自外部,我把他歸納為:「外壓」加「外需」(外壓促變,外需增進),文明的型態,也由「農耕文明」,轉化為「工業文明」。

這一次的外部動力完成中華文明的進階以後,會逐步轉化爲「內外雙驅」,也就是說,外部需求加上內部遞進。


叛亂團體國民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16 13:44
3樓病貓說「漢民族的族源主體出身於先古羌」是鬼扯,周朝初年以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來指稱四周外族,「羌」在殷商時代甲骨文的字義是指山西黃土高原的阿爾泰語系民族正好對應著周朝的北狄,後來周朝把「羌」的字義由北狄轉變為西戎,從此以後「羌」才改變字義被用來指稱關中盆地以西的藏語系民族,原本指稱藏語系民族的「戎」也改變字義用來指稱已占山西黃土高原多數人口的殷商遺民,「羌」字義改變後殷商初年居於山西黃土高原後來散佈到黃淮平原的阿爾泰語系民族就只剩下「狄」這個稱呼,周朝稱呼長江流域的苗瑤、侗台語系族群為南蠻一直沒變,而周朝稱呼黃淮平原的殷商遺民為東夷也一直沒變,黃淮平原與山西黃土高原的殷商遺民被用不同稱呼是因為兩者語言已不同,黃淮平原殷商遺民所使用的純正殷商語言後來被周朝語言同化後消失掉了,山西黃土高原殷商遺民的語言受到阿爾泰語系影響成為晉語的前身。

貓靈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16 12:51

 個人認為,中華文明能夠長久發展綿延至今,主因有三:

(一)地緣因素

  漢民族的族源主體出身於先古羌,在東進到現今的山西境內的盆地與後來擴展到黃淮平原後,透過農業生產與原始版本的技術革新,擁有遠較周邊異民族更高等的文化,先進的技術以及更多的人口,可以對周邊的民族進行輾壓,就像一個漩渦一樣,一個個的將這些民族同化掉.而在中原周邊的平原地帶,剛好又有一些山地的地形足以為防禦遊牧民族入侵的屏障,除非遊牧民族出現有高度政治組織力的天才領袖(以鐵木真和努爾哈赤為代表),否則這些遊牧民族只能對漢民族的邊境進行騷擾和劫掠,無法形成根本性對漢族政權的顛覆.更妙的是萬一漢族在武力上打不過外族,中原的南方是長江流域,依託淮河流域與湖北到四川地區的山地丘陵,漢族政權仍能做有效的防禦,很難被外族政權一次性的解決.這種地緣上的優勢,是漢族生命力堅韌的一大本錢.

(二)生產力的強大

  正因漢族的人口遠較外族(周邊少數民族)為多,人多就會創造經濟上的需求,從而推動技術力的進步,所以在對外貿易上,漢族政權生產出的各類商品,對於當時的舶來品,一樣具有輾壓性的優勢,中原政權對外享有高額的出超,為了主動平衡貿易上的逆差(古往今來都一樣,貿易爭端可能導致戰爭,明英宗的土木堡之變,本質上就是一場導源於貿易糾紛的戰爭),同時替中原政權掙一些虛名,於是就有朝貢貿易的產生,表面上看起來當然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老外每覲見一次皇帝,做些特殊的儀式(三跪九叩等等.....)就可以撈到一大筆!皇帝有了面子,外族官員與商人有了裡子,皆大歡喜!只是多數人沒想到,如果中原政權的生產力沒有遠超過沒有工業化前的諸多外族,哪會產生這種現代人看起來匪夷所思的貿易規則?

(三)政治組織

  漢民族是個農業民族,為了保證糧食生產的穩定性,有政治頭腦的政府都會主動組織民眾興修水利,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與秦始皇讓鄭國修建鄭國渠,都是這種邏輯的體現.而在華夏由諸侯分立走向大一統的過程中,商鞅與秦孝公君臣在秦國推動變法是其濫觴,秦始皇完成中國史上第一次徹底的武統,但這個新生的大一統政權的集權政府並不完備,到了漢初劉邦夫婦的努力(劉邦始終堅持統一集權政府,呂雉以其政治手腕協助劉邦削藩,更完成了集權政府的經濟基礎-耕者有其田),繼而文景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終於穩固了這個中央集權的體制,所以百代猶行秦法政實際上要修正成百代遊行秦漢政,更符合實情.

  正是有了上述三座穩固的大山作為依靠,中華文明在西方沒有工業化之前,所採行的是那些年較好的制度(制度只有比較級沒有最高級),而歷朝歷代都是在這個架構上做修正,這是中華文明的基石.即使老共或是國府,也只是在這些基石上做修正,以符合當時的政治需求而已.

無知者,無畏(weiyi65) 於 2021-01-16 17:50 回覆:

當然,『中華文明』能夠存留至今,絕非一無是處。

這個文明有她的顯著特點是:

1. 智慧,被多位智慧甚高的高人(老子,鬼谷子,孫武子,孔子等)『啟迪』過,並通過文字的紀錄加以傳承;

2. 團結,正因為歷來就有來自外部的壓力,關鍵時刻總能一致對外;

3. 組織紀律,由精英階層有效治理和統治,這也是戰鬥力的重要來源;

4. 韌性和耐力,不怕摧毀,有再生能力,元蒙和滿清都試過摧毀這個文明,即使受損,也很快就恢復了;

5. 能夠負重前行,對自己的文明有信心,遭遇挫折和顛覆,總能忍辱負重,付出一定代價以後,尋求新生。

注:我只是列出本文明的特點,未跟其他文明做比較。


叛亂團體國民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16 10:47
炎黃子孫的說法源於上古時代黃土高原與長江流域兩地區神話,戰國時代齊國稷下學宮將這兩地區神話加以融合才出現炎黃子孫這個名詞;殷商晚期以前山西與陝北黃土高原被漢語族群稱為戎狄的阿爾泰語系族群所盤據,殷商王朝長期征伐黃土高原戎狄終於將戎狄趕到洛陽以東的黃淮平原,漢語族群因此成為黃土高原多數人口,而被趕到黃淮平原建國的戎狄就變成了孔子時代未受華夏文明教化的夷狄,周朝時黃土高原阿爾泰語系族群的神話逐漸演變成從黃帝到夏朝的古史傳說;周朝時長江流域先後出現楚吳越三國,據學者研究楚國大多數被統治階層人口乃苗瑤語系而吳越兩國多數人口乃侗台語系,楚吳越三國的神話逐漸演變為從盤古到炎帝的古史傳說;由此可知從盤古到夏朝的中國上古神話是由阿爾泰、苗瑤、侗台三大語系族群的神話融合而成,因此所謂炎黃子孫的最早歷史淵源與漢語族群原本沒什麼太大關連。
一百年前國民黨其實是中華民國的叛亂團體,真正的中華民國國旗不是將國民黨凌駕於國家之上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例如以前港英旗幟左上角為英國國旗代表香港是英國屬地)而是五色旗,五色旗是1928年以前國際公認合法的北洋政府國旗,建議大家看看《1927:民國之死》這本書才能了解五色旗的意義。1927年國學大師王國維聽到黨軍北伐勝利消息後投湖自盡,此前王國維可以忍受北洋政府的統治,卻不願忍受即將到來的國民黨的統治。他留下「以共和始,以共產終」的預言,未來中國政局的走向被他一語成讖。發人深省的是北伐軍即將打到北京的消息在清華園引起兩極反應,青年學生欣喜若狂,國學院的「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和趙元任卻個個憂心忡忡。蔣介石譴責中共文革提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孫文自稱其革命繼承了中國道統,然而王國維卻認定北伐成功代表了中華文化毀滅的「亡天下」,另一位國學大師章太炎在北伐成功消滅北洋政府後自命「中華民國遺民」,他死時遺言要在棺木上蓋五色旗以表不認同國民黨政權。在當時眾多學者眼裡國民黨其實是中華民國的叛亂團體,如果這些學者以「漢賊不兩立」原則(剛好也是蔣介石對待中共的態度)來看國共兩黨,北洋政府是「漢」,國民黨是「漢賊」,中共政權是「漢賊之賊」,「漢賊之賊」是五胡十六國之首「漢趙」建國者劉淵對於晉朝的評價。
現在歷史學者(中共御用學者除外)的觀點是:北洋政府比國民政府更民主而國民政府又比中共政權更民主。北洋政府比國共兩黨更具道德正當性,而且依據王國維的看法國民黨如同共產黨一樣都是中華文化的終結者。國民黨維護中華文化是假歷史,五十歲以上的台灣人在念國中二年級時公民與道德課本有一課提到“世界道德重整運動(MRA)”,1950年代篤信基督新教的蔣介石宋美齡夫婦透過何應欽與MRA聯繫,企圖將MRA的基督教道德與儒家合而為一來強化國民黨政權統治,後來這企圖雖無疾而終被所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所取代,但由此可知國民黨對真正的中華文化若非不懂就是存心變造,殷海光就曾認定蔣介石談王陽明可用四字概括「不知所云」。
政治童話比政治神話有更多的愚弄人民性質,因為政治神話希望人民把統治者當成神來崇拜而政治童話卻希望人民像三歲小孩一樣無知易被哄騙,在中共編造的政治童話裏頭中共領導原本無所適從的中國人民對抗居心險惡的外國強權走向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然而真正的事實卻是配合美國菁英階層搞美中雙簧的中共特權階層一方面替家人辦移民歐美國家轉移財產到國外銀行帳戶,一方面又向中國中下階層人民宣揚極端民族主義中國崛起,所謂中國崛起來自於中共扮演國際社會惡棍角色換取美國菁英階層縱容中共長期竊取科技,因此所謂中國崛起是認同自己扮演國際社會惡棍角色的以辱為榮行徑,既然中國崛起是靠著竊取抄襲歐美科技而成事,中國取代美國稱霸世界在中共政權垮台以前就是絕無可能之事。

hullo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16 10:45

再来探讨一下,主体性和载体性是任何国家崛起的两大根本,缺一不可,博主有些太过强调主体了,这其实是西方的观点,而中国复兴或者崛起的关键则是载体性。

例如中国大陆现在约70%的石油,80%的铁矿石,90%的大豆依赖进口,而用于进口的货币主要是美元,但美元从哪里来的呢?现在约50%的出口是外资合资创造的,而之前更高。

所以,中国复兴或崛起的根本是以市场换市场,也就是用中国大陆的内部中高端市场,换西方的中低端市场,再用大量顺差来购买各种资源能源,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载体发展模式,而不是主体发展模式。

但中国经济毕竟不是拉美和东南亚那种小国,国内企业必然也会向高端挺进,特别是中国大陆有完整的军工体系,造军用船舶,军用飞机,尽管与民用的并不一样,但能够造军用的,再去造民用的毕竟要简单很多。随着内部企业开始向中高端挺进,就必然与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冲突,中兴华为就是典型例证。

其他国家不能像中国一样崛起,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载体性,国内市场规模太小,没有腾挪转圜的余地,更没有相对完善的军工体系。

所以,论述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崛起,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主体性重要,载体性更重要,中国能够成功,其他国家不能成功,主要不是中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优秀,而是,中国还具有载体优势。

有人说,中国在大一统方面,领先欧洲两千多年,主要就是指的载体优势巨大。

这种载体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二是人本主义的世俗化意识形态,三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比如跟印度比,印度在大一统方面就是个散装的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主要是宗教社会,种姓制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在所有制方面,开放外国资本,总是受到国内资本的抵制。

所以,中国在载体优势方面,比其他国家和地区优势太大了,忽略这种载体优势,只强调主体优势,很容易陷入种族优势论,这种论调其实主要是西方人,特别是白人至上主义者的观点。

实际上,欧洲的崛起,也主要是载体决定的,也不是主体决定的,只是因为欧洲国家是先发国家,这种载体性被主体性掩盖了。

从载体方面,论述中国,论述世界,才能更好地说出事实,看到真相。

無知者,無畏(weiyi65) 於 2021-01-16 11:25 回覆:

請原諒!我再次重新閱讀過你在上一篇格文的留言,老實說,你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我還硬是沒有從中搞清楚你所描述的兩個詞:『主體』和『載體』到底是個啥?

那麼我就只能猜測,我估計你說的『載體』,實際上可能是社會制度,是嗎?

以我的理解,政治體系和政府組成,它只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公共事務的定義(含範圍),組織形式和執行機構和方式。而公共事務,在整個國家(含地區)的整體事務中的比例並不高,就算在中國,事實上也不高。而絕大部分事務,實際上是平民的私人事務。

作為政府和政治體系,可以通過政權,宣教體系,甚至強力部門來規範和提倡民眾的部分私人事務,至於能夠取得多大成效和需時多久?恐怕不是那麼容易估計,因為絕大部分的私人事務,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在驅使,政府干預的效果有限。

再說回『載體』,我的理解是根基,比如一個著名雕塑,烏龜駝石碑,如果把石碑理解為豐功偉績,那麼它的載體,就是那隻烏龜,是吧?

以此類推,『文明』呢?我認為『文明』的主體是『人』,具體到中國這個實例,『中華文明』的主體,是中國人民,在具體一點,是漢民族。那麼她的載體是什麼?是什麼承載著這個民族?我的理解,承載中國人民的,是那片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和數百萬平方公里的海洋。

至於使用什麼政治系統來運作這個體系?按照中華文明的特點,她的治理體系是『與時並進』的。這方面,歷史學家最清楚,我就不賣弄了,我自己的理解也不深,涉嫌『班門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