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蚱蜢與蝗蟲
2008/03/25 17:42:12瀏覽31660|回應2|推薦2
        住在山上最大好處是可以與大自然做朋友,但是最大的困擾也是大自然的朋友很容易登堂入室。

  偶爾隔壁鄰居會要我幫忙,把不知從什麼地方爬進他們家裏植栽上的赤尾青竹絲給請走,同時每天我們進進出出大門或陽台,只要動作慢一點,家裏就會飛進來許多昆蟲。前一陣子,拿鑰匙開大門時,總覺得怪怪的,黏黏的感覺,轉動得很不順暢,直到前些天,終於開不了大門了,請鎖匠來把整個門鎖拆解下來,赫然發現,原來是狩獵蜂在鑰匙洞裏築巢,隨後我們也陸續發現,陽台休閒椅的把手,都是小蜂巢,甚至只要具有類似細細長長通道般的結構,都有可能被狩獵蜂用來築巢。

  

  昆蟲多,當然是因為花園新城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維護得不錯的關係,每當與AB寶在社區步道散步,只要走慢一點,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到隨著們我們步伐前進,總會有一些昆蟲被我們驚嚇得四處逃逸。

  其中,蚱蜢是經常可見的。

  參加自然導覽的活動時,幾乎所有解說員都會告訴你「蚱蜢就是蝗蟲」,似乎你可以找到的昆蟲圖鑑也都這麼寫。

  可是,眼前這麼溫馴無害,甚至還可以算得上可愛的蚱蜢,真的是歷史上惡名昭彰的害蟲嗎?

  全世界各國的歷史記載裏,每隔一段時間,就傳來大批蝗蟲肆虐的消息,這種令人聞之色變的「蝗災」,似乎總是與饑荒、民不聊生連在一起,而且古往今來世界各地描述的蝗蟲過境都一樣,滿天遍野的蝗蟲,將一切東西全都一掃而空,包括所有植物、甚至牲畜、皮草,無一倖免。

  只是忽然出現的蝗蟲,往往也忽然不見,數百萬數千萬隻的蝗蟲,神秘地突然出現,也神秘地突然消失,找不到任何一隻活的蝗蟲,直到下一次乾旱災變牠們再度猖獗。

  幾百年來,所有生物學家都為此困惑,也想找出答案,一直到1921年,一位俄國生物學家才解開這個千古謎團。原來,蝗蟲就是蚱蜢,牠們是同一種昆蟲,一群群的蝗蟲是發狂的蚱蜢。

  如果你把一群蚱蜢養在瓶子裏,讓牠們處在擁擠,彼此碰撞的環境下,牠們就會開始產生變化!翅膀慢慢變長,原本土褐色的身體逐漸變得鮮艷,呈現鮮黃色甚至粉紅色,鞘翅上出現條紋和斑點,顏色甚至會深到變成亮黑色,產的卵也比原來的蚱蜢多很多。牠們也由原本溫馴變得不安、躁動、貪吃、於是本來只吃草葉的蚱蜢變成什麼都會吃的蝗蟲。

  環境會造成生物形體個性改變的例子,我們在蝗蟲身上看到了最戲劇化的例子。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旱災時特別容易產生蝗災,因為乾旱將散居各處的蚱蜢趕到少數找得到食物的山谷裏去,可是聚集多了,同類的推擠碰撞,讓蚱蜢變成蝗蟲,蝗蟲又可以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後代,於是整個山谷裏層層疊疊堆滿了蝗蟲,在某個日子,牠們就飛向天空,就形成了蝗災。

  蚱蜢變蝗蟲,以基因傳遞或演化上,我們可以找到之所以如此的脈絡,就如同旅鼠繁衍過多,喪失了族群生態平衡時,會大規模地跳海自殺一樣,這是生物在族群繁衍上的本能。

  可是,人呢?

  是不是都市化後,從憂鬱症到精神疾病的增加,以及更高頻率更嚴重的暴力傾向,都是環境影響到人類行為的徵兆?

  

  每當看到報章雜誌報導,那裡又有社會暴力事件,又是飆車、又是砍人,我總是會想到,那些凶殘的眼神,在沒有多久以前,還是一個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啊!到底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那裏出了差錯呢?

  每當我陪著AB寶在社區裏散步,看著一隻隻可愛的蚱蜢,就會想起這個問題。美國詩人惠特曼曾經說過:「現在我知道造就最好人才的秘密,就是在野外成長、與大地一起作息。」

  就如同大人一樣,孩子在現代社會承受的壓力也非常大。因此,帶孩子到大自然裏去,自然體驗能提供我們一種新的生命能量以及與萬物合而為一的連結。就如同梭羅所寫的:「不管是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我們都是與整個自然世界相連結,要達到和平寧靜與成功,我們需要與宇宙合而為一。」

  這種人與自然的關係,在現代社會裏,對孩子平衡的情緒發展,我相信是愈來愈重要的。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wenlee&aid=1725595

 回應文章

JaneenCarmen
2021/08/06 12:47
I like this weblog it’s a master piece! Glad I discovered this on google. break up spell
(janeencarmen@msgsafe.io)

路人
旅鼠
2008/12/17 13:42

旅鼠跳海傳聞純屬虛構,實際上是行為模式變動容易受天敵獵補與大規模朝地密度低區移動所導致,並非如傳聞般跳海自殺。

現在野地觀查技術與理論成熟,已經有不少報導與文章推翻此傳聞,建議你可以再多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