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25 01:52:11瀏覽1979|回應0|推薦17 | |
主動創造最佳的說話情境! 要指導不說話的小朋友開口說話,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相信有很多的媽媽與我一樣,為此傷透腦筋,身心也遭受嚴重的折磨、沮喪、與忿怒,但是時間不是站在父母這一邊,如果過了早療黃金時間,幾乎就無法達成語言指導的效果,所以父母沒有灰心的權利,不管小朋友現在是自閉、癲癇、或發展遲緩等問題,就只能勇往直前讓小朋友開口說話‧ 在我的經驗中,有幾個重點與方法與大家分享: 1. 營造說話的環境 2. 給孩子快樂的說話動機率(吃東西、洗澡、講故事、遊戲…) 3. 強化刺激(例如用數位相機拍攝全家福、用攝影機錄取親子遊戲的影片與孩子一同觀看..) 4. 養成讀故事書的習慣 美國語言病理學者查理斯、龐、萊巴認為,孩子之所以會記憶語言,是因為孩子了解語言是像魔法般的東西‧當嬰兒發出[媽媽]的聲音時,最疼愛自己的母親就會跑過來,以微笑的臉龐回答,媽媽在這裡‧當然哭聲也是,但是大部份小朋友第一個學會的語言就是叫爸爸媽媽,是因ㄅ、ㄆ、ㄇ等音比較容易發的出來,所以針對一個字都不說,或話非常少的階段,應該讓小朋友學習最簡單發的音,例如[ㄇㄟ ㄇㄟ]、[ㄅㄨ ㄅㄨ]、[ㄅㄧ ㄅㄧ]、[ㄅㄥ ㄅㄥ]、[ㄇㄡ ㄇㄡ],在情境的安排上,建議在小朋友願意吃的狀況下,爸爸媽媽一起來餵小朋友布丁與餅干(份量要少,不能讓小朋友自己吃),首先問小朋友是要吃餅干還是布丁(兩者放在小朋友面前但小朋友拿不到),並一再重覆布丁與餅干,如果小朋友不願開口只願意用手指,那就故意拿錯的給他,問他是或不是,等確認後,問他是要爸爸餵還是媽媽餵,如果還是不說媽媽餵,那就故意交給爸爸餵,看他會不會心急說出媽媽餵, 當媽媽開始餵時,每一口都要說[ㄚ],看他會不會仿說,(如果不行就給”巴落起”,哈開玩笑,要快樂的說話經驗),等所有東西吃完,桌面沒有任何東西問他還要不要,是布丁還是餅干,多重覆幾次看看他會不會….. 如果家裡有V8可以把整個過程拍下來,供母親研究,或與語言治療師討論對策,更可以與小朋友一起觀看,增加母子互動與發聲的機會‧除了吃東西以外,與小朋友一起遊戲或幫他洗澡都可以錄製下來做為互動工具,做為發聲的機會‧ 最後,建議媽咪帶小朋友出去散步或玩時,一定要帶小笛子與吹泡泡,讓小朋友多練習吹氣,平時可以給予肉乾或軟糖當零食,藉由遊戲或愉悅的經驗運動嘴部肌肉,小朋友慢慢的就會喜歡開口說話‧ 個人經驗供大家分享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