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3歲的小琳,在1歲半時透過預防注射時的篩檢,發現疑似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她很少正眼看別人、話很少,顯得特別安靜,不像一般孩子的活潑。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市立聯合醫院早療評估中心就醫,即被診斷有自閉症,陸續接受了認知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等早期療育服務,現在小琳已經有明顯的進步,不僅語言表達更豐富、能夠與人打招呼、聽從大人的指令,且可以融入團體生活,已經進入幼稚園中學習。這一切進步都要歸功於早期發現與診斷治療,還有最重要的是小琳媽媽持續不怠的親職參與,身體力行早療評估中心所教導的療育技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發生率約6~8 %,以96年12月底臺北市0~6歲總人口數16萬3,067人,推估本市約有1萬3,000人疑似發展遲緩兒童,需及早進行評估與治療。早期療育介入的時間,決定發展遲緩兒童未來的恢復情形,專家認為3歲以前是黃金療育時期,療育成效是3歲以後的10倍。
發展遲緩與發展障礙兒童,成長過程有別於一般兒童。若在發展方面有障礙,不論是動作慢、語言慢或學習慢;不管診斷是腦性麻痺、智障或聽障,皆對孩子有影響。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是配合專業人員的治療,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而不僅只是將孩子交給醫療人員,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療評估中心鄒國蘇主任共同呼籲:「父母擁有正確的觀念及配合的態度,是成功療育的必要條件」,並提供家長3點正確就醫觀念,讓父母有所依循:
正確就醫觀念
一、選擇住家附近醫療機構接受療育,以減少孩童就醫往返時間。
二、固定於一家醫療機構接受一個完整的療育計畫,以達療效。
三、家長或照顧者須遵循治療師的指導在家中協助孩童復健,並將過程中所遇到
的問題記錄下來,於下次療育再與醫療團隊討論。
為達早期療育醫療資源整合及跨區合作目的,衛生局積極與臺北縣政府衛生局規劃「縮短早期療育評估等待時間」合作方案。一年來雙方已有具體的合作成果包括完成轉介機制、提供北市縣轉介聯繫窗口、每月定期監測轄區醫院等待評估天數、規劃雙方資訊平台、提供民眾等待天數較少醫療單位的就醫資訊、辦理家長親職講座系列、早期療育專業人員培訓課程等。
衛生局今(97)年特別規劃「發展遲緩兒童家長親職講座」一系列課程(詳如附件),分別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療評估中心、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財團法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臺安醫院、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榮民總醫院及財團法人基督長老教會馬偕紀念醫院等5個單位辦理,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衛生局網站/焦點新聞(http://www.health.gov.tw)查詢或電洽衛生局(電話:1999轉7085)與下列5個單位報名。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辦理「發展遲緩兒童家長親職講座」單位與報名專線一覽表
單位 報名專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療評估中心 27680802轉25 陳先生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 29307930轉1802 陳小姐
財團法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臺安醫院 27718151轉2595 周小姐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榮民總醫院 28712121轉2940 羅小姐
財團法人基督長老教會馬偕紀念醫院 25433535轉3051 楊小姐
資料來源:發展遲緩兒童家長親職講座 資訊請見台北市衛生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