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23 11:29:11瀏覽2033|回應4|推薦123 | |
作者藤田宜永, 1950年生於日本福井縣, 早稻田第一文學部中輟, 前往巴黎從事法國推理小說的翻譯工作, 1980年返日後一邊教授法語一邊寫散文 , 1986年正式踏入小說文壇. 1995 <鋼鐵騎士> 獲推理作家協會獎與冒險小說獎, 1997<樹下的想念> 開始涉入戀愛小說領域, 2001以 <愛的領域> 奪下第125屆直木獎. 深受法國人文浸染, 行文間充滿濃濃的影像氣味, 如詩般飄浮著哀愁況味的文字風格, 為推理小說開創宛如電影的美麗新世界. 譯者林佩瑾畢業於淡江大學應用日語系. 本書獨步文化 2009/11 初版, 12月五刷. (2006/08自商周獨立出來, 成立台灣第一家日本推理專業出版社) 故事主角 ”竹村文哉”, 21歲休學的大學生, 遭生父母和養父母棄養, 長期躲避高利貸的追討獨自在破公寓暗無天日的盲混, 又因愛上脫衣舞孃 ”美鈴” 積欠更多債務. 故事就在他走投無路時出現一名大叔 ”福原” 先生開出條件, 只要答應陪他從東京吉祥寺散步到霞之關就將80萬日圓債務一比勾銷, 再賞他100萬酬勞. 原來福原先生因失手殺了外遇妻子, 希望到櫻田門的警視廳自首, 自首前想用妻子最喜歡在東京散步的方式來追憶倆人過往美好的回憶, 並重新釐清對妻子的感情. 兩顆受傷的心靈彼此支持, 互相傾訴, 達到了相互療癒的滿足. 當然推理小說不可能故事如此單純. 懸疑的故事最後終於得到解答, 福原先生是文哉的生母麻紀子委託的偵探, 希望暗中幫他還債, 母子相認, 而中間安排因散步牽引出來的情節, 都是作者藉以呈現當時日本的社會現象, 諸如詐欺, 外遇, 精神耗弱的兒子殺父母後自殺, 性格懦弱卻必須繼承父志的社會新聞記者, 因無力感企圖自殺, 超齡大叔喜好cosp
其中作者對女主角脫衣舞孃的舞姿, 舞台魅力, 和聲色場景的描寫鮮明而生動, 彷彿一幕幕的電影, 令人留下深刻的畫面, 不乏對情色與愛慾超尺度的裸露鏡頭, 也暴露出時下年輕女子對肉體的不在乎, 導因於心靈精神層面的空虛與茫然. 甚至影射作者本身對母愛的渴求而安排男主角追求較年長的熟女, 還有一對70歲相戀無法結合的愛侶, 晚年企圖私奔的串場. 作者從不以平鋪直敘的方式進行, 通常運用插敘, 穿插上述人物故事性的對白將主角的身世背景和性格表現出來, 再以推理懸疑的技巧故佈疑陣最後將謎底揭開.
故事結局峰迴路轉, 女主角選擇出家為尼, 頓時將讀者從頹廢虛無的情色氛圍, 拉回到心靈與精神的探索, 最後以女主角對男主角的一段話終結, “錯不在你, 是我的問題, 活到這年紀我已經累了, 我不覺得出家就能得到救贖, 但至少比現在荒唐生活好得多. 和妳做愛的時候, 我很努力想達到高潮, 還是沒辦法, 否則不會選擇出家, 其實我根本沒有真心愛過男人” 凸顯女人在肉體與心靈最終的抉擇, 全書交織在愛, 夢, 孤獨與哀愁中, 宛如公路電影, 本書確實由導演三木聰翻拍過電影.
這可說是我首次接觸日本推理小說, 本書與其說是推理不如說結合了冒險與戀愛的情節更引人入勝. 除了對作者寫作技巧靈活, 刻畫人物鮮活深刻, 劇情結構鋪陳的推崇外, 讓我在原來生活腳步緊湊的東京, 找到另一種漫步才能享受到的巷弄寧靜, 並沉溺於獨特唯美的文學氛圍中. 感受日本年輕族群與團塊世代愛情觀的差異和日益沉淪頹廢, 過度被保護, 無法承受壓力, 對自我迷失等複雜社會問題背後所產生的人文與精神的認識與省思. 結局女主角的出家更令人跳脫情色回歸心靈的本質. 無論生命過往如何傷痛, 人生唯有放下執著, 才能得到救贖與超脫. 人生的地圖曲折, 答案也許不在直取, 而隱藏於小徑, 繞點路一樣能抵達終點, 也許更能看盡一路風景.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