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衛生署長楊志良即將卸任之際,一股腦把所有的不滿吐出,矛頭對準名嘴和監察院。監察院的積極,成了楊志良眼中的妨礙,幾年前,還是監察院長的錢復,才語重心長地說,「監察院不是包青天……」
政治,楊志良的絆腳石
早在健保開辦前就參與並擔任全民健保規劃小組委員的楊志良,可以說見證了台灣全民健保的發展史。二十一年前,規劃全民健保時即遇重重阻礙,楊志良用「滿目瘡痍」形容健保背後的真相,「選票考量」就是健保路上充滿絆腳石的主因。那時他和另外兩位委員(台灣大學教授江東亮與逢甲大學副教授吳凱勳)表示,「知危不報,不能又不退,為智者所不取」,因不願淪為政治人物作秀工具而決定辭職。
事後三人被慰留了,繼續為全民健保努力鋪路。直到2009年接掌衛生署之前的這段時間,楊志良在學校、衛生署副署長、奇美醫院柳營分院執行長等產、官、學之間不斷歷練,雖非醫生出身,卻是公衛界的宗師。
接掌衛生署這個「不是學生、就是朋友」的地方,對楊志良來說,再熟悉不過。但他上任第一天就不改直言性格地大捅調漲健保費這個馬蜂窩。楊志良雖幾度要從衛生署長的位置拂袖而歸,但一再被慰留,直到這次內閣改組前夕。
全民健保上路前的政治氛圍,是在野的民進黨仍主導著許多激烈的抗爭;二十多年過去,政黨已經輪替再輪替,坐在衛生署長位置上一年六個月的楊志良,面對和二十年前一樣是政治凌駕於民眾權益的「這塊絆腳石」,從他把衛生署比做衛生紙「用過即丟」來看,就可以知道他滿腹感嘆和不平。
大砲槓聖人,張飛戰蚩尤?
而監察院頻頻約談、糾正,是僅次政治力之外讓楊志良很嘔的地方。即使民眾心中把監察院當作現代包青天,他仍不諱直轟監察院妨礙公務,一年半來為了準備監委的約詢,衛生署浪費天價資源因應。
砲轟監察院濫權,楊志良不是第一人。去年底,監察院要求返國外交官得到監院報告,引發反彈,接著立法院難得「有志一同」獲得超過百位立委連署要求限縮監院職權,明訂只能「事後監督」,不能越權干涉行政、立法權。
但監察院的爭議不只是越權,另外還有曖昧不明、選擇性調查的問題。資深媒體人王尚智在2008年關於吳榮明堅辭台糖董座一事,就暗諷王建煊怎不去制止不當的官場人事關說文化?前台北市勞工局局長蘇盈貴則在2008年那份命運多舛的監委名單出爐時,在部落格文「含蓄」提到,「陳水扁之國務機要費不就在監察院空轉時,被審計部查出而送法辦之顯例,若當時監察院非空轉,很難相信,被提名人敢以怨報德,而審計人員有用武之地。」
在2008年這份監委名單通過以前,監察院已經空轉超過三年。「監察院究竟能做什麼?」長期以來飽受各界質疑,所以才有「王作榮的蚊子院」與「錢復的養老院」這樣的戲稱出現。
向來低調不願與媒體多打交道的監察院前院長錢復,就在卸任前罕見接受媒體專訪時特別強調,監察院是民主法治的架構,而非包青天,「民眾希望監察院是包青天,殺昏君、除惡霸,但這是極權政治才會有的現象……皇帝的女婿犯案,直接用虎頭鍘,老百姓是爽得不得了,台灣的百姓最喜歡的就是爽字,所以他們喜歡包青天」。
這樣看來,王建煊領軍的監察院正好就是犯了錢復的大忌:民主制度架構成了包青天再現的場所。
台灣民情向來樂見制度外還有一個超然的組織或單位,以為這可以讓所有骯髒不法現形,但這個所謂的超然,其實也是人的組合加上與政治角力的結果。期待超然的監察權(或獨立單位),輕則易生爭議,重則有無限上綱濫權之嫌。這也是這兩年多來,監院某些過度「積極」作為導致抨擊的原因。
但輿論對於監察院,愛著恆愛,惡者惡之,這一次在楊志良卸任前夕又被點名,它的定位勢必還會再被檢討。畢竟楊志良也是民眾心中分數極高的閣員,這次槓上監察院,已非「王聖人」挾著至高的優美形象可以淡然蓋過。
蚊子院、監察院也好,包青天也罷,做得少被質疑浪費公帑,做多了又遭抨擊越權,五權制度的曖昧若不重新思索,大砲對聖人,恐怕也只會成為「張飛大戰蚩尤」的另一齣荒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