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進黨的在場與缺席
2009/12/24 12:37:27瀏覽267|回應0|推薦1
    去年的二次江陳會,會前有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遇襲事件,陳雲林來台後又有一連串的群眾集會抗議,晶華酒店與圓山飯店更發生警民激烈衝突,衍生出一波野草莓學生運動,甚至有民眾自焚抗議。事隔一年的江陳4會,政府記取了去年陳雲林來台之初維安過當的教訓,強調警察要保障人民集會遊行的權利,而民進黨也有所自我節制,從集會時間的擇定、黨員紀律的要求和現場的應變處理都有所拿捏調整。如果海協會代表團確能平安離台,將是朝野共同努力的結果,而民進黨也可說是在路線調整上邁開了一小步。

  不管從監督執政黨政策、呈現台灣多元民意、思辯國家發展方向,還是增加台灣與大陸談判時籌碼等角度來看,在兩岸政策的制定和兩岸的協商談判上,民進黨的「在場」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民進黨在江陳4會時發動抗議,各界對民進黨若有所質疑,也不是否定民進黨抗議的權利,而是希望民進黨能堅守和平非暴力的原則,更期待民進黨能具體針對此次兩岸協商談判的議題進行監督,提出更高明的主張。

  政黨再輪替以來,民進黨主攻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以強硬的反對姿態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制衡政府的角色,用蔡英文的話來說,民進黨是要「拉住暴衝的國民黨」,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溫和穩健路線 )」。表面上看起來,民進黨在兩岸議題相當活躍,卻在若干重大的、實質的問題上缺席。在縣市長勝選、江陳會後,剛剛在回到穩健路線上邁開一小步的民進黨,如何繼續前進,實在攸關該黨、甚至台灣的前途。

  首先,民進黨往往勇於進行政治指控(如國共賣台),卻少展開政策辯論。以此次江陳會為例,民進黨抗議的焦點集中在ECFA以及國共黑箱作業上,對原定四項議題的討論著墨甚少,先前幾次江陳會亦然。

  其次,民進黨總是勇於高調反對,卻拙於提出值得信賴、可行的替代選擇(alternative),該黨對ECFA的反對便是最明顯的例子。「台灣不能只押寶在中國上」、「台灣應該爭取和東協及其他大國簽訂 FTA」、「兩岸經貿要兼顧傳統產業和弱勢群體利益」,民進黨的主張確實合情合理,甚至早已是朝野的共識。但拒絕國民黨所提方案的民進黨,卻從未完整提出在當前國際權力格局和經濟潮流之下,該黨所主張的台灣自主發展道路究竟為何,也從未講清楚,在當前東亞的國際現實政治環境下,除了ECFA之外,台灣又有哪一條通往東協、通往亞太整合的康莊大道?

  最後,面對中國崛起的事實,民進黨的姿態始終是消極的抵制,卻不見積極的作為。兩次在台灣舉行的江陳會,民進黨總是說「從來不反對台灣與中國進行事務性的協商。不過,我們認為在當前的政治局勢之下,在第三地進行協商,台灣可以不用賠上社會對立」。該黨說法並非全然無理,但說到底,民進黨還是在操弄部分民眾對中國大陸的恐懼與憂慮,甚至是傳統的反共情結,拒絕對支持群眾進行教育和溝通。

  在這些關鍵問題上缺席的民進黨,始終就僅能扮演「反對黨」的角色,而無法成為一個有願景、有未來、建設性的「在野黨」。在野黨是要為執政做好準備的,而在「反對」時積極在場,在需要提出願景時卻缺席的民進黨,顯然還沒做好準備。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tdaily&aid=3618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