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19 10:31:03瀏覽3353|回應0|推薦3 | |
從最原始的需求來講,語言文字就是為了滿足人際溝通而創生演化的。人既然是語言文字的主體,那麼我們就從「人」這個字開始聊漢字吧!
請試著想像一下:假設你生活在一個沒有文字的時代,而你急切地想告訴族人關於「人」的訊息 ── 比方說你在村落外圍發現一群鬼鬼祟祟的陌生人,或是狩獵時一不小心把頭戴羽毛的夥伴當成獵物……,然而偏偏就是那麼剛剛好,你要找的人不在,也沒有小幫手可以傳話,這時候你該怎麼辦? 直接就地取材,在留言板上以人的形象畫一幅圖畫,或許是個不錯的好方法。 可是,如果你想表達的是一大群人,可能還要外加一大群放牧在外的牛羊、種在田裡的稻禾、養在後院鬧鬧騰騰的豬狗雞鴨、曠野上四處奔飛亂竄的禽鳥走獸…… 這麼多樣的題材,是準備開畫展嗎? 顯然,為了講究效率,圖畫必須線條化,以方便書寫。然後隨著文明的演進,需要表達溝通的事物愈來愈多,範圍也愈來愈廣,線條化的圖畫也就慢慢演化成為固定形態的文字符號。
甲骨文的「人」就是以超有效率的兩條筆畫,簡約呈現一個站立的人體側面形象。這個人朝左或朝右都可以,較短的線條表示手臂,較長的線條表示軀幹與腿腳。由於是側面的剪影,所以雙手雙腳都只畫出一條線,以避免太多線條過於累贅。最上方突出的短畫當然就是頭部,它可以和表示手臂的線條接為一筆,也可以和表示軀幹的線條連成一畫。由此可見,甲骨文的書寫符號是圖畫的簡化,而且還具有不少自由彈性,沒有嚴格的規範標準。 好,問題來了!為什麼寫「人」字要用人的側面形象?用正面造型不是更清楚明白嗎? 麻煩請再想像一下:當你發現村落外頭有什麼奇特的事物時,你一定會回來跟族人講的吧!然後就可能出現這樣的對話: 「喂喂喂!我剛剛看見河裡有一隻超大隻的水怪哎!」 「是哦?多大隻?」 「這……麼大!」(比手畫腳) 注意!這時候你的身體姿勢,是不是就是一個「大」字? 於是乎,人體的正面形象,就拿來描寫表示大小的「大」了。 許慎《說文解字》解釋「大」字的意義說:「天大、地大,人亦大。」這是一種天地間唯人獨尊的思想,人類是自然界最值得重視的物種,其他萬事萬物都比不上。許慎對「人」字的解釋 ──「天地之性最貴者也」,也是這個意思。 其實才不是這麼一回事咧!正所謂眾生平等,除了搞破壞比較會,人類在自然界實在沒有比其他物種更高尚好嘛!
現在再回到「人」字。 商周古文字的「人」通常只把腿腳的線條拉到底,基本符合人類以腳站立的形象。直到小篆,才將表示手的線條也拉到底,看起來就好像是長臂人四肢著地的樣子。這不是人類的退化,而是為了讓字形的左右兩邊都能獲得支撐,使文字的整體看起來更加勻稱穩固。漢隸以至後來的楷書寫法也承接了這種穩定感,不過小篆右畫上突的寫法卻沒有延續下來,西漢時期的隸書既可左突也可右突,直到東漢才約定俗成,以左畫上突的寫法「人」為定制,以便和左右鏡像字「入」相區隔。
「人」的本義,就是生物學上的人類。這本來是一種泛稱,所以只要和某些詞彙結合,就可以用來指稱某一特定的族群,例如「工人」、「商人」、「老人」、「先人」、「偉人」……等等。這種泛稱在某些語境裡,可能會將自己排除在外,而使「人」成為和「己」相對的概念,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反過來說,由於自己也屬於人類的一分子,所以有時也可用「人」表示自己,例如〈古詩十九首〉:「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意思是說對夫君的深切思念讓我變得憔悴衰老,時光也在哀傷愁思之中不知不覺地飛逝。詩人在這裡用「人」代「我」,既是讓情意的表達含蓄一些,同時也可使思念的愁緒不再侷限於個人,從而引起讀者內心感同身受的情感漣漪。 我們觀察一個人,不僅會著眼於外表的樣貌,也會注意他的行為舉止,所以「人」也可用來表示人的品性行止。一般而言,品性高尚、行為端正的人總是較受大家的歡迎,認為這樣才是個有教養的人;反之,當我們遇到性格乖戾、舉止不正的人,就會批評他的作為「丟人現眼」,這裡的「人」就是體面或名譽的意思。這都是從具象的「人」引申出來的抽象概念。
每一個古老的民族,大抵都會流傳一些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或傳說。《舊約.創世紀》記載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用地上的灰土造成了人類的原祖亞當,就是非常著名的例子。而在中國,以黃土造人的是一位人面蛇身的女神 ── 女媧。 相傳女媧取黃土造人,本來是想要慢工出細活的,可是一個一個人慢慢捏塑的工序實在太過繁複,女媧終於耐不住性子,索性隨手抄起身邊的一條繩子丟進泥漿當中,口念咒語,再用力往上一拉,噴濺出來的點點泥水一落地,就化作一個個能跑會跳的小人兒。女媧覺得這種方法實在是太有效率,既好玩又超有成就感,於是就反覆不停地拉繩子,一群群從黃土幻化而來的人就這麼快速地布滿整片大地。 女媧造人的故事,透露了中國古代遠祖對土地的親密依戀,而這種「偷食步」的辦法,自然也是反映華人的某些根深柢固的民族性格,篇幅有限,就不多言了。
*本文圖片採自中央研究院「小學堂」資料庫,謹此致謝。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