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籍配偶之健康關注
2006/08/01 13:39:12瀏覽3367|回應1|推薦1

近年來外籍配偶有逐年增加趨勢, 而其下一代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生, 在全國生育率逐年遞減的同時, 特別顯目. 而引來社會各界關切, 其中有某民意代表質疑越南新娘體內可能有越戰時期化學戰劑餘毒, 要求嚴審入臺資格, 引發外籍配偶集體抗議事件, 而台大教授陳耀昌1則認為外籍新娘對下一代的影響, 不在於種族, 而在於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一時之間, 眾說紛紜, 給社會大眾帶來困擾, 也影響我國之國際聲譽.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規定, 外籍配偶主要是指東南亞各國包括越南, 印尼,泰國, 菲律賓和柬埔寨以及其他國家, 將大陸配偶獨立分類, 然而在疾管局方面, 則是以國境以外皆納入境外移入疾病來計算. 就台北市而言, 截至民國951月止, 外籍配偶包括來自大陸者, 總計為27695, 主要集中於萬華, 信義和文山區.

外籍配偶是我們社會中弱勢中的弱勢, 大多出身貧寒, 出嫁來此也大多入歸中下階層, 競爭力相對的不足, 亟待社會提供援助, 以加速族群融合和生活提升, 目前全市約有八萬多新興的國際跨界移民,包括約三萬名外籍勞工、二萬餘名大陸配偶、近萬名外籍配偶,以及其他具投資、傳教、應聘等居留身份之外國人士,這群為數不少的新增人口勢將對臺北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需求。

由臺北市出生通報資料顯示91年大陸及外籍孕婦生產的比率佔本市當年出生數的9.9%92年則躍昇為10.4%,近年有增加之趨勢。外籍暨大陸配偶因無健保資格,而造成經濟上之考量及常需兩岸來回,致無法比照一般家庭提供孕產婦完善之產前檢查, 且無法即時掌握外籍配偶妊娠的健康情形, 更因語言以及生活習慣等適應問題,影響就醫資源之運用2

根據內政部91年統計臺閩地區嬰兒出生數當中為大陸及外籍配偶所生佔12.4%〈其中約8%為外籍配偶所生,其約4%是大陸配偶所生〉;另由臺北市出生通報資料顯示91年大陸及外籍孕婦生產的比率佔本市當年出生數的9.9%92年則躍昇為10.4%,近年有增加之趨勢。

截至今年(95年)418日止,疾管局公佈, 登革熱本土病例累計2例,而境外移入病例累計至16例,感染國家包括越南7例、印尼4例、馬來西亞2例、泰國、菲律賓及東非國家馬達加斯加各1例,分布縣市包括台北縣4例、桃園縣及高雄市各3例、台北市2例、新竹縣、南投縣、台南縣及屏東縣各1. 與去年(94)年同期(10, 其中入籍配偶、探親或相親3例、出國經商工作4例、出國旅遊2例及宗教活動1例)比較增加60%,其中外籍配偶相關個案上昇幅度最為顯著。 除了登革熱外, 今年境外移入疾病種類還新增了傷寒, 副傷寒與淋病, 且瘧疾 (8 4) 和愛滋病 (31) 都比去年同期增加, 都是來自於東南亞諸國的病例. 

在先天性疾病方面, 根據廖建彰等的論文3, 外籍配偶之母國大多為東南亞, 健康條件本來不如台灣, 有較高的傳染病罹患率, 另外東南亞特有的遺傳疾病如乙型海洋性貧血症和血色素 E, 非一般健康檢查可以篩檢得知, 有可能因而產生不健康的下一代. 雖然目前為止, 並無外籍配偶有先天性疾病之統計和文獻報告, 反而是台灣新郎方面, 1.5% 有身心障礙4, 這些外籍配偶的台灣丈夫, 由於本身的遺傳性疾病或年齡過大, 可能不易生育, 或生育出不健康的子女.

對於外籍配偶和外籍勞工入國境時, 我國內政部規定都必須接受相關單位的健康檢查5,6, 健康檢查之項目應包括: 健康檢查之項目應包括: X 光肺部檢查 ( 大片攝影 ) HIV 抗體檢查,腸內寄生蟲 ( 含痢疾阿米巴等原蟲 ) 糞便檢查,一般體格檢查 ( 含精神狀態 ) 及癩病檢查,外籍女性配偶應檢具德國麻疹抗體陽性檢驗報告或提供德國麻疹接種證明7。不同國家會根據該國情況. 對新移民而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美國移民局就規定寄生蟲(特別是鉤蟲), 愛滋病, 梅毒, 腹瀉和肝炎為必要之篩檢8,9.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 外籍新娘子女普遍有發展遲緩的問題3,4, 尤以語言障礙居多, 主張提供早療教育並加強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以改善之. 由於外籍配偶本身教育不足, 來台後適應不易, 而外籍配偶的台灣丈夫, 有的有遺傳性疾病或年齡過大, 可能不易生育, 或難與子女互動, 都會對下一代造成發展遲緩的影響. 唯有透過衛生, 教育, 醫療和社政方面共同努力, 提供外籍配偶教育和就業機會, 才能解決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所面臨的生活和學習適應的問題.

由此可知, 大陸暨外籍配偶確實有境外移入傳染病有增加的趨勢, 且外籍配偶的下一代也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但並無越南新娘體內可能有越戰時期化學戰劑餘毒之可靠證據, 至於先天性遺傳疾病方面, 雖有發生可能, 但目前也缺乏可靠數據, 有待進一步之追蹤, 且必須考量跨文化在生活習慣上之差異, 才有助於及早診斷和治療一些特殊傳染病, 而在治療上也須力求短期而簡要, 輔以教育, 以避免文化差異所造成之衝突10,11.

            

參考文獻

  1. 生技魅影. 陳耀昌, 財訊出版, 2006-1-11.

  2. 外籍新娘的健康評估---以新店市為例. 李慧貞等. 護理雜誌; 2004; 51:88-93.

  3. 東南亞籍與大陸女性配偶生活健康關注. 廖建彰等, 慈濟護理雜誌. 2005; -6.

  4. 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 周美珍. 公共衛生. 2001;28: 255-65. 

  5. 外籍勞工健康檢查制度回顧與展望. 吳麗珠等, 疫情報導. 2005; 21:569-86.

  6. 外籍新娘子女的語言發展問題. 陳佩足等. 國小特殊教育. 2003; 35:68-75.

  7. Immigrant women’s health: infectious diseases. Robin Avery. West I Med 2001; 175: 277-9.

  8. Healthcare challenge from the developing world: post-immigration refugee medicine. KM Adams, et al. BMJ2004; 328:1548-52.

  9. Echinococcosis---an emerging parasite in the immigrant population. Milad Chrieki, Am Fam Physician 2002;66:817-20.

  10. Malaria on the move: human population movement and malaria transmission. P Martens, et al.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0;6:1-10.

  11. Persistent High Incidence of Tuberculosis in Immigrants in a Low-Incidence Country. Troels Lillebaek, et al. CDC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2002; 8:679-84.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kwo&aid=378321

 回應文章

hui998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外籍配偶之健康關注
2006/10/02 12:09

外籍配偶之健康關注

在優生學上來說  應該不止健康關注吧  人口素質的低落也是要注意的

我很為台灣人的健康環境擔憂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