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然就會抗癌--罹癌醫師的科學觀點
2010/02/03 15:35:50瀏覽945|回應0|推薦1

自然就會抗癌--罹癌醫師的科學觀點

  • 2010-01-20
  • 中時樂活
  • 作者:大衛.賽文—薛瑞柏 譯者:莊安祺

▲時報出版提供。

    【內容簡介】

     最具科學基礎的抗癌書

     全球暢銷超過一百萬冊,售出三十五種語言版權,轟動法英美加德義等國

     ◇附「抗癌行動手冊」

     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但不是所有人都會發展成癌症

     他年輕,無不良嗜好且常運動,卻在31歲那年意外發現腦中有惡性腫瘤。於是他徹底探索有關癌症的各種研究,終於瞭解該如何幫助自己的身體,遠離癌症。

     罹癌17年的薛瑞柏醫師,根據最新最堅實的科學文獻,以簡單明白的語言,揭開癌症的生理機制,並從環境、食物、營養及情緒等方面,告訴你抗癌的新生活方式。

     癌症潛伏在你我體內。我們的身體隨時都在製造不健全的細胞,這就是腫瘤生成的原因。

     我是癌症患者。我決定要研究所有能幫助我身體的事情以對抗病魔。我以醫師和科學家的技能,查出醫學文獻內所有可能幫助我提高勝算的研究。這些科學資料顯示,在對抗癌症的戰役中,我們的自然防禦系統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不用正統的西方醫學方法,而想治療癌症,是完全不合理的。但同時,僅僅依賴這些純技術的方法,而忽略我們身體對抗腫瘤的自然本能,也是全然不合理的。

     我由此重獲了生命和健康,甚至達到我從未經歷過的健康水準。

     本書將告訴你我所學到的事物,與它們背後的故事──包括科學學理,還有我親身的經歷。

     在本書中你可以發現:

     ﹡如何適當融合正統療法和輔助療法

     ﹡怎樣的飲食方式會創造疾病溫床,如何設計有科學基礎的抗癌飲食

     ﹡糖分和壓力為什麼會促成癌細胞生長,其機制如何運作

     ﹡未痊癒的情緒傷痕為什麼會影響我們恢復健康的能力

     ﹡如何獲得運動、瑜伽和打坐冥想的好處

     ﹡減少家庭環境毒素的十大替代用品

     ﹡「抗癌行動手冊」精美彩色頁

     本書提供精采而教人信服的證據與論點,讓我們支持自己體內深處自然療癒的能力,掌控我們自己的健康。人人都應該閱讀本書,並且採行其簡單卻可以救命的建議。薛瑞柏以自身罹癌的經歷,以及身為醫師及神經學者的使命召喚,完成本書,擲地有聲。──喬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榮譽醫學教授,《喚醒你的知覺》(Coming to Our Senses)及《安抵家門》(Arriving At Your Own Door)作者

    本書內容經過細心求證,深入淺出,是抗癌病患以及任何想採取健康生活型態以防癌者不可或缺的指南。──理查.貝利沃(Richard B?liveau)醫師,《抗癌食物》(Foods that Fight Cancer)共同作者

    一段精采動人、教人動容,資料翔實的歷程,記錄了在現代世界與癌症戰鬥的非凡成敗故事。──黛芙拉.戴維斯(Devra Davis)美國國家書獎決選候選人,《醫院不肯說的抗癌真相》作者

    我認為這是一本精采可讀、深入淺出的書。它讓我們瞭解以證據為基礎的防癌步驟,也填補了我們在病人該如何自我照顧以補充正統治療之不足的重要知識鴻溝。──約翰.孟德森(John Mendelsohn)教授,安德森癌症中心總裁

    我由這本書裡學到非常多。──尚─瑪莉.安德魯(Jean-Marie Andrieu),龐畢度歐洲醫院腫瘤科主任

    【作者簡介】

     大衛.賽文—薛瑞柏(David Servan-Schreiber, M.D., Ph.D.)

     薛瑞柏醫師是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臨床教授,也是整合醫療中心的共同創辦人。他擁有醫學博士及認知神經科學博士學位,曾擔任「無國界醫師」組織義工前往伊拉克。1992年在一次腦部造影的實驗中,意外發現自己腦中有腫瘤。他的第一本書《癒合的本能》在四十個國家出版,成為國際暢銷書。《自然就會抗癌》已翻譯成三十五種語言,在五十個國家出版,並在歐美等國造成極大迴響。薛瑞柏醫師現居美國賓州匹茲堡和法國巴黎兩地。

    【譯者簡介】

     莊安祺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現任職傳播媒體,譯作豐富,包括《愛之旅》、《Deep Play心靈深戲》、《艾克曼的花園》、《氣味、記憶與愛欲》、《AQ》、《A+的秘訣》、《億萬女富豪賺錢智慧》、《行星絮語》、《心智解構》、《感官之旅》等書。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kwo&aid=3747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