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層醫療在大災難的角色
2008/05/20 14:12:19瀏覽723|回應1|推薦3

基層醫療在大災難的角色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說,賢能的政府應該要聆聽基層的聲音,才能做到政清人和,國泰民安的境界,同樣的我們醫學界要做好醫療工作,不能不重視基層醫師的聲音,畢竟長久以來大多數國民的健康,都是靠這些基層醫療工作者勞心勞力來擔負,所以醫學中心的教授們才能好整以暇的專心於疑難奇症的研究以及醫學教育的傳承。我今天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參與盛會,發表一些個人在大災難醫療方面的淺見,與各位醫學先進一起來集思廣議,反省檢討,以求在未來面對更大更艱難的天災人禍的挑戰中,按部就班從容應付,不負醫療的天職和使命。

    92l震災至今,我們每天所見所聞,無論是報章雜誌抑或是傳播媒體,總是刊載了各大醫學中心的名醫專家之建言與感想,或在災區展示義診急救的過程,很少有當地基層醫師的意見,給一般民眾一種錯覺,好像是官大學問大,遠來支援的勞苦功高,反而抹煞了當地基層醫師默默奉獻的勞苦,實在是本末倒置,有欠公平。


如同日本阪神震災一般,地方基層醫療業者在面對災難發生時也有相同的窘境;

1.  身居災區,同為災民,要先自救還是先救人?開不開業同感困擾,開業收費會被人指貪國難財,不收費誰來補助? 不開業見左鄰右舍的老病號呼天搶地,於心不忍,想開業問題是道具藥材資源在哪裡? 孤立無援如何施救?

2.  要就地義診還是加入其他救援組織?其實講求急救賑災的時效,最快的還是當地的緊急醫療系統,我們過去籌建的緊急醫療網有名無實,平時即毫無作用,更何況遇到大災變?實在需要徹底檢討改進。

3.  義診要做到何時才能恢復常態開業?我不是想抹煞前來支援的各大醫院醫師的能力和辛勞,他們不計一切捨身相救的情操當然值得肯定,問題是災變已然一個多月了,塵埃落定,早該恢復日常的診療作業,讓當地原有地醫療體系來接手才對,災民本身當然希望補助越多義診越久越好,可能嗎?朋友即使有通財之義,都還是救急不救窮,更何況無論是醫學中心或地方開業醫,都各有職司,何必僭越?偏遠地區地廣人稀,需要的是長年駐守的當地基層醫療,而不是偶一為之的醫療服務隊,更不是設立醫學中心,徒然造成醫療資材的閒置和浪費而已。

4.  義無反顧捨身醫療卻無回報 ── 我常想不透的是,為什麼災區重建工程,可以徵召工人“以工代賑”,卻不准當地醫師加入醫療領取報酬,而非要他們一介不取,一味的奉獻,才叫做有良心有愛心,須知那些由外地來支援的各大醫院的醫師們,即便來到災區義診不支薪,但在原來單位的薪水可是照發不誤,不像災區的基層醫師們,不開業沒錢,開業賺錢也被人指責,真是情何以堪?

5.  無人規劃,救災有心無方 ── 災變發生至今已經一個多月了,隨著挖掘工作終止與國外救援之撤離,給人一種塵埃落定的錯覺,其實非也。對醫療工作而言,災變後三天,是外傷急救期,需要外傷專科醫師的大量支援。三天後感染蔓延,是保健預防期,需要內兒科與公衛環境人才來幫忙,一個月後,是復原期,需要醫院管理和醫工人才進行醫院的重建和規劃。我們必須事先預估所需人力物力來規劃運用,才不會本末倒置, 發生英雄無用武之地般的窘境。

        我國這次災變,雖然損失慘重,但危機就是轉機,若能及早好好檢討規劃,讓從前的缺失一一呈現以逐步訂正,相忍為國互相體諒,去除無謂的指責謾罵,才是應該。

針對災區當地的基層醫療,個人一點建議如下:

1.  重新規劃緊急醫療網,讓開業醫連同義警義消,併入緊急救災體系,平時固定演習訓練,戰時立即徵召,納入緊急救災的行列,領取相當津貼,如同後備軍人點召一般。

2.  急診醫學的新局面 ── 面對大災難,影響廣泛,連醫院自身亦難以倖免。要有全體總動員的打算。身為醫師,要有相當的社教責任,應走出更為寬廣的天空來,這其中包括有醫療諮詢轉送,急救隊員訓練,大量傷患處理,心肺復甦術推廣,多發性外傷救治,特殊災害如化災, 核災或感染病通報等等.都是目前可以努力的方向。

3.  檢傷分類的重要 ── 檢傷分類的意義是:在於面對大量傷患時,現場混亂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發揮最大醫療效果, 達到急救病患的目的。我們應強化各醫院檢傷分類教育,統一傷票規格,確實執行並加強平時的大量傷患演習,配合軍,警,消防單位,熟悉在大災難發生時各單位的功能和協調,才不致於遇事慌亂,莫知所從。

4.  外傷中心的必要 ── 我們瞭解到,在災變發生的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才是最能發揮救亡圖存效果的,還有人三天後才出發,或開始集結,在外傷醫療急救上,可說是沒有什麼大作用了。所以我想,如果各醫院能在急診成立外傷科,再聯合周遭的醫院共同設立一個外傷中心,平時專司外傷醫療,調配外傷醫療加護病床,並從事區域性的救難防災演習與實務指揮中心,協調軍警消防單位同步出勤,一旦事件發生,可以由這個外傷中心來整合指揮救難救援和醫療工作,發號司令,由具專業背景的專家(而非政治人物)來領導,才能真正的的勝任愉快,不負所託。

5.  越級求診應受節制 ── 長久以來國人的就診習慣偏差,迷信大醫院而且貨比三家到處求診,造成醫療重覆和浪費,連醫學中心也“順應民情”以各種名目擴展急門診業務,搶食健保大餅,要脅醫政管理機關就範,排擠地方基層醫療業者的生存空間,造成中小醫院紛紛不支倒閉,帶來社會問題, 必須謀求解決, 讓大醫院看大病, 小醫院看小病,落實醫院評鑒的精神。

6.    基層醫療工作者,應團結一致,將當地醫療的困境一一呈現,讓大家共同討論,謀求解決良方。看看在日本這種社會主義,全民保險的國家,基層醫師由於人數眾多,公會也是團結力量大,國會議員乃至厚生省有任何政策政令,必先諮詢公會謀求其瞭解和配合,所以我們基層醫師也應該團結一致,發揮影響力量,不單是為自己,也是為社會大眾,供求一個更好,更合理的就醫環境來。

7.  政府的力量有限,民間的資源無窮,如何善用民間資源,統籌規劃,以利國計民生,有賴主管機關的智慧,同樣的醫療機關也應好自規劃緊急醫療網,運用基層醫療資源,適才適用,才不枉費社會大眾的期待與基層醫療同仁的熱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於大災難應應抱持地態度是,寧可信其有的早作對策,有備無患,從物資準備和心理建設開始,慣常的急救訓練和防災演習,虛擬實境的設想事故發生時如何應對,小心謹慎檢視居家安全屋裡屋外環境的整備,如是用心經營,積極作為,才能在一旦災難來臨時,自救救人,免於大自然的反撲受害。況且同樣的大規模傷害,不只地震而已,我們耳熟能詳的颱風,山崩,甚至最近接二連三的核電事故,更甚者如恐怖份子以及戰爭, 大家早應有心理準備,未來的大災難,必然是更多元化更廣泛化,造成我人未來生死存亡的挑戰。所以應即早準備,體認人生於世必有苦難, 天災人禍戰亂必然再來。

 

參考資料:

1、阪神淡路大震災之初期救集醫療實態調查研究報告書平成8年10月 杉本侃
2、大震災救急災害醫療 1996年8月lO日 武下浩

3、大規模災害與治療 1996年9月20日三上博

4、檢傷分類 1999年3月25日山本保博

5、21世紀之災害醫療體制 1996年10月2日 長谷川恆夫

6、災害救助活動之醫療支援研究委員會報告言平成9年 救急振興財團

7、防震避災從己做起 王國新 1999年9月 台灣醫界

8、震災前後 王國新 1999年11月台北城北扶輪社週刊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kwo&aid=1884302

 回應文章

newk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地震無法預測
2008/05/21 16:29

嘉南可能發生強震?國科會:地震無法預測

 四川地震後,台灣嘉南地區可能發生強震的傳聞甚囂塵上。國家科學委員會主委李羅權今天表示,雖然台灣地震成因及地震前兆研究領先世界,但地震真的無法預測。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鍇紋也說,只要做好防震準備,民眾毋須恐慌。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30501+13200805210179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