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共掠奪不了抗戰的果實
2015/01/28 15:12:24瀏覽160|回應0|推薦4

 

根據媒體的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預計在今年抗戰勝利70週年的9月3日舉行大閱兵,這是打破過去逢10週年才閱兵的作法,並將邀請外國元首觀禮,顯然這次閱兵頗有對日施壓的用意。
 
長久以來,中共為了掠奪中華民國抗戰勝利的果實,他們最常使用的語彙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們也把我國慣常使用的「抗戰」,改為「抗日戰爭」,這是有意把國民政府所面對的主戰場邊緣化,讓13億人口誤以為抗戰是中共所打下來的。
   
事實上,中共在抗戰時被國民政府編列為8路軍,他們在廣大的華北地區,以游擊戰法,在3分軍事,7分政治的操作下,趁著國民政府退居重慶之時,掠奪廣大的華北地區,作為抗戰勝利後國共戰爭的後盾。
   
其實,抗戰和國共戰爭最大的不同點是,抗戰是國民政府和侵略的日軍做東西向的作戰,所以國民政府有更廣大的空間跟日軍正面作戰。但是,國共戰爭是南北向的戰法,由於華北和東北地區許多農村都已經被共軍滲透,以致於共軍可以使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戰法,在打打談談中,把國軍的主力圍困在北方的大城市裡,讓中共可以在抗戰後的4年內,就把廣大的江山吃乾抹盡。
   
中外學者在討論到這一段歷史時,也有非常分歧的看法。例如美國學者強森(Chalmers A. Johnson)就認為中共在抗日戰爭時能贏得群眾的支持,主要是依靠了農民的民族主義,而不在於實行土地改革等社會經濟政策。
   
但是另一名美籍學者撒克斯頓卻反對強森的說法,他說,認為農民對政治消極的看法是錯誤的,這種看法會繼續存在著,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充分了解華北農村農民經濟的本質,以及二次大戰中中華民國政府如何漠視他們的經濟。
   
我國學者陳永發也加入這場論戰,他認為中共會獲得農民的支持,並非完全在農民的民族主義,而是因為共產黨在階級鬥爭和政治分化中所起的作用,而且黨員幹部在這一過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陳永發還說,「整風、審幹和肅反之所以在陝北造成赤色恐怖,正是由於毛澤東秉持群眾路線的原則,以群眾運動的方式來達成政治目標所致」。
   
所以,從農民民族主義到整風、審幹和肅反的看法,這些中外歷史學者的辯論,雖然無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農民跟著中共所培養出來的農村鬥爭的先鋒隊,絕對是中共能夠佔有「陝甘寧邊區」,並進行農村鬥爭的重要基礎。
   
以中共盤據「陝甘寧邊區」並進行華北農村的游擊革命,這些作法因為國民政府跟日軍進行正面作戰,才會讓出華北地區被共軍所佔據,這是後來的國共戰爭中,中共能討得便宜的關鍵因素。所以不管中共如何掠奪抗戰勝利的果實,歷史還是會清清白白的還給正面作戰的國民政府。

(本文寫給漢聲短評)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20496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