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向左轉向右轉 柯P做標竿
2014/12/22 18:28:18瀏覽28|回應0|推薦0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在台訪問期間,原本被安排與台北市的「準市長」柯文哲來個「不期而遇」,但因消息曝光導致兩人見面變成「見光死」,但是陳德銘也揮一揮衣袖,向柯文哲說:「後會有期」。陳德銘想見柯文哲應該不是他的本意,必然有北京授權讓他試探柯文哲對大陸交流的底線,以方便北京當局擬定跟他交往的前提與要件。
 
在今年10月期間,北京的涉台單位發現連勝文的民調拉不起來以後,他們就在設想,如果藍營輸掉台北市長的席位,那麼未來應該怎樣延續跟台北市交往的方式。北京的想法是,柯文哲雖然是綠營支持的無黨籍市長,但他過去多年來,曾經有過18次到大陸參訪的經驗,所以跟他交往,應該是比較容易找到突破口,這次先由陳德銘以非正式的見面,應該是可以試探的模式。

而且,大陸方面最擔心的還是國民黨無法保住台北市長的席次,因為台北市畢竟是兩岸交往的重要窗口,失去了台北市長的支持,未來兩岸的任何交流或協商,都可能遭到抗議民眾的干擾。可惜的是台北市長的位置藍營還是保不住,所以大陸才會授權陳德銘進行試探。既然陳德銘和柯文哲的「不期而遇」破局,未來大陸只好再找其他機會來進行試探了。

引導柯承認92共識

那麼北京方面到底還要試探柯文哲什麼呢?最重要的是柯文哲是否能承認「九二共識」,如果柯文哲也不願意承認,那麼他對大陸的底線又是什麼?相信北京對柯文哲不僅深感興趣,而且應該也會引導他承認,這樣對2016年的總統大選,綠營推出的候選人,也會被柯文哲推著走。

所以,大陸如果能推動柯文哲的兩岸政策向前走,小的面向也等於是推動民進黨的縣市長「走西口」。如今在大陸經濟的崛起之下,台灣想要重振「經濟奇蹟」,那些新科的民進黨籍縣市長,也不得不「走西口」。

所以柯文哲的角色就扮演著重要意義,對上可以影響民進黨總統的兩岸意識取向,對下也可以影響民進黨縣市長不改變兩岸和平發展的路線,因此柯文哲雖然是無黨籍,但他對所有綠營縣市長,就相當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其實,大家還沒完全弄清楚的是,這次「九合一」選舉到底是不是因為柯文哲出來競選,才帶動了全台反藍的因素,還是選民自主性的投票行為。就以新竹市長為例,雖然在1997年曾經有蔡仁堅當選過,但是今年卻有民進黨提名的林智堅和脫黨競選的蔡仁堅瓜分選票,但是林智堅卻還能當選,這是相當不可思議的現象。

這種現象也是在選前一直被質疑的「基本盤」是否存在的議題,那麼再以台北市長為例,柯文哲打破了藍營所依靠的「基本盤」,那麼4年後,柯文哲若還能以這次選舉的模式再次當選連任,那麼以後藍營就要檢討「基本盤」的可靠性。

市政以外首重兩岸

回頭再來思考大陸與柯文哲的關係,柯文哲在沒有政黨的壓力下,他是否可以大膽的接受「九二共識」,這樣他將會變成兩岸關係史上的重要人物。只是,如果柯文哲認真的思考接受,而無法把綠營帶動唱,他必然要為下一屆做賭注,這就要考驗柯文哲的智慧了。

所以這一次陳德銘沒有跟柯文哲「不期而遇」,但是說了一句「後會有期」,想必大陸還會透過許多關係,試圖了解柯文哲對大陸的意識動向,而不會馬上把他當成對手。因此,柯文哲在就任後,他不只要關心市政,他最重要的功課還是無法逃避,必須在兩岸關係領域,到底要帶領綠營縣市長們是向左轉,還是向右轉。

(本文刊登於旺報,2014.12.22,d3)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977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