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蕭習會 和平發展還是大陸對台政策
2014/11/11 19:32:08瀏覽104|回應0|推薦0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1月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及前“副總統”蕭萬長一行。習近平針對近日來兩岸關係有所震盪,希望兩岸關係能回到正軌,他也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得來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習近平在這場“習蕭會”的講話,主要可以歸納出4項重點,第一是闡述對兩岸關係形勢的基本判斷,強調兩岸關係雖然遇到新情況、新問題,但兩岸關係的方向與勢頭沒有改變。第二是表達繼續深化和平發展的誠意與決心,要珍惜和平發展成果,最好方式是繼續推動和平發展。

第三是強調增進政治互信的重要性,希望繼續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社會制度的選擇。第四是表達採取更多積極措施,繼續擴大深化交流合作的希望,要求為基層民眾和青年交流創造更多條件。

習近平在“習蕭會”講話這4項重點,可以說既是回應馬英九在雙十節講話的內容,也是釐清馬英九接受《紐約時報》專訪的講話要點。
 
馬英九在雙十節談話中既聲援香港的“佔中”運動,也表述希望中國大陸能走向民主道路,這項說法已經惱怒了大陸,所以國台辦發言人立即站出來,要求馬英九不要“說三道四”,讓兩岸關係一下子冰凍起來。

而馬英九在接受《紐約時報》的訪問中,他又再次聲援香港的“佔中運動”,並說香港的“佔中”本質上跟台灣“太陽花運動”不同。他說“太陽花運動”是要否定一項“公共政策”,而香港“佔中”是為了追求民主,這些其實台灣都已經有了。

馬英九這項說法,北京的《環球時報》立即以評論的方式,指責馬英九不過是一個“地方頭頭”,說話可以不那麼負責任。因為在整個東亞,沒有一個正經八百的國家級領導人以如此明確的態度支持香港“佔中”,只有他這位戴著“中華民國總統”頭銜的人說了這樣的話。

《環球時報》這篇評論馬英九的文章,看起來凶悍,實則是留有餘地,跟以往中共罵起“台獨”的說法完全不同。例如,文章評論說,研究台灣的人士大多認為,除了馬個人的西方民主價值觀,他所在的國民黨面臨台灣“九合一”選舉和接下來“總統大選”的壓力,他對“佔中”做這樣的表態是說給台灣社會聽的,大概想以此避開民進黨的攻擊。為了小利而壞大規矩,除了台灣當局“不正規”,還能有別的解釋嗎?

所以,馬英九支持香港“佔中”,在《環球時報》批評過以後,大陸媒體並沒繼續強力的再批評馬英九,因此,習近平還能夠以“遇到新情況、新問題,但兩岸關係的方向與勢頭沒有改變”。這是大陸體諒馬英九在面“九合一”選舉,藍營都面臨困境的諒解話語。

習近平也希望“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社會制度的選擇”,這是回應馬英九在雙十談話中希望大陸能走向西方式民主道路的回應。如果沒有馬英九雙十談民主化的期望,習近平也不會使用“制度的選擇”這一句,過去使用最多的是“一國兩制”,但現在除了特定團體之外,大陸已經很少再提“一國兩制”了,尤其是國民黨正面臨“九合一”的困境,大陸也不想再對馬英九“落井下石”。

所以要解讀大陸最高領導人的談話,那是一種高難度的“戰略”,也是要知道大陸用語的一種“藝術”。因此,習近平的講話既希望兩岸能繼續維持和平發展的勢頭,也希望兩岸的和平發展能創造更多新的條件。

從這樣的理解可知,習近平時代的對台政策,還是深具柔性的作法,未來即使綠營可能執政,大陸還是希望兩岸能共同維護得來不易的交流成果。

(本文刊登在香港中評網,2014.11.11)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886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