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莫讓占中悲劇收場
2014/10/09 09:35:45瀏覽45|回應0|推薦0
針對香港占中問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直言,台北「太陽花學運」學生跑來教導香港占中抗議者如何占領,並不恰當;「如果其他群體捲入,用來作為對中國施壓或者改變中國方式,只會讓事情更複雜。」這是國際政要首度對香港占中提出的看法,而且還涉及到「太陽花學運」的連結,該是值得省思之處。
 
台北「太陽花學運」是近來台灣少有的一場具有革命性的學運,它的激進,主要是過去台灣各種社會抗爭,從未見過占領公部門的行動,儘管立法院是民意機關,但在五權憲法架構下,立法院仍然是屬於整個政府公部門的一部分。

台灣學運下指導棋

「太陽花學運」能夠占領立法院一個月,最後還能全身而退,這也是全球抗議活動很少見到的案例。當然,他們也容易變成全球學運的新典範,這批學生能跑到香港指導當地占中的學生,這也是全球化下學運之間相互連結的結果。

但是,誠如李顯龍所說的,「香港不是一個國家,它是一國兩制」,「在英國殖民時期,香港從未舉行過選舉。」目前治理香港的法律是《基本法》,香港主權是中國的,「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

李顯龍所說的意思,顯然他是認定香港過去是殖民地的身分,現在雖然回歸到中國大陸,但是香港政府也只能依照《基本法》施政,而不像其他的國家因為有「國家的身分」,所以可以開拓在政治上走自己的路。

尤其是現在中國大陸並沒有啟動政改的計畫,如果香港占中影響到周邊深圳的政治穩定,北京必然不會坐視不管;而且,台灣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國家,中共要干涉台灣內部事務並不容易,所以台灣可以忍受更激進的學運,但香港沒有這種條件。所以,台灣的「太陽花學運」跑到指導香港學運,是相當危險的行為。

任何抗爭行動,都必須要有一個底線,也就是在這個底線下,雙方都要有一個讓步的空間。中共過去以來都會有一個「讓步政策」,例如,1957年大躍進失敗以後,1960年代以後對農村就不再抓得太緊,使得文革10年並沒有像3年大躍進因飢荒而餓死了3、4千萬人。

文革結束以後,中共在11屆3中全會推行改革開放的政策,這也是對文革時代的「讓步政策」,讓中國大陸得以在30年的發展之後,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中共從建政以後,所有的「讓步政策」都是屬於經濟政策方面的讓步,在政治上幾乎都有他們堅持的地方。這也是這一次香港學生即使大罷課,但是北京當局並沒有讓步跡象的原因。

台灣這一代的學生享受了過去民主化的果實,讓他們有更開闊的空間去進行激進的抗爭,但是這種經驗香港學生沒有,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也不可能享有比「一國兩制」更寬闊的政治待遇。港台既然沒有相同的政治經驗,「太陽花學運」想把台灣特有的政治經驗移植到香港,只會使香港萬劫不復。

移植經驗反害香港

每個世代、每個地方都會有屬於他們的政治生活方式,台灣學運的學生,絕對不能忽視不同地方的特有政治屬性。硬把台灣經驗移植到香港,這不僅北京不能同意,港府在看北京當局的臉色下,也不會有所動作,因為改變的權力既然掌握在全國人大的手中,香港學生想用抗爭的方式逼迫港府讓步,這還得由中共說了算。

因此,占中絕不是一種浪漫的革命方式,那只有拉丁美洲才有可能發生的地方。在中國,政府向來都是使用硬權力來對付人民;所以占中,希望不會成為另一種悲劇的開端。

(本文寫給旺報,2014.10.9,c3)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8019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