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7/15 18:38:13瀏覽221|回應0|推薦2 | |
蔡英文近日又撿到槍,她才說立法院下會期要制定「中共代理人法」,陸委會7月9日就抓包說有23家台灣的網路媒體,轉貼大陸國台辦旗下網站「中國台灣網」所張貼的「今日蔡當局霸道拔管,明年民眾輕鬆拔蔡」文章,可見「中共對台灣民主機制的滲透日趨嚴重」,所以立法院將會在下個會期就「兩岸條例」有關「禁止中共代理人」、廣電三法優先審議,才能預防中共代理人滲透,強化國內民主機制。 綜觀轉貼文章的23家網路媒體,其實在台灣都是名不見經傳,不僅網路的能見度低,網路聲量也低,這些媒體可說是一點影響力也沒有,即使大陸籠絡這些媒體,給予置入性行銷,其實也達不到宣傳的效果,蔡政府大剌剌以此宣示作為制訂「中共代理人法」的急迫性,傷害的是台灣民主,而不是大陸的宣傳機器。 事實上,一般閱聽大眾都會有「選擇性記憶」,這是指受眾者對信息的記憶是有所選擇的,也是受眾心理過程的最末環節。事實上,留在人們記憶中的信息量一般會少於他們所接收和理解的信息量,他們有時甚至還竭力使自己去忘記某些信息。 也就是說,正如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一樣,人們傾向於記住傳播內容中與自己觀點一致的那些部分,而忘掉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部分。這一行為往往是出於潛意識的,它可能用以加強而非改變受眾者的已有意見。 這就是傳播理論中的「選擇性記憶」,在台灣會接受「中國台灣網」論點的閱聽大眾,他們心裡早就傾向接受大陸的觀點,以台灣媒體的發達,即使沒有23家網路媒體轉貼,相關的論點也是隨處可見,何必又要大陸特別去收買那些媒體來傳播,所以小媒體為了生存,也許會接受一些置入性行銷,大陸也不至於花大錢去收買這些媒體。 但是,如果以此就認為可以名正言順的制訂「中共代理人法」,把一些傳播紅色觀點的媒體全部封殺,這不是殘害台灣的民主又是什麼? 台灣民主的可貴就是「我雖然不認同你的言論,但卻容許你的發言」,就像台北101大樓前,每天都有高掛五星旗的廣播車在那裡宣傳,但是也沒有人會去干擾他們,能接受者就接受,不能接受者根本來看也不看。如果硬是把他們都通通趕走,台北101大樓前只會一片死寂,無法再呈現台灣民主熱鬧的景象。 同樣的,台灣媒體環境的發達,已經是台灣民主的特徵,就像以前地下電台多如牛毛,而且十之八九都是支持民進黨,當年執政的國民黨也沒有制訂一個「民進黨代理人法」,對他們趕盡殺絕,如果當年國民黨也是以代理人法消滅地下電台,還會有今天台灣的民主嗎? 如今網路媒體特別發達,已經逐漸超越其他媒體的傳播力,所以喜歡玩媒體的人,三、五個人湊一起就辦一個地方性的網路傳媒,這也是民主蓬勃發展的現象。只是媒體經營的環境確實不易,所以有些媒體如果接受大陸置入性行銷,以新聞則數計價,也許可能有這種現象存在,但若認為這就是「中共代理人」,也未免太高估這些網路媒體。 尤其是在閱聽大眾「選擇性的記憶」之下,他們自己會選擇所想閱讀的文章與內容,23家網路媒體置入性行銷大陸媒體的文章,這麼明顯的行銷方式,台灣民眾難道看不出來,能被影響者又有幾人? 以一些影響力不大的媒體操作方式來為「中共代理人」說項,蔡政府未免太小題大作,如果硬是要以此作為制訂「中共代理人法」,那麼傷害的真的可能是台灣民主,而不是媒體本身。 (本文刊登於多維新聞網,2019.7.15,http://blog.dwnews.com/post-1145147.html)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