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不三停留
2017/10/24 10:35:28瀏覽49|回應0|推薦0

政治引領教育,教育改變政治。

現在台灣的教育還在教未來的主人翁以前的觀念,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
什麼是以前的觀念?「四不三停留」
..
「不運用科技協助學生學習
不使用互聯網建立親師管道
不操作虛擬金融成為生活理財工具
不隨時更新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資訊能力」

「停留在唯有讀書高的教育觀念
停留在狹小的國家地區的世界觀
停留在母語國語的意識形態理念」
..
分析現在這個地球上能稱作強國的幾個國家的公同特點:
越強的國家,官方語言越少,也就是語言的統一。但是同時,國內的種族越多,有更多不同的文化,而非趨近單一的文化。例如:美國、中國、德國、英國。

反之,東南亞的國家種族不多,但是國內一族一個語言,還要多學中文英文法文....這樣沒效率的政府怎麼會強盛?
這樣看來,台灣屬於哪一邊?

台灣未來十年的教育真的要開始改變,不是翻轉,而是「轉進」。

現在台灣教育一片翻轉聲,確實讓台灣各地偏鄉注入活水;但是高等教育端過剩的人力和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卻沒有人想翻轉,總是把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歸咎於大學生的能力問題;實際是真的是這樣嗎?

真正的問題是:台灣的孩子走不出台灣。
精準來說:台灣教育體系下的學生沒有能力到台灣以外的地方工作謀生。

因為我們大部分的大學生只想著不用當兵、月入七萬、貸款免還、工作愉快;而實際上他們英語不會、國語不熟、母語不懂、課業勉強、專業普通、事業還早、高興就好、累了就倒.....

然後一天到晚跟工作20年30年的中老年人比較薪資高低。

我一直覺得台灣人是勤勞的、勇於擔當的,但是相對的也因為長期偏安海島,野心與眼光總是飛不過海峽;除了商人。

只有商人看得見全世界經濟的未來在中國大陸,能去卡位的都去了...其他人呢?難道教育不是?難道農漁業不是?難道工業資訊科技不是?

關於這點,我們的政府、教育做了什麼?鴕鳥?

我們未來的孩子,成功真的不在台灣,政治人物和教育當局應該眼光向前,「想想10年後,台灣的競爭力在哪裡?孩子的舞台在哪裡?台灣在世界的地位在哪裡?」

而不是下一次的選舉在哪裡。

2017.10.24  閱讀有感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lakaho&aid=10885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