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你點顏色 -世界漢詩訪談顏艾琳
2011/03/23 23:38:31瀏覽906|回應0|推薦6

 【访谈诗人中国·海外诗人专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c28c70100r8tb.html

给你点颜色

  1/张后:首先附上你的简历吧?让我们更多层面的了解你?

颜艾琳:台湾台南下营人,1968年出生,辅仁大学历史系毕、台北教育大学语文创作所肄业。担任新北市政府顾问、耕莘文教院顾问、台湾风球诗刊社、香港《圆桌》诗刊、韩国文学季刊《诗评》台湾区顾问等艺文咨询;曾获出版协进会颁发「出版优秀青年奖」、创世纪诗刊40周年优选诗作奖、文建会新诗创作优等奖、全国优秀诗人奖、2010年度吴浊流新诗正奖等奖项;并担任重要文学奖评审与艺文课程讲师、文艺活动策划人、主持人、官方艺文活动咨询委员等。

目前着有《颜艾琳的秘密口袋》、《已经》、《抽象的地图》、《骨皮肉》、《昼月出现的时刻》、《漫画鼻子》、《黑暗温泉》、《跟天空玩游戏》、《点万物之名》、《让诗飞扬起来》、《她方》、《林园诗画光圈》、2010年4月出版《微美》第13号文学作品;重要诗作已译成英、法、韩、日文等,并被选入各种国语文教材。自2005年起以专业人士身份受聘元智、世新、清云科技、新竹教育、原住民部落大学等讲师,驻校跟驻地艺术家、读书会老师。平时所无事事,吃喝玩乐、遇到好玩有趣的人物跟活动才参与策划;自2007年退出编辑出版界后,以文学相关工作(不含版税收入)为养命资源,这在两岸诗人恐怕是少有的吧。

 

2/张后:颜姓在台湾多吗?我只知道孔子有个弟子叫颜回,你是本名吧?

颜艾琳:颜姓在台湾比例不高。颜艾琳是本名, 少年时曾用墨耕作笔名, 但太多人以为是男生, 所以16岁后以真名行世。

为什么一个农村出身的女孩,却有一个洋化的名字?因台湾命名侵袭的台风,都以外国男女名字来轮流称之,而非香港的20XX年几号台风...我爸这辈子做过最浪漫最三八的事,就是把家族第一个女孩,取名为诞生之夜侵台的台风名,难怪我这辈子风风雨雨......

 

3/张后:你认为基于什么原因你越来越多的被大陆诗人所熟悉?

颜艾琳:不知道原因耶。有嘛...冏...但我藉此声明一点奇怪的想法:认识我不一定就得喜欢我的人或作品,讨厌也是一种认识途径,因此在内地的交流,我会以本来面目、很真的心态与诗人相交,甚至双方吵架损及对我的观感,我也在所不惜。因为那是我,一个生活在台湾的女性诗人,非你非他非谁,我至今已成为这样的创作者,不是要来讨好谁的。那么若有人来解读我的作品,就能从两岸的大环境来检验彼此的差异。这点我很渴望研究者不管基于哪种心理来熟悉我,都要能深度切入,切勿再泛泛地表面上作功夫。

 

4/张后:相对大陆所谓的朦胧诗来说,我是颇受台湾诗歌洗礼或启蒙的大陆诗人,我读过许多他们的作品,譬如余光中、郑愁予、纪弦、洛夫、周梦蝶、商禽等等诗人,现在你认识的大陆诗人也有很多了?可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对他们(可以任意选择十位)的印象?

颜艾琳:本人想到写到,不分高下顺序:

北岛:海外时期的作品高度、面貌,非后期诗人能及。生命经验的殊异,是他最大的生命资产。

杨炼:多变的人生地图,天生反骨、前卫的思维,使他的诗有别于内地强调叙述的风情。

严力:立基中华文人观点,放眼吸收西方视野,他的诗东西并融,也较偏向台湾诗调的活泼、意象。

顾城:神经且悲剧的天才。简评一句:生前靠造型,死后靠传奇。

蓝蓝:埃米莉狄瑾逊的中国轻雾版。歌咏天地父母、有情万物的美丽高音。

默默:2005年的转型、实验,较之内地诗人取得更宏大的成绩,脑袋特异。

卧夫:玩世恭的一匹狼,对视觉、意象的抽象掌握与同辈的诗语言已拉开强烈的风格。但他最好的成就是诗评与诗歌活动的纪录,获得非学院派读者的广大口碑。

翟永明:二十年来,中国女诗人最直得追踪的名字。雌雄同体、哀乐直率。

王家新:传承千年来知识分子的优柔与高傲,对世局变化影响个人命运一脉的思考。其诗文、翻译、学术皆有可观之处。

雷平阳:看了他的诗,云南大山壮河的风景、人民的生活情调,都在心中浓缩成微小芯片。

 

5/张后:这一问和上一问有些类似,你喜欢大陆诗人的哪些作品?为什么?

颜艾琳:在台湾的简体书店、或大陆的书店买书时,我都会翻一翻内容再购入。上述十人若有出诗集,大都买了。说些比较特别的:这些年在台湾买了多多的《皮箱》、李云枫《斯卡斯迷宫》、天骄《剎那静止》、林徽音诗文集、吕胜中《真实虚构》、柏桦《往事》、韩东《爸爸在天上看我》、吉木狼格《静悄悄的左轮》、杨键《暮晚》、普珉《光阴的梯子》、戈麦诗全集、海子诗全集、鲍鹏山《致命倾诉》、卢文悦诗歌集、王小妮、安琪、于坚、虹影、杨小滨等人的诗集……购书累积约两百多本,以及交流时互换得到黄礼孩、傅天虹、谢湘南、威格、孙文波、白鸦、李天靖、赵丽宏、胡续冬、姜涛、胡茗茗、李天靖、小鱼儿、陈忠村、王艾、孙磊、顾北、大荒、哈雷、张后、黄梵、马铃薯兄弟、趙野、叶辉、陈东东、朵渔、吴晨骏、韵扬、茱萸、老巢、文爱艺、舒羽、颜非、陈功、莱耳、周瓒、旅美的张耳、如是、北魏、末未……或是在新浪开设博客之后,读到的冉冉、红线女、潘洗尘、巫小茶、玉上烟、羌人六、肖水、洛盏、蒙古族的额鲁特珊丹、廖蕙琳、书同、卢辉、伍培阳(卢与伍在1980后期曾投稿到薪火诗刊)、叶匡政、水云烟、李成恩……以及去年底透过杨克而看到阎志的诗,因而促成在台湾帮他们出版繁体字诗集。不论是经过哪种途径而看到的诗作,上述提到的诗人,大底是读过有感、有所获得之作。

但我肯定还漏掉很多……没办法,现下记忆有限,数据也无法一一再翻找。

我读诗甚早,幼时背古诗,十岁起接受现代文学,十三岁已经投稿刊物,看杂了。故问我为什么喜欢这些诗而不是那些诗,简单讲,有能力旧瓶新装,把一件熟悉的事物,老掉牙的问题重新叩问、寻求不一样的诠释,能感动我、让我眼睛一亮的作品,我就会喜欢看。

 

6/张后:你往来于台海两岸日愈频繁,你对简体字习惯吗?你怎么看简体字和繁体字?

颜艾琳:1991年我念大二,就搭邮轮从高雄到澳门韶关进广东中山等地,1993年毕业便自由行到了北京,后因工作出差或安排旅游,二十多年来不知云游过多少地方.....且由于16岁就参加薪火诗刊社,当时就开放大陆诗人投稿,大哥大姐们都会把诗稿拿给我看,所以接触简体字也20多年了。加上从事出版编辑工作20年,常需要跟大陆作家,出版社往来,早习惯阅读简体字了,但书写则不一定......

 

7/张后:你能否介绍一下台湾当前诗人和诗歌的现状?和大陆相比有哪些不同或优势之处?

颜艾琳:这命题太大,也太多人说过,我写过一篇〈微观台湾女诗人的书写现况〉贴在博客上,有兴趣者,请大家挪一下眼睛去找来看。

这些问题对于大环境来说,是有差别的。但对诗人个体而言,我觉得「自己是谁,要写什么东西,进而成为一家之言」,才是最重要的。

 

8/张后:我和一个朋友正在杂志上进行“国际万人汉语诗歌大展”活动,你能否介绍二十位当代的台湾诗人过来,一人一首,并由你来写一点简评或百十来字的前言?

颜艾琳:这工程很尴尬…不如让我编一本。这阵子,一时间之内很难完成。20首20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台湾新诗30家,九歌出版,可作借镜。以下,附上主编白灵的序文作为导览——

 
时代的剪影“白灵”
 
1.若要以「一字」形容这十年的台湾,或可借用向阳兄一本诗集的名称,就叫做「乱」。其肇端,起于族群间沟通方式之蹩脚、语汇之乏味,和焦点诚意皆毫无交集所致。此「无交集」,也正好表现在新世代诗人与前两代诗人之间,几几乎形成断裂,但幸好还有一点点藕断丝连(前两代诗人的诗还会「被动」或「主动」地post上网),且幸好使用的是诗。
 
可以预见,当政治人物还没开始使用诗、利用诗、传播诗的一天,上述沟通的困境就很难改善。其原因不妨陈述一下,也可间接看出选在这本诗选中的诗人当下的感受、心境,和可能的表现题旨。因为诗人用诗记录的,正是时间逼人的阴影,能留下的仅能是复杂时代轮廓似的剪影,自然就会和人与人、族群与族群之「沟通不易」有关。
 
以语言文字沟通,本是诗的职责之一,虽然它的表现方式采取的是简洁、暧昧的方式,却也是最自由、最美、最「包容」的方式,不必说破,却又已说破。而沟通不易,正是人与人互动的最大困境,男女如此,亲子如此,政党如此,族群之间、不同宗教之间,更是如此,即便人与物的互动亦然,谁对家中的猫和狗,又有多少了解呢?这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必然隔阂,是世间任一事物都「难以被穷究」的宿命,诗是试图挑战这宿命的最佳方式之一。
 
而此「沟通不易」,也正是台湾三代诗人多年来最大的忧心,因为这也使得许多狡诈奸佞者、独裁者、玩弄民粹者有了操弄的空间,也才有泛滥到不行的两性纠葛、亲子问题日日见报,情场老手乃能骗财骗色,朝野乃能利用恶斗谋取不当利益,政客多年来更是在族群议题「上下其手」,玩尽老百姓的幸福和前途;而几年来诈骗集团骗尽全台湾,以电话和手机的攻势深入全台各家庭,上当破财毁家者不知凡几,有公权力的当局却完完全全束手无策。诗人处在其中,能不忧心?能不予以批判和嘲讽?
 
诗人在这样低气压的时空环境中,虽然无法全然得知其他人的心思,也无法更无权代表其他任何人说话,于是只好透过自我投射的方式,在语言与语言的狭缝中苟且喘气,藉穿针引线,暗示或明示地缝补时代的漏洞,将多年来令自己吃惊的、忧郁的,以及快要承受不住的,透过诗松绑、折射、释放出来。而此最自由、最美、最「包容」的艺术形式,正是未来时代的「缓冲剂」和「润滑剂」。因此前面才会说,当政治人物还没开始使用诗、利用诗的一天,上述人与人、族群与族群沟通的困境就很难改善。君难道不曾听闻过:这世上曾存在过群体与群体间的冲突、矛盾可以「美」、以「创意」,乃至以「歌」以「诗」竞赛化解的原住民,和第三世界的部落吗?台湾诗人已为这可能留下可观的诗作(当然包括这本选集),正等待着众政治人物的觉醒。
 
2.一九九五年,厚达一千三百余页的九歌版《新诗三百首》上下两册出版,选入诗人二二四家,诗作三三八首。该选集虽由台湾两位诗行家张默与萧萧合编,且以高达一半以上的台湾诗人诗作为整本选集的主干,一九四九年后的大陆诗人也仅选入四十六家,这是历史现象和趋势使然。所选诗家都尚称公允,大陆学者或诗人恐暂时很难大幅度更动这样的版图。目前被称为「中生代」的诗人在该选集中至少占了一半要角,他们多数虽然在七、八○年代即活跃于诗坛,创办了诸多诗社,当时活力最旺的诗社皆出自他们之手,接二连三提出许多的主张、宣言和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博得许多报章杂志的大幅版面。这些「中生代」之中的二十位,后来即构成《新诗二十家》一书的主角们,也是近二十年来台湾诗坛的主力。
 
亦即,十年前出版的《新诗二十家》选入的二十位诗人(从李敏勇到许悔之)都曾被选入该九歌版《新诗三百首》中,他们被称作「战后的一代」,自一九四五年出生起算,包含其后约二十载的一代诗人(仅许悔之是一九六六年出生)。十年后的今天,《新诗三十家》扩大规模,依然自「战后的一代」开始,此时已延长至一九七八年出生的杨佳娴,包含纵跨三十余年的两代诗人。《新诗三十家》新增列的诗人中有简政珍、詹澈、路寒袖、孙维民、颜艾琳、唐捐等六位,当时也曾被选入九歌版《新诗三百首》,而《新诗三十家》中另外新增列的陈育虹、李进文、纪小样、陈大为、鲸向海、杨佳娴等,则是当时尚未被选入《新诗三百首》中的诗人。除了简政珍、陈育虹、詹澈、路寒袖、孙维民等几位均出生在五○年代外,其他新增选的,基本上都可归于或贴近于新生代诗人。
 
台湾文学之本土写作路线,起自乡土文学论战(一九七七年四月 ~ 一九七八年一月),族群认同、统与独问题即自此逐步展开,在九○年代之后成了壁垒分明的两极光谱。由于本土文学的风气逐渐转折而上,中生代诗人在选材时也自然向现实主义、本土性题材倾斜,但也只是一明化为暗(大乡土)、一暗化为明(小乡土)的转换罢了。中生代诗人中属于台湾本省籍的诗人因有关「土地」作品大量被引用,当然受到极大的鼓舞,其他诗人创作的方向不免也受到程度不一的影响。另一部分中生代的诗人则因认同问题的困扰,干脆远离政治社经议题,躲入浪漫抒情的氛围中。
 
3.年轻的新生代诗人在认同上的困扰就较少。这也使得他们能轻装简从,轻松就跨越许多可见或不可见的所谓「界线」。一跃,就蹬上了网络,纵横自如于无何有的网络世界。网络是从上世纪九○年代中期后开始兴旺,能自由出入其间、上网活动的诗人均是青春年少者,且好以任意代称为笔名。除了少数特别活跃的诗人外,比如《新诗三十家》中选入的苏绍连(网络笔名米罗?卡索)、颜艾琳、鲸向海、杨佳娴等四位,其余二十余位都不能算是网络诗坛的常客。亦即能跨平媒与网络「两个诗坛」,进行两面作战的诗人实不多见。
 
新世代诗人是在信息环境快速进展下成长的一代,他们也是能将「诗的自由性」发挥到极致的一群。他们早就卸下中壮一辈沉重的历史包袱,离前行代念兹在兹的乡愁更为遥远,甚至不知其为何物,对于大小乡土本土国土之争就更有莫名其妙的感受。新诗来到他们这一代,似乎有了极大的转弯,历史和乡土、边界和意识型态变成可笑的事物,但他们也不会反对,因为那是完全不同的思维系统。「我的户籍是世界,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只是恰巧住在台湾罢了」,这种类似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无国界」理论的说法,已经流行很久了。
 
也因此,无关界线、一心要打破界线、模糊掉界线、或者「作掉界线」的「身体诗」、「情色诗」、「同志诗」、「图象诗」、「数位诗」、「动漫诗」、「影像诗」等等超越现代主义、偏离现实主义的诗作或作品,成了年轻人的创作常识,和可任意多元选择的创作方向。而现代主义恰是活跃于五、六○年代的前代诗人的创作主轴,现实主义又刚好是活跃于七、八○年代,如今叫中生代诗人的关怀核心。
 
不想代表这代表那,但又没有比较冷酷,从不想被谁所阻拦,只是要把生命赋与的能量运行得更自由和更有力道罢了;可以极端自我,也无妨极度地自嘲,却又能显现出纯洁、冷峻、闲情和幽默的心境,是年轻一代诗人越来越明显的语言风格。这是不同时代的不同剪影,完全符合新旧世纪转换的原理。
 
或者说,由大陆来台的前行代诗人一生所系的乡愁,中生代诗人诗中所关照的大小乡土,到了新生代诗人,却能伸手就将乡愁和乡土轻轻举起,按键一按,即轻易将它们「种入」网络中了。《新诗三十家》所选包括了中生代诗人的菁英、网络新生代诗人的抽样,虽限于篇幅仅能各选五首,但应该不难看出这两代诗人风格迥异的时代剪影,当然包括对这十年「乱」的嘲讽和批判。

 

9/张后:我能冒昧地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吗?

颜艾琳:10岁自学写五言/七言绝句跟律诗、童诗,13岁跟国文老师学填词牌,且第一首新诗刊上青少年文学杂志,16岁上台湾重要的中央日报副刊,17岁被编选入台湾年度诗选。16岁那年砥勉自己以新诗写日记,记心情,那年写了200多首诗,真是疯狂少年的行径。不过,也是那年确定自己一定会成为诗人,而且多首诗至今仍被选入教材跟诗选。(内地的新诗300首等选集,选入的『速度』,『玛丽莲梦露』都是那时期的作品)

 

10/张后:看过你的诗剧《无色之色》之后,令我大为惊奇,你不仅能写作,居然还能自己上台表演?你真是多面手,除了这些,你好像还有许多别的艺能?

颜艾琳:为何能演那出《无色之色》?是因为中学组过摇滚乐团,担任琴键手跟鼓手;在大学玩过剧团、导过即兴舞台剧并演出。但为何这年纪要亲披戏服上演?则是想挑战自己的艺文能量,是否已胆怯或萎缩了?2001年,蔣勳、陳克華、我三位詩人,曾在自由時報一連三個周末的副刊,獻身全版肉體與詩文,引起很大的注目。而我是第一個上陣的,只是全裸拍照的效果,後來因怕台灣的新聞局審查造成對報紙的處罰,因而作很大的修飾。我不是喜歡考第一名的模範學生,哪怕是人生或文學(如果真有人無聊到為我打成績,我一定撕毀那種具有定論、明確分數的報告),但就是有哪麼幾次,「第一次」這標籤,與我產生強力膠一般的關聯。聽說那份副刊很多人收藏著,等著日後網路拍賣……其實真得不怎樣,雖然全裸又不能公開,失敗的作品。克華是三人中最勇敢的,他全身一絲不掛,站姿如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副刊在重點部位打了馬賽克,那是真豁出去體現他自己。我一百分的佩服。蔣勳則是全裸的打坐姿態...你們自己想吧...

 

身为诗人作家、并担任编辑20年工作里,我接触过文学、艺术、戏剧、音乐、影视娱乐、文化创意等多元素材(高行健、F4写真集、SHE出道的第一本文字书、伍佰九重天诗歌集、程抱一小说、李威写真、JRR托尔金系列与魔戒三部曲、莒哈丝/多哈斯作品系列、白先勇说昆曲……),人面也很广;也许不服输的性格使然,每每我接触到新题目、新界面,便会投注心力去了解它、完成它、出版营销它。这次舞台剧卖票公演是生平第一遭,压力特大,自己就心里头想,承受看看吧,人生没有第二次,再坏不可能坏到一败涂地,所以就干了。

其他较能被外人觉得还「过得去」的艺能,有:中国编结设计饰品、小图插画、钩毛帽、围巾、舞蹈、策划跟组织艺文活动。這些手工玩藝也都曾出售、或作來送給朋友。

 

11/张后:谈谈你这部诗剧的创作过程好吗?我认为剧情颇有你的自传之嫌?

颜艾琳:2010年1月,剧导诗人刘亮延找我去看新戏,并要写剧评刊登于联合报副刊上。看完排戏,刘导开车送我回家路上,聊起他2009年时,受英国文化协会工作坊之邀,至英国进行巡回演出,在爱丁堡看到一出令他大受震撼的舞台剧《奇想之年-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详情请看附文)。他想在台湾推出这样的原创戏码,问我有无意愿改编自己的作品否?40岁那年,我的人生从平稳步向波动,我离开带给我风风火火的编辑职场、一向硬朗的奶奶忽然中风瘫痪、我发现爱情与婚姻的不可靠、家族中亲戚为财的争斗与虚假人情……生活表面下的风浪从来没有平息。一连串的故事比小说、电影还夸张、血泪,极端地痛击着我,而我从来不说不写这些。但我需要一个比诗还朦胧、还更转喻的演出形式来宣泄,否则累积久了,我不知现实中的自己,还能扮演「正常的颜艾琳」多久?还没回到家,我内心已经答应了刘亮延。反正,都是「作品」,也都是一种「演出」。从来就是这样,面对自己的作品,必须真实、勇敢、作到最好,这次整个编练过程,也是把自己逼到临界点,中途差点要放弃……至于是不是自传,是,也不是。

 

附文:刘亮延谈《无色之色》

《奇想之年》是根据美国知名女作家琼‧蒂蒂安(Joan Didion)的真实人生所写成的作品,再改编而成的舞台剧。2003年,琼的丈夫与女儿先后因意外与重病辞世,接连失去至亲的打击,令原本多产的琼几乎有一年时间无法提笔写作!

奇想带来奇想

经过了一年多的哀恸与悲伤,琼终于在2005年底出版这本描述她这一年多来,如何走出伤痛的心路历程的自传体散文集,甫出版即大获好评,并被改编成百老汇舞台剧。刘亮延于英国所观赏的正是这出《奇想之年》。但除了琼这位女作家感人的心路历程之外,真正令刘亮延印象深刻,大受震撼的,却是舞台剧版的表现手法!该如何才能在最大的限度内,适切而又精准的传达作者接连失去两位至亲时内心的哀恸给观众,却又不至于沦为洒狗血引起观众反感,反而糟蹋了一部好作品?武侠小说中常说:最强的武功在修练到极致时,往往会进入「返璞归真」的境界,舍弃一切花俏的外在招式单以最纯粹的力量与对手决胜负,《奇想之年》正是这样的一出舞台剧!没有呼天抢地的演员,没有夸张华丽的舞台布景,没有炫丽灿烂的声光效果,就只有饰演琼‧蒂蒂安的女演员在舞台上,对着台下观众巨细靡遗的娓娓道来这一年多来的生活细节,以及她其的各种思考、感受,就只是这样而已!正因这出剧剥除了一切可能令人分神的华丽外在装饰,令观众必须专注于演员所要传达的内容上,就如同两大武林高手双掌对击,单以内力直接比拼的表现方式,不刻意营造悲剧气氛,而所传达出的效果却极度震撼人心!这也令已在台湾剧场界小有成绩的刘亮延,对舞台剧的可能性有了全新的思考模式。

 回台之后,刘亮延在偶然的聚会中,和有多年私交的诗人颜艾琳谈及此事,双方对这样的表演方式都十分有兴趣,于是在经过多次的沟通恳谈后,李清照私人剧团决定尝试制作这出《无色之色》舞台剧!

 

艾琳带来艾琳

没有颜色的颜色,会是怎么样的一种「颜色」?《奇想之年》尝试了作家自传式演出这种型式的可能性,刘亮延在《无色之色》中则希望能藉由这样单纯却直接的表演方式,为观众具体呈现一位积极入世的女作家,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面向,探索她的写作动机与背后支持她的那股动力。

刘亮延希望能够达到,不是透过文字作品,而是藉由作家自己的「独立呈现」,能够让观众更直接的看见并了解「颜艾琳」这位女作家的生命真实。让作家本身能「被看见」,正是刘亮延之所以想制作本作品的理念!

那么,为什么是颜艾琳呢?别的女作家不行吗?刘亮延表示,颜艾琳在她心目中是本作品主角的不二人选!在刘亮延的心目中,颜艾琳在当今的女性作家中是十分独特而显眼的存在!不同于一般女作家往往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印象。颜艾琳就如同她的诗作一般,时髦、前卫,惊世骇俗却又令人不禁同声赞叹!

但在此同时,颜艾琳也面临了其他女性作家也会遭遇到的问题。许多女作家在选择走入婚姻,开始扮演「妻子」、「母亲」的角色后,便放弃了自己原本身为「作家」的那一部分。但颜艾琳不但在私领域上是个成功的好妻子、好母亲,同时在公领域上她也是个活跃的讲师、诗人,走入家庭不但没有对颜艾琳的创作造成阻碍,反而带给她更多的写作灵感,使她至今仍创作不辍。这正是刘亮延在本剧中想去探讨并为观众呈现的!

 

女性带来女性

刘亮延希望能为观众呈现一位女性作家,在她的现实生活中所可能遭遇到的种种问题,诸如:她的婚姻、她的个人自主、她的青春与自恋等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环节;颜艾琳如何以一种奇特的形式穿梭、涉入于社会世俗中;以及颜艾琳如何在这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提炼出支持她持续写作不断的那股动机与动力;颜艾琳作品中那些天马行空、奇幻而瑰丽的妄想与奇思,这背后是否有迹可循?这也是刘亮延十分好奇的。

藉由「呈现」一位女性作家的生命真实,刘亮延希望能为观众带出一种新观点的「女性自主」:女性为何要追求女性自主?她们在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以及「女性自主」这件事本身,对于不管是女性还是非女性,背后所意味的意义又是什么?刘亮延期待本剧正式推出后,舞台上的作家和舞台下的观众们,生命可以彼此碰撞「发生火花」!如此一来,这出舞台剧就算成功了!

 

12/张后:你的诗剧和大陆的一些诗剧相比,有一些别具一格的创意,你有没有想过把它推广到大陆这边来的计划呢? 

颜艾琳:随缘。有人邀请演出,我们就去……

 

2011-3-22

《世界汉诗》杂志副主编张后访谈台湾诗人颜艾琳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5667&aid=501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