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626桌球賽
2010/06/30 09:57:00瀏覽171|回應0|推薦0

為使員工能有健康身體,熱愛運動,甩掉過多油脂,擁有良好體能,於是桌球賽就孕育而出。桌球Table Tennis這運動,不分年齡,高矮或胖瘦,沒有進入門檻,易學會,運動又傷害不大,相對其他運動所需使用面積又小,真是最適全民參與的好運動。

桌球運動大約在十九世紀後期從網球直接衍生出來的一種運動,因此被稱為 Table Tennis ,即桌上網球,簡稱桌球。即在1875年英國有些大學生,利用餐桌當成球桌,用軟木或橡膠做成球,再用糕皮紙貼成球拍,在桌上打來打去,作為雨天時克難的消遣活動。後來這項遊戲逐漸傳出校園,受到一般民眾的喜愛,但由於器材簡陋,始終限制了它的發展。

直到1890年英格蘭人詹姆斯吉布Jame Gibb,從美國帶回一種做玩具的賽璐珞球,人們用它來代替原來的軟木或橡膠球,發現這種球不但打起來輕快有力,且球拍擊球碰檯後,還會發出 "乒乓" 的聲音,使得這遊戲增添了不少節奏感,因此人們亦稱這遊戲為乒乓球ping-pong

1902年因為英國庫特Goodea發明了橡皮顆粒拍,使桌球的技術大幅提升,並更具精彩度。同時,桌球也開始流傳到英國以外的地區。桌球是球類中最迷你的一種,不但體積小,重量也輕,所以移動的速度很快、變化多端,不但可提供娛樂,更被列為奧運正式競賽項目。1981年,國際奧委會承認桌球為奧林匹克運動項目,在1988年漢城奧運被正式列入比賽。

早期使用木板拍,只是將球擋來擋去。後發明膠皮拍,以削球為主的歐洲佔有優勢。5O年代,日本選手用海綿拍採取全攻技術法衝破歐洲削球的防線。6O年代中國的快攻又顯威風。7O年代後,歐洲人創造了弧圈結合快攻與快攻結合弧圈的新打法,世界桌壇呈現歐、亞對抗的新局面。

回顧桌球發展歷史,得知小學四、五、六年級導師們,都是男老師,正值三十歲年輕力盛,超熱衷於這桌球運動狂潮,猶記得當時常因桌球檯不足,要學生們將用上課桌子併湊為球桌,在教室外的走廊就比賽起了。男老師後來皆成為小學校長,也都退休,聽說,他們還是常持續在運動打球中。

626日週六租借板橋國小活動中心舉辦第二屆桌球賽,計有二百多人參與。而於三個月前全省分區進行初賽,暖身以及帶動運動習慣。週六早上進行男女個人賽,下午12隊的團體賽,每隊隊伍有十名選手,採國際標準賽規則,男單、混雙、女單、混雙、男單,以取得至少三點為獲勝。哈!200810月中旬舉辦的首屆桌球賽,中區營業單位獲冠,幕僚單位兩隊廝殺分居亞、季軍。週六歷史重演,中區營業單位再度獲冠,南區營業單位獲亞軍,這次未與幕僚單位對抗到。中區營業單位於該區初賽後有請教練專人指導,然因隊友們年紀增長,加上幕僚單位長期固定每週四在萬華運動中心練球,實力更猛,在前四強對賽中,與幕僚單位廝殺極為激烈,觀球者個個屏著氣,恐影響選手情緒!

由於幕僚單位未能獲冠,隊友們極為懊惱,球技不如人,得失心過重,運氣不好,實力僅發揮不及三成下,要求行政處於會議中心增添桌球檯,週二與週四晚間開放練球!然笑稱因為減重不足,體能尚不佳,需再加強練習,這次桌球賽已達目的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3k2lin&aid=417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