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公升的眼淚
2010/01/29 11:56:36瀏覽252|回應0|推薦0

三年前暑假,寶珍任職母校的兄長,學理化、卻異常感性的一位國中自然老師,給他帶了三年即將畢業的國三生們觀賞「一公升的眼淚」,另也特地燒錄一片供寶珍帶回台北全家觀賞用。未上小學女兒,邊觀看邊提問,為什麼亞也(劇中女主角)會生病、為什麼要換學校、什麼是結婚啊、為什麼要唱歌、她為什麼要復建等.....。她與弟弟陪著觀看,看寶珍流淚不停得問,還會忙著安慰!

這次寒假營學校music class有直笛日本歌曲演練,寶珍再度將光碟片拿出來與小三女兒、小一兒子觀看,也順便演練劇中日本歌曲。再度觀看,女兒是從頭鼻酸到劇情結尾,默不出聲,她不再向寶珍提問題了,她領略劇中亞也堅毅,不被病魔打敗,那股深層生存意志,以及對母親、家人、老師、醫師的感謝!

這部「一公升的眼淚」的作者木藤亞也,在十五歲,突然身染絕症,日本電視台將她喪失意識前,達八年所集結的46本日記,記錄著她的決心、鼓勵、反省以及感謝,出版成書也拍攝成劇,帶給數以萬計與病魔奮戰的讀者,無比鼓勵和希望。1988年5月,亞也在全家人的守護下永遠離開這個世界,結束25年短暫,然卻燦爛綻放的人生。

70年代末期的文化重鎮-名古屋為故事背景,一位15歲的國三少女木藤亞也,正要展開人生中最燦爛的高中生涯。嘲諷地,一場她從未預料過的變化改變了她的一生,使她的生命在短短的十年間加速凋零。一切,始自於一個罕見的絕症─脊髓小腦萎縮症。

肢體癱瘓、吞嚥困難、無法言語,都是亞也所需面臨的病症。她想寫字、想快樂的奔跑、想要談一場甜蜜的戀愛、想要回報父母的恩情,縱使知道未來的美好藍圖逐漸模糊,亞也仍毅然升入東高繼續學業。直到病情益發嚴重,坐上輪椅的亞也為了不增添家人及朋友的麻煩,最後終於同意,轉至岡崎養護學校。 

亞也在轉校表演前對同學師長說:「我就要離開東高了。從此以後,身負殘疾人這件沉重的行李,一個人繼續活下去。這雖然是我做出的決定,但在經歷這個過程之前,我至少要先流過一公升的眼淚。自此之後可能還需要更多更多…」。 

歌唱、寫字、牽手、奔跑、甚至用嘴咀嚼食物,在一般人眼中是多麼平凡的行為,但在亞也身上,全成為遙不可及的幸福。要忘記健康的自己,要忘記吞嚥食物的滋味。不久,亞也癱瘓在床,喪失她一直努力想維持的行走能力。支持她生存的意義,除了家庭,就是不肯對病魔妥協的強大意志力,以及她對未來生活的微小憧憬。 

七年來,亞也努力用筆紀錄生活中對生命的思維與堅持,她並不怨恨父母給予她的身體、她並不怨恨上天為什麼殘忍剝奪她生存的權利,她只是一直為自己的身體而奮鬥,拖著日漸衰弱的身軀,慢慢朝前方那一道狹窄卻存在的生存之門前進,一直到21歲她喪失意識……

1988年5月23日,她帶著對未來生命的期盼,離開25年來曾經屬於她的世界,留下令人酸楚的一本本心情記事和鼓勵給更多不肯向病魔屈服的人們。「哪怕是多微不足道的弱小力量,我還是希望能夠幫助別人。」亞也的文字裡沒有華麗誇張的詞藻,卻能讓讀者心底強烈感受到無形卻是最基本的渴望──「我想活下去」。能夠活著,原來就是一件最快樂的事。

在北區同學暖身小聚會後深夜,以這部感人肺腑的日本名劇「一公升的眼淚」與同學分享。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3k2lin&aid=373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