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墾大隘 客家聚落:北埔老街、秀巒公園
2007/09/27 08:42:13瀏覽1532|回應0|推薦4

  Vincent & Jessica 應該來北埔不下四次吧,從最早沒有二高之前避開高速公路塞車,而走台三省道回中部而路過轉進來;曾與娘家一家來此吃「泥磚屋」客家菜,也曾與Jessica學校來「北埔綠世界」及「客家擂茶」活動來此,相信多數喜歡旅遊的朋友而言,北埔是耳熟能詳多次來訪的一站!

  從內大坪北埔冷泉清涼戲水回老街,整個北埔街已經遊客如織了,停車一位難求之下,Vincent將車往後山開去,停在「秀巒公園」的山路上,走一小段路就能走訪北埔也不受日曬的烤焦;回程時候再走走山林公園,是蠻不錯的選擇。

  所謂的大隘地區包括現今的新竹縣北埔、峨眉和寶山三鄉。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淡水同知李嗣鄴授權予粵籍「姜秀鑾」墾治竹塹東南廂以外之山地,由官方補助經費,並有閩人周邦正共同參與,向粵閩殷商集資,號召官民聯墾,簡稱「金廣福」墾號,正式建立隘防。所謂”金”,是中國商號慣用的吉祥字,”廣”指粵,”福”指福建(閩),當時姜秀鑾率領閩粵兩籍佃農數百人,從樹杞林(竹東)前進北埔,在北埔、峨眉、寶山等地新設36處隘寮,形成一個大防禦線,金廣福是當時最大的隘墾,因而被稱為「大隘」。



  「北埔」是清代道光年間客家移民開墾大隘的基地,當年前客家移民的開墾過程,至今在北埔老街仍可看出些許當年武裝防衛的建築特色。以廣東省惠州府客家移民為主,集合嘉應州府與潮州府客家移民,所共同組成的全台獨特客家開墾聚落。

  北埔聚落內的建築大多以秀巒山為建築中軸線的基準,慈天宮是民眾信仰與公共活動中心,金廣福公館是行政管理中心,天水堂則是墾戶首的官邸。

09/23 北埔老街 相簿 

=== === === === === === === === === === === === === === === === === === ===

資訊來源:北埔旅遊服務中心 Beipu Visitor Center(http://www.beipu.org.tw/102.htm)





  「糯米橋」
  北埔糯米橋最初原是為了運送大南坑和小南坑的礦產而建的一條竹林便道,後來居民依古法重新建造,用糯米與石灰混合,以黏著橋身磚隙部分。北埔糯米橋在歷經了民國24年關刀山及民國88年921兩次大地震,依然屹立不搖。




  「忠恕堂」
  西元1875年,曾學熙與彭裕謙共赴台南府應試,皆考取文科秀才傳為鄉里佳話。忠恕堂,建於民國11年夏〈西元1922年〉,為北埔秀才曾學熙之故居,後因正門面對姜氏家廟的燕尾脊,犯了「泥尖煞」,故由風水師父指點將大門改為西南向,成為一間不對稱的格局建築。




  古蹟「慈天宮」(原第三級古蹟) 
  清咸豐、同治年間(西元1851年至西元1874年),墾民生活充裕之後,北埔的移墾家族才有餘力著手改築廟宇、興學設塾、關心文教;倡議重新擴建慈天宮,募集大隘各庄庄民的捐銀為最具壯觀,此次擴建於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竣工。增築兩廊與前殿,成為「兩殿兩廊兩橫屋」之格局,即成今日北埔慈天宮主要規模。光復後,續有若干修繕,其中以民國60年(西元1971年)全面修建,遂成為今日的面貌。






  「慈天宮」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而開墾之初慈天宮廟址雖已堪定,但因物資短缺,故暫以簡陋的小木厝奉祀,姜秀鑾家族自惠州迎請而來的觀音神像,其後隨著墾業漸進,在清咸豐三年遷建於現址。清同治十年當時的墾首姜榮華倡議擴建慈天宮,即為今日廟宇之規模。



  古蹟「姜阿新宅」
  姜阿新宅,為仿歐式之巴洛克式建築,歷時三年餘完成,姜阿新宅和金廣福以及天水堂接鄰,是一座以原木為主要裝潢的宅第。當時姜阿新製茶事業如日中天,客戶遍及歐亞因而建此豪宅,既可接待貴客又可顯現商場魅力與舒適居家,是建築上難得的經典作品。



  古蹟「天水堂」〈原第一級古蹟〉
  天水堂建於清道光十二年,由金廣福開拓墾戶首姜秀巒所建,可說是北埔聚落內最大的民宅建築,它是一座比例相當完美,客家傳統建築佳作。由於姜秀鑾身為金廣福墾戶之首,於「開墾」過程中,獲得北埔大部分的地業,故可比照他在九芎林老家而興建的大形宅院。



  國定古蹟「金廣福」〈原第一級古蹟〉
  清道光十四年,淡水同知李嗣鄴基於防番與開墾雙重理由,示喻粵籍九芎林庄〈今之芎林鄉〉總理姜秀巒與閩籍新竹西門城總理林德修,招募二十四股於北埔組設「金廣福」墾號,設三十六處防隘,募三百餘隘丁,進行開墾的工作。「金廣福」即為當時之開墾業務辦事處。






  「秀巒公園」
  秀巒山為竹縣12勝景之一,民國22年4月,大隘居民為紀念「金廣福」開墾戶首姜秀鑾先生,開闢大隘百年,故命名為「秀巒山」


昭和8年(1923年。)立開基百年石碑乙座,以頌揚姜秀鑾之功績。



民國65年易名為「秀巒公園」,民國66年添建「開拓大隘紀念碑」碑宇亭閣,各敘述大隘開拓史及抗日事紀等事跡。


車停在「秀巒公園」的山路上,走一小段路就能走訪北埔也不受日曬的烤焦;回程時候再走走山林公園,是蠻不錯的選擇。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ncent1070&aid=125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