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月的大火
2009/03/10 12:12:12瀏覽245|回應0|推薦3

十月的大火
 (讀史劄記)

今天的中國已巍然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中國大地上各行各業生機勃勃碩果累累。然而當站在歷史的遠處,越過時空隧道,回首過去的中國,我卻看到了一片熊熊燃燒的火。那是中華民族恥辱之火。

一百五十年前的十月,英法聯軍在北京放了一把大火,焚燒了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當殷紅的火焰映在從事放火的軍隊的面龐上,使他們看起來,仿佛惡魔一樣,雖然是毀壞他們所不能恢復的東西,卻洋洋自得,覺得很光榮。為什麽呢?原來他們想著:“號稱‘Son of Heaven’(天子)的宮殿,現在充滿了中國重要的一切物品的殘屑零片。”能參加“懲罰”一個君主的工作,怎麽不感到“光榮”?

為什麽聯軍最後采取了在大肆劫掠以後加以焚毀的“懲罰”方法?按照我們學過的歷史書上的記載,是為了掩蓋其大肆搶掠的罪行。這樣說似乎意在揭露,其實卻大大違背了決策者的“初衷”。近讀隨英軍行動的翻譯官R·Sivinhoe的記述才知道:當時,英法侵略者就采取什麽樣的威嚇手段,曾進行過多次洽談,雙方對是否要將“圓明園毀為平地”也曾有過爭議。經過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英國侵略者,其驕橫跋扈遠在法國之上。英國公使額爾金恥笑法國孟托邦將軍擔心“若逼之過甚,主持和談之人畏難逃避,將使和議決裂”,是“不甚熟悉中國情事也”。他一再提出一定要留下懲罰的痕跡——“在人們腦海裏留下不易泯滅,永久保存的痕跡”。在額爾金看來,毀園可以表明,聯軍已經旗開得勝耀武揚威地占據了北京,毀園使得此事昭然顯著,杜絕了他日的爭論和疑問。請看,這是多麽準確無誤的語言!毀園是為了表明他們的“武功”,表明“吾人之厲害”!同時,侵略者以居高臨下的口吻致函清政府,說:“圓明園必須毀為平地。此條當然無須你們的承認,我軍統帥所已決定,即將執行者也。”並將毀園日期明文通知清政府最高當局,其目的既不在於獲得對方的許可,更不是顧忌到還會有什麽抵抗,只是為進一步逞其跋扈之誌,肆意淩辱懦怯腐敗的清政府。這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也是罕有的。

“當著一個個的屋頂傾塌下來的時候,四面墻垣的烈火,也漸漸悶塞下來,噴出大大的一卷卷的濃煙。”R·Sivinhoe 寫道,“這是一種愁慘的預兆,這個老大帝國內部的基礎,既為自相殘亂的內戰銷毀殘蝕,外部又四面被包圍著,無處求救,最後噴出一口濃煙,伏伏貼貼地降服了”。大火之後,清政府屈服之快,使不太熟悉中國情況的法國公使都感到頗為意外,本來在他們要求清政府接受的條件中,含有訛詐的成份,是給清政府留下討價還價的余地的。他給他的政府寫信說:“中國已承諾了一切條件,我們就是不想和,而和議也已成”。就如同賣衣服的人本想賣一百元,要價一萬元,買衣服的人竟然毫不還價,一口答應,清政府給歷史留下了一個大笑柄。

今天,腐敗的清政府已經倒進了歷史的塵埃,中國經過一個世紀的動蕩和戰亂,如鳳凰涅槃一般在大火中獲得了新生。我們從那段血與火的歷史中得到的教訓不應僅僅是落後就要挨打,而應是落後與挨打背後的東西,即:民主與科學使一個國家富強,而專制與粉飾太平使一個國家落後並挨打。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ewsea&aid=2728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