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報稱“中美日基軸”取代日美同盟
2009/03/09 22:41:58瀏覽329|回應0|推薦3

【日本《每日新聞》3月5日文章】題:因中國崛起而變化的基軸
    希拉裏國務卿上任後的首次出訪選擇前往4個亞洲國家,日本是第一站,
中國是最後一站。雖然外務省高級官員自诩這是對“日美同盟的重視”,但外界對此的看法并非如此。美國外交所發出的信号是,要解決當前全球經濟低迷這個最大的難題,所需要的基軸體制不是日美,而是日美中。這也宣告了日本長久以以來念念不忘的“日美基軸”時代的終結。
    去年9月,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的破産引發了金融危機和全球性的經濟低迷,美國要想處理不良資産和開展公共事業,隻能通過發行國債募集資金。巧得很,也是在9月,美國财政部公布的中國擁有的
美國國債首次超過日本。
    如今以“日美”關系考量世界已經沒有太大意義。
    現在,日本和美國加起來占拿球GDP的四成這一點并不是最重要的。日中兩國總共持有的美國國債台計達到美國海外債務總額的四成這一點,才是當下左右世界和日本命運的。命運共同體的成員已經從“日美”轉變爲“日美中”。
    【俄羅斯《導報》3月5日文章】題:危機後的世界:兩個大國的影子(作者  俄羅斯國際關系學院東亞和上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亞曆山大·盧金)
    近來,美中聯盟可能成爲當今世界穩定基礎的文章充斥了各家報紙的版面。
    這種讨論首先出現在兩位美國外交思想的重要人物布熱津斯基和基辛格的文章中,盡管存在一系列分歧,但他們有一個觀點是相同的:未來世界的穩定将取決于美國和中國能否抛開分歧,理順建設性的合作。
    兩位著名政治學家由于以下原因提出了建議:他們承認,危機使美國的政治手段和經濟模式不再被世界所接受,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些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被西方經濟學家稱爲“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相對)的中國模式;他們承認,由于中國切實取得經濟成果和對它将以最小損失擺脫危機的預期,中國在世界政冶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
    同時,盡管中國将在世界上發揮更大的政治和經濟作用,但這決不意味着它将和美國結盟。美國政治學家的計劃看起來有些不切實際。當然,他們承認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别是布熱津斯基贊揚中國領導人建設“和諧世界”的方針,還是讓北京很受用的。北京願意與美國高層人士會晤,與他們讨論各種國際問題。不過,很難想像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方針的北京會突然投入美國的懷抱,爲了換取一些無法理解的承諾而開始爲華盛頓解決全世界的問題。到目前爲止,北京外交方針的思想可以概括爲:确保和平環境,爲國家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不介入與中國根本利益沒有直接關系的國際沖突。從這方面來說,中國無疑将繼續在解決朝核問題中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且,這種作用是斡旋性質的,決非親美性質的。與差國相互依賴将使北京成爲擺脫世界經濟危機的建設性夥伴(中國嚴重依賴美國市場,它的大量外彙儲備又購買了美國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但很難想像,中國會按照布熱津斯基的建議介入印巴或阿以沖突,特别是作爲美國的盟友或代理人。北京未必願意把大批兵力派往遙遠的熱點地區。與中國結盟的想法立刻遭到美國人權團體、台獨和藏獨支持者等方面的批評。美國在八國集團的夥伴、在北約及其他聯盟的盟友(比如日本)也不贊成美中過分接近,它們紛紛指責這種爲了與專制政權瓜分世界而犧牲民主理想的想法。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ewsea&aid=272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