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論:本末倒置的才藝教育
2011/06/18 10:47:48瀏覽1027|回應1|推薦8

引用文章中國文化教材明年高一必選

我覺得現在教育環境很奇怪,一句話:提倡雙語教育,結果一堆雙語教學,而且還是小朋友最多,在那個智力未發達,人格尚未發展,身體心理還在發育的階段,我們卻拼了命的給他灌輸,給他教育,給他一些對於人格教育發展無關的才藝垃圾教育,給他身心發展教育無關的垃圾教育。三五歲的小朋友正在成長與各項身體機能正在發育的同時,一下子給他太多成人的教育思考,吸收是吸收了,可是對這些小朋友的心理教育卻是呈現無數的阻礙,這些垃圾教育對於小朋友的成長發育無疑是一種負擔。身心不健全如何能分辨是非對錯?

在小學入學階段我們最該給小孩子一個完整的人格教育,都沒給,塘塞一些失衡的人格教育。文化基本教材:詩經、四書、中庸、大學,我認為可以循序漸進的在小學、國中教育時代加入,因為這兩個教育年齡不正是人格發展時期最快速與最明顯的階段嗎?至於才藝教育,上了高中慢慢培養,也不遲。

當前的教育是要讓年輕朋友認清自己,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人格特質,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之後才尋求人格發展出自己喜歡的才藝教育,以便對社會國家有用處,而不至於小時候學了一堆《才藝教育》,長大以後變成《變態的才藝教育》,我們現在要加強身心發展的人格教育就是認清自己的人格特質。

有人怪罪小學一綱多本,或是一本多綱,這都不是重點。我走訪市面上的書局,有許多打著教育部認可的教材,當我看得這些教育部認可的教材時,只一個念頭《這是什麼亂教育(爛教育)》,在每一本教育部認可的教材中鮮少出現攸關小朋友人格教育發展的書籍,小學生為了國中能力分班,國中生為了學測考試的測驗教材一大堆,這些測驗題庫有如補習班一樣的:亂考、亂補。結果為了成績,人格卻爛了,比如新聞報導說的:【為了求好成績聯合作弊、電子舞弊】等。

小朋友學才藝固然是好,還是要因人設事,因類而教,所謂的資優生可以多學一點,對於其他一般的小朋友還是正常一點吧!

高中青年應是學才藝的最好時期,與其這時期學文化教育,不如青少年的學生多一點人格文化教育來的好。

相關文章:不是體罰,是失去綱常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ckyjang&aid=5337635

 回應文章

夫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6/18 18:21
應該說孩子的品格教育是由小時候就開始培養!但試看看現在的「幼兒教育」、「家庭教育」!因為少子化的關係!現在的小孩被寵上天了!看看孩子的房間,其雜亂髒真是無法形容!用膳完後碗筷一丟!跟長輩說話其禮貌呢?唉!根本家長都沒有注意了!雖然有所謂的「讀經班」培養孩子讀「朱子家訓」!但僅止於讀、背!未「履行」更不用說要「力行」!到了小學階段呢!只管智育的成績,德育?少來了!加上現在電視媒體的「惡範例」,學生根本就不知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
光要將四書列入教材!根本就無法有效果!因為這要由家長、老師、學校、社會、媒體!共同努力來營造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