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7 01:17:08瀏覽946|回應1|推薦5 | |
以下這兩段節錄新聞: 對於張曉風極力保留的202兵工場濕地有待專家研究和地方人士的考察,當大台北地區已經到了寸土寸金的時候,如何讓下一代有一個好環境不受汙染的環境繼續生存下去,不是很快就能做決定的,當氣候漸冷漸熱的異常變化,在水泥叢林的生活圈是不是也該考慮改變一下,綠地的生活空間。 【水泥混凝土築底的人工調節池】這就是許多現代人的環保迷思,以為只要有一個可以休閒的空間就是做好環保工作,殊不知當一個水泥空間給于民眾最大的想像是不管到哪裡都要穿著鞋子,因為不穿鞋子炎熱的夏天會被燙傷(水泥地很熱),這個城市的每一塊土地充滿了炎熱的地毯,真正的環境保護不是做幾個人工水泥地就是環保濕地,對於周遭的環境保護一樣沒有幫助和改善,反而帶來更多的害處,因為水泥地炎熱,人人不敢出門只能躲在家裡吹冷氣,吹冷氣製造空氣汙染,政府鼓吹民眾少吹冷氣,但是,不吹冷氣有什麼地方可不吹冷氣就可以獲得涼風可吹?這就是現代人對於環保的疑惑。 當202兵工廠濕地尚未得到圓滿解決,一群國際環保人士加上台灣環保人士在彰化發現白海豚的棲息地越來越少,這個因為當地有經濟開發所帶來的汙染造成白海豚的生存條件遭到破壞,白海豚生長在台灣海域,從中國珠江口到廈門灣在到台灣的海岸,白海豚被稱為海上大熊貓,如今白海豚因為環境遭到破壞其數量也剩下百來隻,如果在任其這樣下去,可能會滅絕,當我們關心北極熊的消失,白海豚也將隨著我們的忽略而消失,環境保護濕地豈是用一整片水泥製造出來的? 張曉風為202濕地請命,是不是也該重新思考濕地是什麼?當生活與環境衝突時,孰重?熟輕?北極熊會消失,白海豚也會消失,當環境有一天不再被人類適應時,人類也會消失,酷熱、酷冷的氣候變化不正是考驗的我們的抉擇嗎?人類要生存,不能再輕忽,要與環境共生存,與其他物種共生存,才是環境保護的最好方法。 當我們為了改建土地,挖空地下,一般人以為只要在小小的水泥護欄眾下幾棵樹,幾株花草就可以很環保了,看看這些被種在花盆裡的樹木只能用少許的的養分生存,無法繁衍和製造生存,甚至有的花盆只是人類用來劃分勢力界線的工具,疏於照顧而枯死,每每經過那即將枯死的花盆,心裡有一種莫名想法,為什麼要種花草不直接種在地上還要隔著水泥牆(水泥地對這些花草像一面牆一樣使牠們無法深入地面成長),也或許地下被挖空,這些花草早已失去生存空間,人們吹著冷氣,花草也吹著冷氣,難怪空氣一天比一天汙染,花草枯死了,人們也枯死了(健康出現警訊,俗稱文明病)。 環境保護在人們心中是ㄧ種怎樣的條件,才是我們要推行的環境保護政策,否則,心裡的方向錯了,不但環境保護不了,生存條件變差,生物種消失,人類變弱,所帶來的只是更大的破壞環境。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