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習會」不走出中國政治框架,是空的!
2014/02/09 22:59:11瀏覽712|回應0|推薦1

節錄:【馬英九與金溥聰從北市府時代培養出良好的默契,互信關係延續至今,當然極其深厚。無論如何,馬總統主政已經六年,以政府組織之龐大及分工之精細,各部門都需要不同領域的長才來領導,政務才可能穩健地推動;如果總統任何時候都覺得身邊唯缺一人,覺得唯有此人可俾以重任,台灣如何可能平衡、多元地發展?民眾失望的,不止是內閣人事。以國會安祕書長袁健生的去職為例,據稱是他不熟悉兩岸及內政事務所致,因而難以發揮。袁健生從駐美代表轉掌國安會,不也是出於馬總統之任命;那麼,袁健生的難有施展,是誰的識人不明?而今,金溥聰步著袁健生的路線再走一回,不怕重蹈覆轍嗎?或者,連國安會的角色定位也將因金溥聰的出任而改變?(聯合新聞網)

終究最後,馬英九政治生涯,只有一把「金」小刀,前面馬英九冠冕堂皇的說要拼經濟,結果呢?最後只換來「一把刀」,這把刀究竟是繼續刺傷台灣人民心中的痛還是安撫台灣人民的心。

郝龍斌一再呼籲的內閣改組,希望馬英九授權江宜樺院長組閣,實現拼經濟的藍圖,最後,江院長還是沒有得到充分的權力為行政政策護航,在行政上大力推動社會改革,尤其是憲政體制上的社會改革。行政團隊小改組,但因金溥聰回台灣擔任國安會秘書長,引發一連串的媒體揣測,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馬習會」。

關於「馬習會」,就國家論述來講,兩國之間最高元首會面洽談兩國之間的事務,怎能反對?就國家外交論點上,「馬習會」我贊成,只是在這樣一個身處台灣的政治氛圍的「馬習會」他不僅僅開拓外交,甚至是內政的施政而已。

「馬習會」的重點來了。

馬英九是以中國的中華民國和習近平會面,還是以台灣的中華民國和習近平見面,這一點比較重要。

依據目前教育部的歷史規範來看,也就是目前的憲政體制,馬英九很可能,應該是以「秋海棠」的中華民國和習近平見面,而不是以「台灣」的中華民國去會習近平。

在國際上,這個「秋海棠」的中華民國已經劃分為兩個國家,一個是蒙古人民共和國,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那麼馬英九要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又怎能說中華民國擁有「秋海棠」的領土呢?所以馬英九必須以「台灣」的中華民國去跟習近平會面才有意義。

什麼是台灣的中華民國?就是中華民國憲法必須台灣化,也就是必先將現今憲政體制改革,必先從內政改革,將其憲政體制導致一個正常的國家化,放手讓行政院江院長去進行一些憲政體制的社會改革,達成社會大眾的期待,進而推向外交上的論點進行國際會談時才有意義。

否則「憲政不改、行政不彰」侷限在一個中國的政治體制下去從事國際外交論點,是無效的,因為「秋海棠」的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甚至可以說是滅亡了,還有什麼國際外交論述可言,也就是說,這個「馬習會」,馬英九想要在現行憲政體制下所追求的歷史定位,是空的。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ckyjang&aid=1104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