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4 23:15:02瀏覽1852|回應0|推薦19 | |
太極,天機自然運行,陰陽自然開合,一絲不假強為。 「太極系列」是朱銘七○年代的藝術創作嘗試,源自於一個藝術家為健身而學習古代流傳太極拳,因天天練習太極拳法,所想的也是太極,在藝術家的心靈中就想刻起太極來。藝術源於日常生活,而能傳達生活的感動,藝術家因接觸太極所得到的新體悟,融入他創作上的新養分和新突破,太極反映了藝術家的每日活動,並且依此發展出獨具個人風格的創作智慧。 朱銘太極作品著重呈現雕刻量感與質感,為簡化作品的說明性描寫。所展出「太極系列」作品,注重作品本身的塊體結構,這種穩定的形體結構,因能省略細節,傳達出「太極拳」蘊含的文化深度。由於太極作品中許多屬於大型的,為不受限於木材尺寸,藝術家嘗試保麗龍翻銅,意外發現大刀闊斧的抒意。發掘出保麗龍切割後大塊面體積感所呈現的快速刀法力道之美,氣勢內斂卻又震攝人心。 「太極系列」逐步深化它的語彙及精神體悟,太極初刻是從招式簡化而來,後來,藝術家手下的刀斧不隨「形」走,開始隨「意」走,藝術家說道:「不單是刻這一招或那一招,而是走到這一招到下一招之間的演變。」這讓太極拳師傅看了都驚訝以為,這件作品的招式很熟,但怎麼在圖片中看不到這一招?太極的創作在藝術家的體悟下,從有形到無形,兼備形似與神似。 「太極拱門」是朱銘於二千年發表「太極系列」,並以此為太極系列創作的完結。「本來,我以為自己不會再創作太極了,因為現在的進展都是人間系列。但回頭看看過去的幾件拱門作品,發現我對拱門敘述還不夠,於是再刻出二十件新作,把它交代清楚。我想,用拱門為太極系列做個完結,也很好。」朱銘這樣說。 「門」,銅鑄雕塑,1986年製成,是朱銘的「太極系列」中最後一個大系列「拱門」的首件作品。「門」外形如兩人對招,跟學術切磋砥礪的精神暗通。「門」表面的質感跟中大的石壁相似,既是「太極系列」的一個新變化,也跟環境和諧地融合。與單件作品的相異的地方是──太極單件作品因為要刻畫動感,有需要營造一種近乎失衡的感覺,從而展示平衡和動感,但在兩個組件組合成的作品中,兩種失衡剛好能夠互補成為穩定的形狀,卻能保存動態,所以能給人一種圓滿的感覺。 太極強調身體內部的意念和內氣的重要作用,用意氣統領整個身體的運動。因能呼吸自然、靜心用意、中正安舒、柔和緩慢、連貫協調、虛實分明、輕靈沉著、剛柔相濟。朱銘「太極系列」已將此精神體悟建構於其藝術美學中。(朱銘美術館:台北縣金山鄉西勢湖2號)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