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為誰--為愛朗讀
2010/08/28 18:22:03瀏覽2909|回應1|推薦6

為愛朗讀 The Reader 2008  

(original book and film title : Der Vorleser )

盲目的追隨者和操縱民粹的當權者, 何者鄙甚?

電影為愛朗讀的劇本改編自德國法學者兼作家柏恩哈德 徐林克(Bernhard Schlink, 1944) 1995年的暢銷小說 Der Vorleser (英譯 The Reader).  徐林克成長在德國戰敗的糾葛年代;  父親愛德蒙 徐林克是德國路德教派神學研究權威;  柏恩哈德 徐林克自2006年起在柏林洪博大學擔任公共法和法律理論課程教授; 他的成長背景與學識專業, 參透史料文學作品, 對歷史, 戰爭, 人道和重建有深遠的見解.  柏恩哈德 徐林克的《為愛朗讀》對二次大戰的德國納粹黨違反人道精神下達對猶太人進行滅族的殘暴, 國家主義至上, 絕對服從命令的官僚體系, 默許罪行的群眾心理, 和建構於基督教精神的法理失衡, 有嚴厲批判和深刻反省.

文盲與心盲

德國在十八世紀初普魯士(Preussen)國王菲特烈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執政時期就確立了國民義務教育的體系. 出生在二十世紀漢娜是個文盲, 必然是出身於經濟弱勢的家庭, 沒有接受國民基礎教育. 漢娜的終其一生活在文盲的自卑陰影下, 為了不被發現自己文盲的事實, 漢娜拒絕Siemens工頭工作, 而轉職當了集中營的守衛; 不要升任司機而離開麥可的城市; 不想被檢驗筆跡而謊稱是報告的撰寫人; 寧願被判重刑也不要被發現是文盲. 對漢娜而言被視為文盲竟比被當殺人犯還屈辱嗎? 

漢娜既然以文盲為恥, 為什麼不學習識字? 還是因為掩飾自己的文盲而喪失了求教的機會? 漢娜對"書籍"有熱情與渴望有人為她朗讀, 除了以要求麥可為她朗讀交換性愛, 連在集中營也要求囚犯為她朗讀. 漢娜的自卑心理不敢追愛, 與甘心入罪也要掩飾自己是個文盲, 顯現漢娜的脆弱與固執. 究竟一個文盲在教育普及的德國是多麼卑微? 由麥可到紐約和猶太女證人見面時, 略顯傲慢的她說: 每個猶太孩童從小就會閱讀! 而德國人漢娜是文盲.

在戰火中, 那些行為是有罪的? 那些行為是無罪的? 這可能是所有的戰爭倖存者的疑問!

在一場戰爭中有指揮, 下達命令的人, 有持械殺敵的人, 有藉機自利害人的人, 有袖手旁觀的人, 有只知聽命行事的人; 究竟誰有罪? 誰沒罪? 誰罪多? 誰罪少? 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投降, 1100多萬德國平民和官兵淪為戰勝國的俘虜, 其中部份沒有回到德國, 為他們效忠的國家造成的戰禍付出代價. 1945年11月20日的紐倫堡大審是歷史上第一次召開國際法庭, 以公開的方式審判德國戰犯及納粹黨高層. 在奧許維茲集中營工作不是罪, 有八千人曾在奧許維茲工作過, 總共有19人被判有罪, 只有6個人被判謀殺罪. 要判定謀殺罪必須先證明其殺人意圖, 這就是法律. (You're not guilty of anything merely working at Auschwitz. 8000 people work at Auschwitz, precisely 19 have been convicted and only 6 for murder. To prove murder you have to prove intent. That's the law. )--電影中麥可的法律教授的一段話.

在戰爭期間當個工廠的員工,  漢娜原可躲過這一切的; 假如漢娜向工廠(Siemans)坦白自己是文盲, 無法擔任工頭工作, 或許漢娜就不會到集中營工作! 但漢娜選擇了隱瞞和躲避! 卻因想隱瞞文盲的缺陷, 轉到集中營工作, 成為戰爭罪行的一份子.包含漢娜在內的六名守衛因為在教堂被轟炸大火中, 沒有人開門, 以致被關在教堂裡的三百多位猶太女性被燒死. 這是她們成為戰犯被起訴原因.

 知識份子放任納粹黨的作為, 非知識份子知道什麼?

漢娜不是納粹, 不是下達命令的人; 漢娜不是猶太人被送到集中營的始作俑者; 漢娜也不是集中營的管理者; 漢娜只是卑微的守衛. 漢娜的罪就是做了守衛在集中營工作上的要求: 看管集中營的人; 這就是漢娜自己的認知! 漢娜初次遇到麥可生病對他的照顧, 沖洗穢物和她要離開麥可前最後一次為他擦拭洗澡; 要求為她朗讀;   這些動作和法庭上猶太女證人述說她在集中營所做的幾乎雷同. 做為德國納粹奧茲維區集中營的守衛, 每天要篩選數十名猶太人進入毒氣室, 漢娜挑選生病體弱者的原因是讓健康的可以活下去; 連要求犯人為她朗讀也成了罪狀之一. 漢娜沒有閱讀和書寫能力, 不可能是下達命令或寫做報告, 卻在其它的守衛員的推諉和辯護律師的偏頗運作下, 讓漢娜被當為成元兇, 判了終身監禁的重刑. 

荒腔走調的是, 追求真相的法庭要的只是一個能扛下所有罪狀的人; 這和納粹黨將猶太人當成該消失的種族, 又有何不同? 

罪的認知來自良心而非文字

漢娜在法庭上不願自承文盲脫罪和麥可不願幫漢娜辯駁, 是兩個背道而馳的心態!  漢娜是文盲, 但再法庭的審理過程中, 她體認出自己的罪行來自無知而非文盲. 對漢娜而言, 她認罪了! 而麥可做為一個觀察戰犯法庭的法律系的學生, 為何不能站起來說: 漢娜是個文盲, 她不可能做報告! 麥可不願意幫漢娜做辯駁, 也不敢去探視漢娜; 是怕他與漢娜--一個集中營戰犯--的戀情被揭露.  她躲避文盲的事實! 她躲避麥可的愛! 她躲避了學習識字! 只有麥可的"發現", 寄錄音帶給在監獄服刑的漢娜; 漢娜在獄中學習了閱讀和寫字!

漢娜有沒有罪? 漢娜當然有罪! 只是漢娜一個人扛不下所有的罪! 而她扛了!

誰為誰 "為愛朗讀"?

十五歲的麥可與當時年紀有他兩倍大的漢娜(生於1922年)發生不可告人的性愛關係. 漢娜總因麥可為她朗讀產生激情. 但兩人騎車同遊時, 麥可的閃躲, 漢娜在教堂外的濠淘大哭*, 不就兩人的現實鴻溝. 僅管漢娜的不告而別讓麥可心碎; 八年後, 麥可見到在被告席上的漢娜, 只有對之前的愛的羞愧與閃躲. 

麥可寄錄音帶給獄中的漢娜, 以為漢娜需要學會閱讀才能知罪. 但漢娜若非知罪, 又怎會認罪? 收到錄音帶的漢娜並不知道麥可在法庭觀察過她的, 她自認收到的是麥可猶如當年的為她朗讀, 而期盼麥可的愛! 作為德國人而不會閱讀的漢娜, 終於在獄中得到麥可一箱箱的錄音輔助, 漢娜開始學習為自己朗讀!

即將獲得假釋出獄的漢娜, 因學會閱讀而打開了人性枷鎖, 準備對麥可釋放真愛, 已經準備好與麥可共度新的人生. 假釋前和麥可面對面相望, 漢娜興奮的說: 我學會了閱讀!「I learned how to read.」  卻因麥可對漢娜所犯的罪耿耿於懷, 嚴峻的問她知道自己的罪行了嗎?   漢娜: "不管我覺得什麼. 不管我想到什麼. 死了就是死了! (It doesn't matter what I feel. It doesn't matter what I think. The dead are still dead.) 戰爭的本質不都是你死我活嗎?  還有比這更"誠實"的回答嗎? 漢娜以為麥可是"為愛"寄錄音帶給他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 麥可的執問, 重重的打擊了漢娜. 得不到麥可愛的回應, 漢娜失去了重新展開人生的勇氣.

麥可不願意承認他與漢娜的戀情, 麥可不也是另一種自卑感作祟?

沒有愛, 麥可怎會寄錄音帶? 沒有愛, 麥可為何要為漢娜朗讀?

時間對人的改變莫過於人的外觀

麥可初逅漢娜, 十五歲的懵懂少年與風姿猶卓的少婦是何等的吸引? 八年後在法庭看到漢娜受審對麥可是多大的衝擊? 再十八年後, 四十出頭麥可的熟男探望即將出獄的漢娜已經是白髮蒼蒼, 身裁走樣的老婦; 漢娜握著那急著收回的麥可的手, 望著那沒有愛, 也看不出是憐憫還是鄙視的眼光, 想到十年來收到的錄音帶沒有一字半句的問候; 漢娜說: " 已經結束了, 是吧? " (That's over now, isn't it?). 漢娜看到了結束!

漢娜最喜歡麥可朗讀《帶著小狗的女人》( The Lady  with the Dog) . 柯契夫的這本作品! 在監獄服刑的漢娜享受到學習閱讀的快樂, 當她自己有能力朗讀 《帶著小狗的女人》  彷彿她就和小狗走在街上, 她的心靈是自由的愛著; 但對於出獄後面對麥可和世人對二次世界戰犯受刑人鄙棄, 沒有愛,  漢娜寧可放棄生命!

誰也不知道帶著小狗的女人她是什麼人! 所以稱她是帶著小狗的女人. 一個不知如何從桎梏解放出來的女人, 與其說這是漢娜的寫照, 書中描述是漢娜和麥可更貼挈: 相愛的兩人欺騙, 矇混, 不能相安相守, 如何互相原諒?

大環境造成的悲劇不可以遺忘, 但要學會原諒!

讓我們學習為愛朗讀!

延伸閱讀: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ren70976051

開眼電影: 為愛朗讀

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hl=zh-TW&sl=zh-CN&u=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104258/&prev=/search%3Fq%3Dthe%2Blady%2Bwith%2Bthe%2Bdog%26hl%3Dzh-TW%26prmd%3Db&rurl=translate.google.com.tw&usg=ALkJrhigRkH5syPfOKK2aL5thrwANbA79g

《帶著小狗的女人》( The Lady  with the Dog)

http://www.spiegel.de/kultur/kino/0,1518,609882,00.html

Spigel: Holocaust-Drama "Der Vorleser" Schuld und Sunde

-------------

電影筆記:

* 原著中沒有電影版"漢娜在教堂外的濠淘大哭"這段場景.

* 原著敘述漢娜擁有麥可在高中畢業典禮向校長領獎鞠躬的地方報紙剪貼.

* Timeline: 修正中 ( Data to be revised upon correction)

   1922 (October, 21) Hanna Schmidt was born near Hermannstadt.

   1943 Hanna rejected the foreman job at Siemans in Berlin, joined SS in the summer

   1944 Hanna served as guard in concentration camp Auschwitz.

   1944-1945 Hanna was guard in a small working camp near Cracow.

   1944 Michael Berg was born in Berlin.

   M. first met H. when he was 15. (1958)

   M. saw H. on trial 8 Years after Hanna's leaving him without a note. (1966-8?)

   8 y's after H. was in prison M. sent tapes to H. (1977)

   4 y's after sending H. the tape M. recevied H's first self-written note .

   After 18 y's of serving H's appeal for clemency was granted by parole board.

   H. hung herself day before her release.

   1988 Michael visited Ilena in N.Y.

* Literatures and authors mentioned:

  Odyssey,  Huck Finn, The Lady With The Dog(Chekhov), Schnitzler, Keller, Fonane, Moerike,

  Heinrich Boell,

  Kafka, Frisch, Johnson, Bochmann, Lenz,

  Concentration Camp victims: Primo Levi, Elin Wiesel, Tadensz Borowski, Jean Amoery,

 Nazzi autobiography: Rudolf Hess, Hannah Arendt's Report on Eichmann in Jerusalem.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a101tw&aid=4361669

 回應文章

玉米蘋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9/15 16:51

   真正的 絕佳好文, 值得大推足感心耶

vera101(vera101tw) 於 2019-10-06 20:03 回覆:
vera101(vera101tw) 於 2020-05-13 15:14 回覆:

謝謝光臨與鼓勵! 感動人的影片像烙印, 會一直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