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勝選,第一次見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棣後,就向媒體說「如果可能的話」,他想在就職前訪問美國。這句話馬英九原可以不公開說的,可是他說了。這也是他當選後,「馬上」犯的第一件外交失誤。
過去台灣未曾有總統當選人訪美的先例,馬英九的試探並不唐突。只是,老馬現在身分不同,訪美之事既敏感又複雜,未和對方充分討論前,就大剌剌向媒體表達意願,等於公開叫陣,逼著美國表態。
米都還沒下鍋,就先扯嗓喊吃飯,這一向是陳水扁對美國的玩法。馬英九若也來這套,與扁何異?馬英九才選上,如果就讓阿扁上了身,美方要怎麼反應?萬一美國深思熟慮後決定拒絕,老馬還沒真上總統,就先在對美外交上摔一跤,可不是好兆頭。
若美方早有同意馬英九訪華府的準備,楊甦棣應有更正面的回應,而不是只留下「由華府決定」這句官樣文章。國務院後來說「已把馬的要求列入考慮」,卻只提馬英九已「公開」表達意願,卻不回應馬是否已「正式提出要求」。
顯然,國務院只想表明「聽到了」馬英九的「公開嚷嚷」,至於要不要讓他如願,仍未有下聞。白宮一位資深官員在一項閉門會議中就說,要考量的因素很多,至少要等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和馬英九討論過此事後再說。
台灣與美國並無邦交,政治性的互動,華府不會只考慮台北主觀的期待,還必須列入北京的因素考量。這也是馬英九能否在選前順利訪問華府的最大變數。
就算能排除政治因素順利訪美,馬英九終究只是總統當選人,不是總統;而他出訪時所有維安、特勤及庶務等安排難免動用到政府資源,這均將增添出訪的爭議和複雜性。以馬英九自許公私分明的性格,自宜謹慎。
馬英九最好把期待留在「如果可能的話」,不要進一步敦促「華府的決定」。畢竟籌組新政府的工程千頭萬緒,相形之下,出訪實在算不上優先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