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11 00:35:42瀏覽1787|回應0|推薦0 | |
以亞里斯多德悲劇論-看《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
亞里斯多德非常重視悲劇的心理效果,要求悲劇達到倫理教育的目的,認為悲劇中的不該出現的幾種狀況: 1.不應寫好人由順境轉入逆境:因為好人轉入逆境會使人厭惡。 電影一開始由碧玉(Bjork)飾演的捷克單親媽媽-莎瑪,帶著年幼的兒子偷渡到美國,賺取微薄的薪水,為了替遺傳她眼疾的兒子醫病。莎瑪努力的工作,就算再辛苦也是以她喜愛的歌舞穿梭在她的另一個想像空間中,寄情於歌舞的她知道自己就快看不見了,但一想到快存到錢可以醫兒子的病,總使讓她對人生抱有希望。這時,命運的無情對她伸出了魔手,對她相當友善的鄰居,竟然發現莎瑪藏醫藥錢的地方,他為了嬌寵自己的太太,毫不留情偷了莎瑪辛苦存的醫藥錢,莎瑪簡直崩潰了,找到鄰居並在失控的情緒下,失手將他殺了,將錢搶回,這就是從一個平凡的人生轉入悲劇的開始。 在電影的最後,莎瑪必須為她所犯的過錯贖罪,終究被處以吊刑,讓人情何以堪?在此之中,我們憐憫莎瑪所受的遭遇,一個堅強媽媽所有的心願不過就是為了不忍讓兒子重道她的覆轍,所做的努力而已,一但有人破壞了,導致整個悲劇的發生,不免讓人有感同身受之感,恐懼於這似乎和我們的生活極為相似,意為常常處於道德的情境中而不知如何處置,到底莎瑪該被處死或不該被處死? 同時,亞里斯多德也提到,對於悲劇我們以一種藉由對藝術的審美感受,使人得到一種無害的快感、使心理情感得到陶冶、宣洩,回復身心的健康狀態,而且藝術所具有的教育目的,更可潛移默化提高人的道德水準,這也正是悲劇的崇高目的與作用。 或許這也是我們對於悲劇感到扼腕的地方,似乎無可避免的一定會發生,並且是有計畫性的發生,對於生命的掌握充滿了無可奈何的感覺啊。 |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