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文本
(
新版
)
首頁
文章創作
個人相簿
訪客簿
作家簡介
加入好友
|
推薦此部落格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作家:VVW
作家
VVW
文章推薦人
(0)
其他創作
‧
「愛仕」理容院
‧
標籤:馬凌諾斯基,中正廟,中正紀念堂,軍閥,民族救星,國家機器,文化霸權
‧
知「道」即德
‧
教學的勇氣
‧
教育的初衷
‧
聖誕老公公的啟示
最新創作
‧
一年沒登錄了
‧
<撿球>
‧
<街小貓>
‧
<麵粉廠>
‧
<她們駕著輪椅>
字體:
小
中
大
標籤:馬凌諾斯基,中正廟,中正紀念堂,軍閥,民族救星,國家機器,文化霸權
2010/01/28 14:35:47
瀏覽
501
|回應
0
|推薦
0
↑ 中正廟
↑ 中正廟
前天去參觀中正紀念堂的恐龍展。大門的匾還是「自由廣場」,只是主建築(就是放巨大的坐著的蔣公銅像的那棟建築,像格佛列來到巨人國)上的那塊匾改回了「中正紀念堂」。記得在大一時,也就是民國七十九年(就我的記憶來說),有所謂的「野百合運動」。那時候所有所謂具批判意識的大學生,怒稱、戲稱、嘲諷地稱中正紀念堂為「中正廟」,豈知,當民進黨執政欲將中正紀念堂改為自由廣場,同樣具批判意識的大學生高舉反對的旗幟。我要說的是,大學生反對的不是「名稱」,而是「歷史的意義」,和行為的本身無關。也就是說,再野百合運動的當時,如果把大中至正改為自由廣場,大學生們會因此而不再義憤填膺嗎?改了自由廣場再改回大中至正,那些反對改掉大中至正的人會因此而比較愉快嗎?
↑ 中正廟
↑ 中正廟
中正紀念堂有它歷史的意義,所以它值得紀念,我們把它視為古蹟、文化的一部分。就客觀中立的外國人來看,蔣中正充其量只是眾多軍閥中的一支,而他所統治的國家透過他的國家機器(學校、國定課程、教科書)將人民洗腦為他是一位民族救星,因此當時那些具批判意識的大學生說,這中正紀念堂只是愚民的偶像崇拜而已,統治者只是把我們當成愚民罷了。但是,我們能因為秦始王是暴君就毀了他的阿房宮、他的長城、他的兵馬俑嗎?不,那不再是他的,是中華民族的。
↑ 中正廟
↑ 中正廟
好了,現在國民黨又執政了,又把它改回來,那叫做內耗!民進黨執政是否要再改一次。我們看一下美國的兩黨政治,會因為換黨而改來換去嗎?政治的意識形態是阻礙人民前往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這「美好生活」是身為台灣民眾所定義出來的,不是旁邊的中共、不是美國。國民黨、民進黨必須忠於「美好生活」的願景,就像是一所學校,教師會和學校行政之間不管有多少的衝突,他們都是「為學生好」,只是對於「方式」上的不同想法而產生爭執罷了。我很喜歡看衛兵交接,那是一場華麗而莊嚴的表演,最主要是滑稽,但是大家卻不認為他滑稽。你不覺得五個穿著嚴肅軍裝的人以慢動作的姿態像太空漫步、像木偶、像傀儡、大庭廣眾地,原本不是表演給觀光客看,而是一種儀式,一種對已死去的民族救星的巨大銅像的一種尊敬。我初次看時覺得很震驚。這樣的儀式可以演變到這種地步。衛兵交接。我們家附近有一憲兵訓練中心。常常也在衛兵交接、我當兵的時候也有演練過正式衛兵交接的樣子──上哨的先跟即將下哨的衛兵敬禮(因為衛兵象徵著保衛整個營區,他比所有的長官的軍階都要大),然後交槍、清槍,下哨的再跟上哨的敬禮,因為下哨的已經不是衛兵了。大致上是這樣。這樣的交接倒是有他理性的意義,蠻有道理的。(我們實際站衛兵的時候並沒有這樣,就,「喂!下哨囉!」,然後下哨的打根菸,槍背帶、S腰帶、鋼盔鰹鏘框啷地跟著帶哨的士官回營舍)但是現在搞到這樣,尤其是大直的忠烈祠,真是「衛兵交接」的極致。那變成是一門藝術,變成「道」,就像變態(不是常態,我並沒有負面的意思)的日本人的「道」,茶道、花道、劍道、柔道、達人、電視冠軍、御宅族。那也像祖母死去時的逢七祭典,一群曾孫、玄孫像老鷹捉小雞一樣跟隨著拿著靈位的或香爐的道士,或像舞龍一樣地在狹小的祭場來回彩帶搬地在咒文的背景聲中裊裊迴旋流竄。如果說,我是外星人,我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定會疑惑不解。這就叫做文化。日本人婚禮時是包白包、我們是紅包。但是,在這樣的文化中是否有人可以跳離這樣的文化?有沒有一個普世的價值呢?像馬凌諾斯基的田野調查、紮根理論。馬凌深入當地的民族生活,客觀忠實地記載,並融入當地的文化生活習慣作參予式的觀察,儼然是當地人。做完他的人類學研究、發表完他的論文後,有人在他的日記中發現,他意氣地寫下了對當地文化習俗的鄙視、嗤之以鼻。因為馬凌他有他自己所處的文化背景,就像我永遠無法認同與接受印度人用左手擦屁股用用手抓飯來吃,至少,你無法強迫我這麼做。而有沒有可能,在我們的文化中,我突然受到什麼類似啟蒙的刺激,我對我的文化起了質疑,那樣的啟蒙,類似於真相、真理。而有所謂的真相嗎?就像羅生門一樣,有嗎?;有沒有所謂的真理?真理是什麼呢?是「上帝」嗎?所謂的「上帝」,是誰的上帝?是台灣的上帝還是大陸的上帝?是人的上帝還是猴子的上帝?所以同一個文化會分裂、同一個國家會分裂、夫妻會離婚,說得簡單一點,那就僅僅是「意見不同」、「個性不同」,所以「我們分手了!」僅僅是這樣而已。你不要強迫我接受你的想法,儘管我同意你有這樣想的權力。
(
時事評論
|
教育文化
)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angogah&aid=372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