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3 10:00:06瀏覽602|回應1|推薦0 | |
「品格教育」是現今最火紅的議題。天下雜誌在談、洪蘭在談、金石堂的書在談、當然學校的教育不只在談,更擬定了教育計畫,安排了教育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 「我們以前不是有『中心德目』嗎?」一位六年級的家長這樣說。 意思就是和現在的「品格月」有什麼不同。 以前最令人垢病的是「生活與倫理」的課程與評量。是非題: 1.( )我不隨手亂丟紙屑。 評量的效度很差,一百分的小朋友長大後到國外多半會隨手亂丟紙屑、亂吐談破壞我「禮義之邦」的形象。於是因噎廢食,在課程改革後的學習領域(科目)並沒有「道德」。 依照布魯納的說法,每一個學習的目標概分三類:認知、情意、技能。我們可以說,道德是教不來的,可融入至其它領域的「情意」目標中,然後把「道德」課程廢掉嗎?過了八年再來大張旗鼓地「品格列車」、再來進行台大醫科生上課啃炸雞看影片的撻伐攻防。現在政府推的「品格教育」要放在哪裡來進行呢?難道「品格教育」不是課程嗎? 如果我們認為它重要,就該好好地把它當一回事來進行。而不是廢掉它,美其名地說「融入」(事實上是「消失」)為潛在課程。 蘇格拉底說:「知即德。」不知何以行德?所謂「知」,是知「道」──知道為人處世的道理、知道人道、天道。有人自以為做了善事,事實上他只是滿足自己同情、憐憫別人的慾望而傷了別人的自尊心;或者是中了有心人士圖利私慾之計。我曾經捐一百元給騎樓四肢皆無的身障者,後來一輛「載卡多」將他載走,車上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身障者。我只是滿足自己的憐憫之心(因為「助人為快樂之本」,因為那樣可以稍稍緩解因為目睹這悲殘人間煉獄的哀傷情緒),反而讓那身障者更悲慘地繼續淪為不肖之徒的斂財工具。 世間有很多的魔障,屏蔽著世間之「道」,也正因為道是多麼地難以讓人通透才更要去以「課程」去理解它(curriculum是跑馬道,是理解的過程)。 卓執行長說:「我們做一件事,不是因為別人在看我,而是我們自己在看自己,我們自己在同意著自己。」如果我們不同意自己,又何希冀他人的同意?前兩天我看了一段教學影片,一個旅人碰到五個搬石頭的人,第一個人搬石頭是因為別人搬,所以他跟著搬;第二個是因為別人給他掌聲,所以他搬;第三個是有錢賺;第四個是可以蓋房屋,幫助那些路過的旅人遮風避雨;第五個是蓋神殿,是他自己想搬,所以搬。最後一人的行為之「道」就像三期六段論的最後一階段,那樣的階段亦是孔子所謂「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終生學習之境。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