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14 20:33:04瀏覽777|回應1|推薦3 | |
有木國小顏學復校長學校行政資歷豐富完整,雖初任校長甫三年,在「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競賽」中屢獲佳績,今年更囊括三項競賽的特優與一項優等,學校學生人數於少子化大環境下不減反升,讓人佩服其學校經營的能力。 如同黃三吉校長所言,顏校長亦提出了「一所學校辦學得好壞,端看其學生人數」的看法。顯而易見的,學校辦得好,家長自然願意跨區將子女送至該校就讀,台北縣有木國小的學生有遠自桃園縣龍潭鄉而來者。然而,這讓我思考「辦學績效與教育績效」的問題。 辦學的績效等同於教育績效嗎?那麼,什麼是辦學績效,它的指標是什麼?辦學績效好,對孩子的教育好嗎?辦學績效的指標是否含括於教育績效的指標內?教績效的指標是什麼?好的教育績效是否對孩子的教育有幫助?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的目的是否是對孩子的未來有幫助,讓孩子在未來有一個「美好的生活」?那麼「美好的生活」的定義是什麼?是「成人」的定義,還是「孩子」的自我定義?是「個人」的定義,還是「社會」的定義?是「未來」的美好生活,還是「當下」的美好生活? 再把問題拉回「亮眼的辦學績效」──畢業典禮的溯溪活動、勇於在校內從事危險的陲降、童稻、絲瓜、民宿、參與教育主管機關主辦的各項競賽、承攬教育處的業務……因為「創新」,所以吸引媒體的報導;因為某某原因,所以獲至大量的金費;因為大量的體驗活動課程、校舍的新建美化、相關學習費用的補助以及媒體的報導,吸引了許多家長,招攬了許多學生。 我看到電視節目的專題報導,那兩位住在山上貨櫃屋的孩子,或許在絲瓜課程(賣絲瓜賺生活費)與媒體的報導下,他們的經濟生活有了改善,但是他們從這所學校畢業以後呢?他們具備了什麼樣的能力可以改善他們自己未來的生活?他們是否出了社會以後,還是和他們的家長一樣在社會的底層?學校的活動很多,創新有趣的課程不少,吸引家長來的似乎不是孩子在學校中可以獲得什麼樣的能力與修養,而是豐厚的學校經費。當然,經費是學習資源之一,學習資源是提昇學習成效的因素之一,學習成效是讓孩子獲得能力以改善生活的因素之一;但是,經費不全等於學習資源,豐厚的學習資源不全等於學習成效的提昇,學習成效不全等於美好生活的達成。學習資源包括優良素質、全心投入教學的教師;優質的教學促進學習成效;有意義的教學目標讓孩子具備所需的能力,促進美好生活的達成。美好生活的達成不是一蹴可幾的,優質的人才促進國家社會的進步也不是馬上可以看到的。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成效無法立竿見影,現在國家社會的進步與否(社會中間份子的素質),是過去二、三十年的教育成效。我要說的是,現在的菁英份子,他們在過去所受的教育是「創新」教育嗎?或許以現在的觀點來說,「復古」算是創新的一種吧。以前我們還是小二時,小朋友要拿鐮刀割草;現在如果有哪所學校讓學生拿鐮刀割草,肯定是「創新」,一如現在很少學校敢讓學生陲降溯溪一樣。我的意思是,教育主管機關辦的經營競賽獎項只是一種工具和手段而已,立意佳,然而,是否有學校會為了競逐獎項而讓「工具目的化」以至於偏離了教育的本質。 某位督學說,校長只要好好的待在學校,好好的經營好自己的學校就好了,不需要老是往外頭跑,搞很多外務。有些校長不以為然地老是往外面跑,因為他們要爭取經費,因為「沒錢,萬萬不能」。我想,經營學校要執兩用中,辦學要錢,但是學校畢竟不是營利單位,它的對象是「人」,是老師、家長、教職員工,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孩子。這個執兩用中的中,或許也可以定義為「教育的初衷」吧!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