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6 01:52:22瀏覽1342|回應0|推薦1 | |
◎陳昀慶 談氣感
在練功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不同的身體感覺,一般統稱為「氣感」。氣感是練功時自我探索的重要線索,卻往往也是讓人迷惑和阻礙練功的重要因素。今天想要藉著電子報,與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幾年練功過程中對氣感的觀察與思考。 回到兩千年剛剛開始練功的時候,我記得張老師在前面帶動作時強調「練出氣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時我心裡對自己很沒有信心,因為我覺得自己的身體很遲鈍,一定很難練出氣感。常常練了半天,頂多流很多汗,完全沒有半點「麻、脹、熱」的感覺,似乎練功就只是另一種運動。常覺得想要練好氣功卻偏偏身體遲鈍沒半點氣感,氣餒的同時也羨慕那些氣感很強的同學。這樣的無感情形持續了多久已經記不清,印象中應該超過一兩年。在老師開始著重於呼吸訓練之後,情況開始改觀,我漸漸在兩手末梢(掌指部分)有微微麻脹的感覺。在意識、呼吸與動作持續刻意操作引導之下,感覺越來越強烈而明顯。隨著持續不斷的練習,手臂末梢的麻脹感有漸漸往手肘、肩膀蔓延的趨勢。靜坐教學開始之後,在呼吸的路徑與意念的關注練習下,慢慢對身體內部的空間有模糊的認知。所謂模糊的認知,是似乎能將自己的意識專注在身體內部的某些部分,或說原本只存於皮表的觸覺隱約延伸到身體內部。開啓了這內部覺察的開關之後,靜坐變成一個有趣的內在探索旅程,不時感覺到身體內部不同地方的細微變化。有時這些細微的感覺漸漸變強烈,忽然某一天卻也可能消失得無影無蹤。正為氣感消失而懊惱幾天之後,卻反而發現本來鐵板一塊的深層組織似乎鬆開了一點點,本來卡住的環節似乎出現了縫隙,讓原本旋轉中僵硬的身體從中滑過。不同的感覺發生在不同的部位加上隨著時間變化,讓我也沒辦法一一記錄。 我相信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氣感的變化過程也不盡相同,所以與其細數自己的種種氣感,不如歸納一下自己這些年身體氣感變化的原則。在這幾年的經驗中,我發現這些身體感覺的變化往往是從「虛到實」、「表到裡」。「虛到實」指的是從單純的「刺激」性的感覺轉成內部組織質變的蓬鬆「紮實」感。「表到裡」指的是一開始氣感往往在表,之後漸漸走入深層。這兩項形容其實是一體兩面。氣感在表時刺激性較強,其表現方式通常是麻、脹、熱、刺,在身體上走的路徑可能是點、線或面。開始往裡走之後,刺激性轉弱卻變得比較紮實且隱而不顯。取而代之的感覺是身體中組織的紮實感。就方向而言,表層的氣感一般是從末梢開始漸漸往身體中央走。而深層組織的實質改變往往是從下丹田附近開始,慢慢擴及軀幹整體,然後漸漸通過關節往末稍鬆開。總而言之,氣感越往深層走就越紮實越有整體感,動作做起來也就越內化。因為感受到多深,就能動到多深。 從實際的身體組織來看,我覺得氣感的變化應該是一個組織氣血活化進而拔除既有粘黏的漸進過程。身體組織要完全鬆開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該處氣血循環強度要夠,二是組織處於放鬆狀態。當組織緊黏在一起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當組織氣血循環變強且正開始要鬆開的時候,氣感最為強烈。當組織鬆開氣血循環整體改善之後,刺激性的氣感會慢慢消失,有一點像是回到剛開始沒感覺的狀態,不過取而代之的是身體本質上變得更鬆柔更紮實。這個過程就像是一條內部充滿泥沙淤積的水管。當水流弱的時候,雖然內部淤積嚴重,但細微的水流並不會造成管內太大的壓力。如果水流量漸漸變大,則水管內的壓力會因泥沙淤積阻礙而大增。而當泥沙漸漸被沖走之後,縱然水流量大,水管壓力卻會因為沒有阻礙而減少。水流就像氣血,水管就像組織,泥沙淤積就像組織粘黏,管內的壓力大小就如同氣感的強烈程度。雖然這個比喻過於簡化整個身體變化,但卻能讓我們對氣感的產生及作用有個大略認知。然而,由於每個人身體鬆緊的部位與程度不同,氣血循環的強弱不同,使得每個人的氣感變化也隨之不同。瞭解了氣感的產生,藉由觀察氣感的變化,就知道自己身體的鬆緊粘黏情況。當刺激性的氣感出現時,一開始我們往往會被它吸引,想要去加強它、作用它,但這樣的操作通常會讓附近組織緊繃,不利於鬆開。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輕輕的關注它,使得該處能在放鬆的狀態下獲得更好的氣血循環,如此才能更有效率的幫助組織鬆開。 以上為我這幾年來對自己身體的觀察與歸納,希望未來當大家因氣感變化而苦惱時,這些心得能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