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4 22:38:05瀏覽70|回應0|推薦0 | |
文章出處:Career 就業情報 專業力爭上游 隨時自問在業界排名第幾? 在武俠小說中,主角必須習得一身好本領,才能下山闖天下。職場也是同樣道理,唯有從20多歲就建立紮實的專業,才能在「職場江湖」闖蕩。
學校能教的只是知識、基本技能,很多行業都要入行之後,才開始學習行業的domain knowledge,因此,「奠定專業」可說是職涯前10年的首要課題,在這段期間不要太計較薪水或工作分配,把握學習機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生涯學分:至少進一次大公司學功夫
很多年輕人常問:「進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濤濤國際企管總經理林濤表示,小公司的資源少,好處是經營管理的「產銷人發財」(生產—行銷—人資—產品開發—財務)都接觸得到;而大公司則資源多、教育訓練制度完整,也比較能容忍員工從錯誤中學習。
如果有機會的話,許多高階主管、人力資源專家都建議年輕人,還是應該設法進入外商、大公司歷練一番。
創略廣告總經理黃志靖的職涯路徑,就是一個「從小到大」的例子。退伍後黃志靖進入一家小廣告公司當業務經理,底下帶2個人,其中一個是文化大學廣告系的學弟,在學弟一句「廣告公司至少要有CD(創意總監)一職」的刺激下,黃志靖決定從小公司的業務主管降格以求,進入知名的百帝廣告練功夫。
黃志靖比較,在小公司和大公司學到的完全不一樣:小公司1個人當3個人用,凡事都要自己來,比較像是「土法煉鋼」的學習法;大公司的分工細、資源多,進入百帝讓他眼界大開,發現原來人外有人、天外有人,也學會許多人際溝通及整合的規矩。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進入大公司歷練的最大好處是,可幫助你在專業領域建立人脈,並且培養豐富多樣的實戰經驗,對於之後的工作大有幫助。
前頂好超市行銷總監賈開琴,一路從伊登廣告公司的總機、秘書做到AE,一步一腳印地,憑著一股傻勁積極學習。「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賈開琴說,經歷的客戶及案子越多,突破的關卡及收穫就越多。8年累積的豐富廣告經驗,讓她後來順利跳槽到頂好超市當行銷主管。
不過林濤提醒,由於大公司分工細,因此「看得到,不一定學得到」,最好不要過於本位主義,多嘗試各種任務挑戰,才不會侷限未來的發展。
生涯學分:保持自發性的學習動力
學習,可說是永遠的「進行式」,不會因為畢業而停止。而在職場上,「觀察」就是最好的學習。
晶華常送員工出國考察,有些人出差回來,沒什麼特別收穫,但有些人的觀察力很敏銳,會帶回許多令人感動的細節或小東西。晶華酒店集團執行長薛雅萍認為:「從一個人所做的報告,就可以清楚看到他對生命的思考力、觀察力及判斷力。」
簡單地說,就是要永遠保持好奇心。飯店業可以師法的對象及業別無所不在,從建築設計、菜色到房間小陳設,無一不可學。
從事廣告行銷也是如此,隨時都要面對新客戶、新產品,展開一段全新的學習旅程。黃志靖在百帝時,總經理黃國燦問他:「你會做車嗎?」「什麼會坐(做)車,我還會開車哩,坐(做)車?」黃志靖開玩笑地說。原本完全不懂車、但在密集做功課之後,黃志靖帶隊參加中華汽車的比稿,順利拿下案子。
「不懂裝懂最可怕,」黃志靖說。最近他接下台灣大哥大這個客戶,開始向年輕同事學「噗浪」(微網誌)怎麼玩,「不會就承認,與其怕被笑,不如趕快設法補足不會的東西,」黃志靖說。
寫下自己專屬的課本
學習需要決心,也需要方法。知世網絡副總經理蔡秀麗,當初從廣告公司轉進數位行銷領域時,首先將自己的心態歸零。每天大量閱讀,聽別人在討論什麼,只要一聽到新的名詞就立刻寫下來,再回去查資料或是請教別人,寫成一本專屬於自己的課本。
常言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但林濤卻認為,最好的學習應該是「先長一智,再經一事」,就能少走冤枉路。「時間不等人,青年人必須趕快有計畫地培養基本能力,」林濤說,去聽演講或是上課,「10句裡頭只要有一句聽得懂,就值回票價了!」
生涯學分12:在專業領域成為專家 30歲,是職涯的第一個分水嶺。勤恆企管總經理陳蕙兒指出,25至30歲階段,還可以try and error,從錯誤中摸索學習;過了30歲,就必須在一個領域裡成為「專家」,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以及不可取代性。
每一個專家的養成,都是從做中學,逐漸在專業領域闖出名號。因此,年輕時候不要太計較,應該爭的是工作而非爭薪水,問老闆是否有更多工作讓你做,主動爭取更多的責任。掌握每一次機會,累積愈多的經驗值,才有可能從「素人」變成「達人」。
陳蕙兒20幾歲擔任昆盈企業的國際行銷部門主管時,常代替總經理陳宗賢對外做簡報、演講上課,別人眼中的苦差事,她卻從不拒絕。「推掉麻煩事,也推掉了機會。」雖然事前需要花很多時間準備、研究每個產業,但也因此訓練出良好的演講授課技巧,為日後成為企管顧問專家奠定基礎。
多用功,找到個人利基
如何才能培養獨當一面的能力、成為一個專家? 1.用功:藝珂人事顧問總經理陳玉芬指出,最基本的條件是「你對工作的commitment,願不願意承擔更多的責任。」算薪水也是一種專業,但別人只懂算薪水,如果你還懂得勞基法、稅法,每個人遇到這類問題,都會去問你,你就是專家。
2.配合度:很多人會挑工作或客戶,選簡單容易的做,困難麻煩的能推則推。像有些講師會推掉時間成本太高的演講,認為不符合經濟效益,但陳蕙兒並不這麼想,有一次她來回花了10個小時、到小琉球講2小時的課,展現出強烈的服務精神,令客戶大為滿意,事後主動介紹其他客戶給她。
3.找到利基:擁有電子業國際行銷、國際媒體總編輯經驗的陳蕙兒,外語能力強且熟稔貿易事務,她區隔出自己的市場特色,成為外貿協會講師以及多家中小企業的顧問。
陳蕙兒認為,「找到需求尚未被滿足的地方,最容易成功。」正因為找到自己的競爭利基,她的指名度愈來愈高,逐漸打響口碑。
另外,也要經常問自己「在公司或業界排名第幾?」蔡秀麗曾經在面試時被問到這個問題,當場她呆住了,後來她發現這的確是個好問題,可以幫助自己盤點專業能力、釐清優劣勢。「年輕人應該不時問自己這個問題,確保自己的能力在水準之上。」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