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認識憂慮與焦慮
2009/06/22 00:57:33瀏覽693|回應0|推薦0

憂鬱 是一種自然的情感狀態,主要表現為悲傷﹑無價值感與罪惡感﹑人際關係退縮﹑睡眠/食慾/性慾減少等,每個人都可能發生,屬於正常現象。
憂鬱症則是一種精神疾病,又分為輕度憂鬱及重度憂鬱,據傳米開朗基羅、拜倫、托爾斯泰、牛頓、達爾文、林肯、邱吉爾、英國王妃戴安娜、台灣藝人大S﹑徐懷鈺﹑作家許佑生都得過憂鬱症,但他們的成就仍然令人驚豔。

病因
引發憂鬱症的原因是複雜多變的,往往由以下四大因素共同作用造成1. 生物因素:大腦中的神經化學物質無法平衡,導致憂鬱情緒過強。
2. 心理因素:自我要求高﹑悲觀﹑負面思考的人較容易罹患憂鬱症。
3. 社會因素:負面的生活經驗(如負債﹑親友死亡﹑分手),早期的痛苦遭遇﹑不良的人際關係等等。
4.基因遺傳因素:家族中的父母或手足得憂鬱症的患者比家族中無人得憂鬱症的患者多好幾倍,表示憂鬱症可能有遺傳因素,但也可能表示家族中的一些互動方式帶來不良影響。

一般來說,輕度憂鬱的常見特徵狀是:
1. 憂愁的情感反應持續兩年以上
2. 呈現下列症狀至少兩項:
(1)胃口差或食量過多
(2)失眠或睡眠過多
(3)疲倦或乏力感
(4)自尊心低
(5)注意力差或難以下決定
(6)無助感
3此人的憂鬱症狀足以造成社會功能或職業功能的損害。

重度憂鬱症的常見特徵是:
1. 兩週內同時出現下列五項以上的症狀:
(1)幾乎天天,時時呈現憂鬱的表情,感受到悲傷、空虛、或哭泣
(2)消失活動量減少。
(3)體重明顯改變(增加或減少)
(4)幾乎每天失眠或睡太久。
(5)幾乎每天焦躁不安或緩慢呆滯。
(6)幾乎每天感到疲倦或全身乏力。
(7)幾乎每天感到無價值或過份、不適當的罪惡感
(8)幾乎全天無法集中注意力,腦子空白感,想不出事情,猶豫不決
(9)重覆地有死亡/自殺意念

1. 純生物因素的憂鬱症很難預防,但可試著減少生活壓力與人際困擾,有心事時務必找人商量,避免讓痛苦鬱悶積壓在心中。
2. 一般來說,受過訓練的心理諮商師最能在問題還沒變嚴重前,給您最好的協助。
3. 大社會環境與政府政策需要給人民更多喘息與放鬆機會。

焦慮

作者: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 簡玉坤心理師

李小姐,24歲,剛大學畢業,進入一家新公司,男友在猶豫要不要出國唸書,她最近有嚴重的失眠,整天一直擔心她工作做不完,想到未來就覺得心神不寧,肌肉也越來越緊繃,有時甚至坐立不安,覺得心跳變快,這樣的感覺每天都一樣,她想起男友可能會離開時,更是覺得惶惶度日。

李小姐展現出莫名的緊張,是現代人常見的精神官能症之一,我們稱為焦慮症(或是廣泛性焦慮症)。出現類似症狀的原因通常與生活長短期壓力的累積、生活階段的轉變(如失業、中年危機、老年空巢期)、過分自我要求或情緒化的個性有關。不同的年齡層也會有不同的焦慮來源,比如說讀書時有考試焦慮、戀愛時有分離焦慮、老年時對身體老化和兒孫拋棄則比較焦慮。

焦慮症常見症狀包括有:
1.預期性焦慮(漂浮性焦慮):對所有的事情出現廣泛且莫名的過度擔心
2.肌肉緊繃:常覺得全身(特別是肩膀、背部)肌肉酸痛或無法放鬆
3.交感神經系統失調:覺得心跳加快、呼吸不順暢、胃腸功能差
4.易怒:容易在壓力下莫名地發脾氣
5.易疲累:睡眠品質差、多夢、或易醒;白天常覺得倦怠
6.腦袋一片空白:注意力無法集中

 前面說過與壓力和個性有關,因此在預防方面,一方面注意自己累積的壓力是否過大,更重要的是調整自己過份完美或情緒化的特質,學習彈性及放鬆地處理身邊事務。在診斷部份,除自我檢測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求助於專業,比如精神科人員(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等)

目前精神醫療的門診治療第一線會提供一些鎮定、情緒、安眠的藥物,幫助焦慮病患放鬆神經系統及情緒,以及改善睡眠;但是之後的心理治療更為治本之道,臨床心理師會與病患討論焦慮心理成因、壓力來源、個性調整等主題,協助病患在心理層面調整以預防復發。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ulee&aid=306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