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容青史盡成灰--大江大海1949讀後感想
2009/09/17 14:40:07瀏覽1321|回應3|推薦12
不容青史盡成灰--大江大海1949讀後感想

一直以來,自己心里都有一股悶氣,總覺得窩在一個小島,卻要頂著千年文化的沉澱。自我身份的認定,對內自我關照與對外的自我肯定,常常會出現問題。在接觸了相關的文化與歷史的書籍之後,才慢慢的建立起自我的中心思想,傳統文化哲學的基礎。之後,在面對挑戰的時候,才建立起自己的信心。但是,面對來自臺灣內部的臺獨思想,還有來自大陸同胞的統一在不確定的方式的要求,內心的悶氣就累積的越來越多。看了這本書,像是點了一把火,把一些悶氣,都點燃了。

不能不佩服龍應臺的用心,細心與誠心。我相信這才能感動了許多人,將他們走過的路提出來做一個見證。不只是保留歷史的原貌,更是要讓中華民族未來的團結,整合,再發展,找出一個避免重蹈覆轍的一個重要的提醒。這本書里面提出的人物,事證,當然不夠,但是,卻是在跑遍 大江南北,國內國外重要史料存放地之後,一個認真的整理。深度當然還有空間,廣度,卻是空前。

龍應臺在初稿完成後,有一點耗盡氣力的放空,虛脫,包括精神與體能。在一次失足扭傷了腳踝之,因著朋友適時的安撫,而將她積累了400天的眼淚,在三分鐘之內暴流。其實,在看到後記的這句話之前,我已經是在很多章節是一邊看,一邊哭了。但是,當然全然沒有整理自己流淚的根由,而是在這里看到了龍應臺說的,那些眼淚,是為了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的哀傷與荒涼,那麼哀痛的生離死別,那些點點滴滴難以承受的不公不義,那麼深的傷害,那麼久的遺忘,那麼沉默的痛苦。除了以上是龍應臺說到的之外,我個人覺得還有那許許多多的尚未被平反的不平。

歷史,是人的故事的集合。為了填補現代史的這塊空白,龍應臺跑了很多當時的現場,訪問了很多的當事人,在她的筆下,我們可以感受到的不只是那段時空的回放,更可以深深體會到作者自己本身的感受到的震撼以及被信任,被交托的感動。相信必定能感動廣大的讀者,就像她過去所放到那些火,引起社會廣大的回響,從而產生巨大的力量,推動國家社會的文明程度的再進步。

書內所提到的見證的人們,有1949以後從大陸去臺灣的老兵,也有臺灣去大陸的老兵,更有被日本拉夫到南洋的臺籍日本軍夫,他們的經驗,很驚人地有重疊的時空交集。經過直接間接的串聯,勾畫出當時的一些不同地區的場景。讓我們對于歷史課本所沒有學習到底那一塊,終于有了補充。當然也有在大陸的一些被訪問者,提供了從不同角度的觀察。為兩岸三地以及海外華人就中國從過去到未來的整合,提供了更周延的思考空間。

提到1949,就不能不提抗戰與內戰,因為它是從1911滿清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之後的中華大地的一次大分裂。分裂的原因不能不探究一下。國共兩黨本來都是由懷抱救中國的一些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分子們的組合,思想路線雖然不同,但救國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能有開始的合作北伐,并且得到了初步的成功。只是後來因為行動路線與政治利益的差別,才造成了分道揚鑣。內戰的結果,對于不是專業研究的人來說,很難理解的。畢竟,從北伐到抗戰勝利,國民黨相對來說,掌握了比較多的資源,而共產黨在抗戰之前,經過所謂的長征之後,僅剩數萬人的情況,一般人很難想象這樣的對比,會造成12年後內戰結束的國民政府退守臺灣,而當年被清黨,再被驅趕到陜北的共產黨控制了大陸而重新建立了新的政府。

龍應臺在書里面,給了一些答案,當然不夠全面,但是,是以前少見的。首先,國軍在打敗了日軍之後,為什麼輸給共軍?難道是共軍比日軍強嗎?不是的,其實,內戰前兩年,國軍是一直保持優勢的局面的。即使是共產黨內部也是這麼理解,是所謂的戰略守勢的。到了後來是真的疲憊了。而共軍成功地運用蘇聯的協助在東北北部的兵工廠發展自己的火炮軍工,開始站穩腳步,就一直順利的往南進展了。而八年抗戰,2年內戰,國民政府對內對外可以說是焦頭爛額,更是因為在開放民主的承諾以及作為情況下,被共產黨成功的發動政治攻勢 ,在內部利用國府的錯誤政策,煽動了人民的力量,在內戰中,讓國軍感受到他們受人民的支持大不如抗戰時期,以至于喪失了軍心士氣,而致于一潰千里。

除了錯誤的政策之外,國民黨的內部不如共產黨的團結,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在西安事變的結果就可以看出來,蔣介石能夠全身而退,就是不論國內國外(特別是蘇聯)都認為只有他的領導中國才有可能凝聚全國的力量來打敗日本。其實,國民黨在抗戰之前,雖然取得了北伐的成功,在張學良的支持下,得到了形式上的統一,但是,馬上在整頓軍隊上招來了中原大戰。即使勝利了,但是,那些地方軍閥也只是表面上的服從。到了抗戰勝利之後,就漏出了原形。就是在抗戰期間,他們很多也都是陽奉陰違,對于軍事委員會的調度,常常為了保留實力,沒有全力以赴,以至于讓中央做了一些錯誤的判斷,以為是大過了敵人的數倍軍力,即使不勝,也可順利掩護陣地轉移,誰知往往都是慘敗收場。。在內戰期間,更是以投降來扯後腿。北平的傅作義,湖南的程潛,西康的劉文輝,雲南的龍云,盧漢,都是所謂的和平起義。

龍應臺對于內戰的看法,似乎是偏重人民的角度。所以,在書里面提到的許多例子,都是以人民受的苦難為著眼點。長春的圍城,餓死軍民30--60萬,華北一個小城,三萬居民在戰後只剩下三千。雖然共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政治工作,贏取了很多人民的支持,特別是在淮海戰役,雖然共軍以60萬面對國軍80萬,但是在500萬民工的支援下,還是贏取了戰爭的勝利。可是,在戰后統計,民工的犧牲,至少是三分之二,也就是300萬。非正式的統計,內戰時期犧牲的軍民不少于1000萬。雖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得天下是靠著那麼的人民的犧牲,這樣的勝利,對于人民的意義何在呢?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iname&aid=3325652

 回應文章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容青史「竟」成灰‧‧‧
2011/05/19 17:55

關於口述歷史,當然重要;泥人當然認同。

但是大歷史的梗概,可能應該要先確立其地位‧‧‧不能混成一堆‧‧‧

例如,談1980年代的歷史,龍女士固然有其地位,但是終究歷史的主軸是那個發生許多動盪事件的大時代,由國府的威權體制到美麗島大審、陳文成案、李師科案、王迎先案、江南案‧‧‧等等‧‧‧龍女士的地位固然不夠重要,當然我們雖然也曾是那時代中的旁觀者,但是,終究絕不能拿我們來當做時代的主角‧‧‧──雖然我們可能各自有自己的悲歡離合的偉大故事‧‧‧

至於,您所及「失敗」,我所強調的,是應該取什麼角度看問題?

順著龍女士的說法,泥人認為國府若要作有意義的反省;1949年是成功,古寧頭一役確定了往後的戰局,它一改過去兵敗如山倒的頹勢,怎能是失敗呢?──真的,想想!

如果真要說「失敗」,探討起來;泥人倒以為八年抗戰的最後幾個月,國府的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的表現,才是真正最大的「失敗」‧‧‧可能那時已可估計無救了‧‧‧唉

歷經長期戰亂破壞,民心厭戰,希望休養生息,全世界皆同;共方其時已提出「聯合政府」口號,民間自然歡迎,美國亦表支持;然而,六全大會中,黨內陳立夫派竟然不僅提案「總裁終身制」,並且在「總裁終身制」未得通過的情況下,總裁最後竟又宣告將以滅共為抗日後的下一個目標‧‧‧

個人以為,研究這段史實,如果只肯認定遷都台北,才是「失敗」,不能追溯其重要的前因,個人真的以為是沒有意義的‧‧‧‧

談到這裡,忽覺此心極為沉重;請原諒泥人直言,如此省思,國族前途實在堪虞‧‧‧

不一

泥土敬白


wandering star(uniname) 於 2011-09-02 09:05 回覆:
度指教

1949政府播遷來台,當然是失敗,這是一個失敗的結果。

至於有多少原因? 那個是史學家的功課了。

Wandering Star 敬覆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佩服‧‧‧
2011/05/19 00:08

在龍應台眾多的讀者回應文中,您的文章可能是很感人的一篇了

想來,可能如您文初提起,自身本來對於兩岸的處境與前途,原本相當關懷,因而與龍書內容相激盪,有以致之。龍書能得您的迴響,對於任何作家言,應該都是一種真正的榮耀‧‧‧

不過,請原諒泥人雖然沒有讀完該書,但是還是敢於評論‧‧‧

因為我研究過當年在大陸上的國共三十年的鬥爭史以及日據以來的台灣史實‧‧‧

並且我深信中國傳統所重視的「文史不分家」,是很有道理的;

因為如果純粹是虛構的故事,沒有人會對號入座;但是,如果真名實姓,例如,某個小說家的人物如果出現了「龍應台」三字,我們對於他的該一小說,就會把其內容和情節,來和我們所知道的「龍應台」的各方面,來比對,例如,自然地牽涉到我們對於「龍應台」所屬的那個時代的認知‧‧‧在龍女士的該書中,引用了那麼多的歷史情境,讀者為何沒有權利向他提問其他密切相關的歷史問題‧‧‧

換句話說,如果是一部描寫1949年悲歡離合的長篇小說,您會如何看待?

更貼切地說,如果那是一部描寫2000年前後我們島嶼民眾悲喜劇的文學作品,您會任意地讓藍綠陣營的作者去「文學化」麼?

最後,因此,我對於龍是不滿意的──您如果有興趣,我格子還有其他文章,批判他的觀點──由於我主要研究的是台灣史,所以我的論述當然和李敖不同‧‧‧

泥土敬白


wandering star(uniname) 於 2011-05-19 06:17 回覆:

您好

觀點雖然不同,共同探討一個主題還是對於彼此都有增進的機會的。鄙人對於歷史是有濃厚的興趣,雖然從商,但是,中國近代史關係自身的淵源(鄙人是所謂的外省第二代),所以更有興趣做不斷的搜集與整理。只不過,畢竟不是專業,當然廣度與深度必定有許多的不足。歡迎對於這方面繼續提供您的觀點來互動。

從您的一篇文章裏面提到了1949年的成功與失敗,我還是認同龍女士的觀點。就當時那個時間點論斷,蔣介石是失敗的,毛澤東是成功的。蔣介石從民國15年擔任黃埔校長,從領導北伐到38年下野,一共主導了當代中國23年。特別是在最後的一年,可說是從雲端跌至谷底,您卻可以因為後來的國際情勢的轉變與他在後來帶引台灣的轉型把蔣介石說成“成功”,至少,您不認同龍女士的“失敗”的說法,就鄙人的看法,是很牽強的。畢竟,1949年是一個分水嶺。

您對於龍女士的觀點與論述方法認為“失之偏頗”!!!,其實,以同樣的標準以及即使我們是以文學來看龍的文章,但是,依照您“文史不分家”的觀點來看,您又何嘗不是如此?

以上,只是一個末學讀者的觀點,請以低標準來審視。謝謝 !

wandering star 敬上

p.s.最近幾年,口述歷史在兩岸如火如荼的進行。雖然當事人的記憶不完全可信,但是,在佐于各項史料的同時還是對於許多空白有了可參考的對照,不知泥土先生的關注如何?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青史不應成灰
2009/09/20 23:06
歷史不應成灰,所以龍應台的這本口語歷史應該鼔勵。
wandering star(uniname) 於 2009-09-20 23:32 回覆:
高興您有同感,希望這本書能夠引起大家重視口述歷史的重要性,在那些還沒凋零的見證人的幫助,我們才有可能客觀地認識自己,自我肯定,從而促進國內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