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7 14:56:14瀏覽5385|回應2|推薦10 | |
■謝蕙蓮 當其他同年齡小孩,每天一早睡眼惺忪的起床上學,作家曾陽晴的女兒「果果」,不必每天趕著7點起床、7點半到校、8點上課。今年10歲的果果,應該是小學五年級學生,但她的父母做了不同選擇,讓她在家自學。 參加教會媽媽們組成的共學團體 「教育很重要,但我對台灣的教育非常沒信心。」談到讓女兒在家自學的過程,曾陽晴說,從女兒念幼稚園時,他就開始思考女兒的教育問題。 和一般父母一樣,周圍的朋友開始提供很多意見,就在他茫然無助的時候,正巧有一位教會的媽媽問他有沒有興趣參加在家自學。和這位媽媽聊過後,他覺得在家自學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決定試一試。 在教會媽媽的建議下,曾陽晴讓果果參加教會媽媽們組成的共學團體,20幾個國中小學年紀的小朋友混齡上課。教課的老師大多數是家長,少數科目像數理科,也會外聘老師,曾陽晴後來也成為共學團體的國文老師。 教會共學的科目每學期都不一樣,上學期果果上的是生物課,這學期上台灣社會歷史,有時也會安排繪畫、閱讀策略、作文等副科。曾陽晴說,這群教會媽媽當中,有人曾當過學校老師,對如何教育孩子駕輕就熟,他一點都不擔心。 果果小五前只上過三天半學校課 曾陽晴說,果果升小五以前,只在學校念過三天半的書。第一次是小二時,曾陽晴帶她到寄籍的小學上課,那天只上了半天課。 他印象很清楚,女兒小二第一次到學校上學時,那天只上了體健課,雖名為「體健」,卻沒有讓小孩子到戶外運動,只教小朋友怎麼正確刷牙,還要小朋友上台示範刷牙。上完那堂室內體健課後,果果小二就再也沒有進過學校教室。 果果第二次到小學上課是小三,那一次她上完三個全天,也很快認識了五、六個朋友。但兩次回家的路上,曾陽晴問女兒:「要不要去上學? 」女兒都肯定的回答:「不要。」小小年紀的果果還告訴曾陽晴,「學校很無聊」,她一節課坐了整整45分鐘,卻只聽到一些不重要的小事情。 果果今年升小五,因為數學課愈來愈困難,已經不能完全靠在家自學。9月新學年度一開始,夫妻兩決定讓女兒每周到寄籍的國小上課兩天。結果開學還不到一個月,他們就決定減少一天,每周只讓女兒到學校上課一天,其他時間都在家自學,或是到教會共學。 教育目標曾訂過:加強家事能力 曾陽晴和太太為女兒安排的教育目標,也和學校很不一樣。例如果果小學四年級時,他和太太為女兒訂下的教育目標,是「加強語文和家事能力」。 那一年的期末評鑑,果果親自寫了十道菜的食譜,而且每一道菜她都會做。之所以選擇小學不教的家事課當作自學重點,是因曾陽晴認為「做家事太重要了!」他說,學會做家事表示有能力照顧自己、管理自己,是邁向獨立的第一步。 對曾陽晴來說,建立小孩的人格和興趣比較重要,他反而不怎麼在意孩子是不是跟得上學校的課程進度。他自己在大學任教,很看不慣現在的學校教育,只是不斷從小到大,教孩子如何應付考試。 曾陽晴說,他對女兒的期望很簡單,希望她有好的品格,不要掠奪別人;更希望她是一個誠實的人,一個願意說抱歉且心中有愛的人。他希望女兒很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優勢能力是什麼,並在未來找到自己的路,快樂的過日子。 不要小孩變成〝會考試的笨蛋〞 曾陽晴認為,這些看來簡單的期望,卻是學校學不到的。他不希望女兒虛耗時間,在鑽牛角尖的考試題目上,天天和別人比分數,最後變成「一個很會考試的笨蛋」。 夫妻兩人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曾陽晴也非常重視孩子的信仰,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曾陽晴說,他希望女兒生命的每一件事,都和信仰發生關係,能天天向上帝禱告。對他來說,「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教育孩子獨立,培養健全人格的過程。」 因為在家自學,果果和父親相處的時間比一般小孩多很多,曾陽晴和太太取得默契,兩人平常教育小孩時,只要有一個人正在扮黑臉,另外一個人就不會發言干涉。他很堅持這項原則,認為這樣才不會影響教育的有效性。 不到學校上學的小學生,日常學習會不會單調貧乏?曾陽晴很得意地說,他們安排女兒參加很多戶外活動,女兒除了學習游泳、空手道,也學過騎馬、參加各種自然營…,在家自學的內容非常多樣豐富。 不看電視 多用來閱讀、運動、畫畫 果果也很享受這樣的在家自學方式,甚至告訴父母親:「希望可以一直自學下去…」。曾陽晴笑說:「我們都知道,這是她懶散的結果,她其實是想要睡到自然醒。」 為了讓女兒在家自學時,不會花太多時間在看電視,曾陽晴家裡沒有電視。他希望女兒不看電視的時間,可以用來閱讀、運動、學烹飪、畫畫。回首看女兒在家自學的幾年,他很慶幸:「我女兒在家自學過得蠻快樂的!」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