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7月4日的美國時代雜誌(TIME)以「如何重振一個褪色中的品牌」(How to Revive a Fading Brand)為題,報導王振堂董事長帶領宏碁轉型,成功蛻變。2007年8月27日,宏碁宣布將以7.1億美元併購美國第四大個人電腦廠商捷威 (Gateway),美國華盛頓郵報以「台灣公司買捷威」為題,引述美國產業調查分析公司說:「捷威讓宏碁的棋盤如獲至寶,占盡所有優勢。」
這個在昔日讓宏碁占盡優勢的併購品牌,卻成為宏碁今年第3季認列虧損超過百億元的主因,也因此促成王振堂請辭下台。在王振堂請辭的同時,宏碁董事會也啟動 變革計畫,成立變革委員會,邀請創辦人施振榮擔任召集人、共同創辦人黃少華擔任執行秘書,擬定變革的願景、策略和執行方案,與管理團隊共同推動各項變革以 增加股東價值。
事實上,說到再轉型,記得2011年隨著當時歐洲行銷總裁蘭奇離職,以及創辦人施振榮的定調下,宏碁啟動了所謂第三次再造,從爭奪PC全球第一的目標,修 正為在賣出的硬體上,創造出新附加價值與商機,邁向行動裝置領導地位。但從今天的結果來看,這個再造計畫,可以說幾乎完全失敗,先不說賺不賺錢的問題,就 直接以近兩年來的產品來看,宏碁有哪一項產品是在硬體上創造價值?這到底是執行不力,還是能力不足?或者是企業文化DNA的問題?如果這些沒有釐清,啟動 再多改革,都可能無效。
過去宏碁在資訊產業市場的價值,在於願意降低獲利,而把這些利益分享給消費者、通路商及供應商,也因此對國際品牌大廠吃乾抹盡的做法形成威脅,低價低利的 小筆電在2010年把宏碁業績拱上歷史高峰。事實上,消費者對小筆電的認同就反映了消費者對於行動裝置的需求,但可惜的是,宏碁顯然只看到消費者對於低價 的偏好。結果,蘋果電腦、亞馬遜等,創造了比小筆電更低價,更能滿足行動需求的平板電腦。更革命性的是,這些廠商並沒有要從硬體上賺到錢,而是透過行動裝 置應用或服務收取服務費。這樣的趨勢,就已註定宏碁成為被革命的對象。
說實話,現在哪一家靠英特爾、微軟的Wintel公司,不積極轉型?惠普(HP)早在2011年就宣布將中止WebOS平板電腦以及智慧型手機業務,甚至 當時還有意分割或販售其個人電腦部門,將重心轉移至獲利較高的領域如影像列印、服務、企業伺服器暨儲存網路設備,以及軟體等業務;而最近微軟也開始找新的 CEO(而且還是沒有IT背景),另外,戴爾(Dell)也完成私有化下市,這類轉型及組織調整的實例,在國外也是稀鬆常有的事。
相對於上述企業,對於未來都有比較明確方向,宏碁似乎還在轉型方向上打轉,以目前宏碁與對手的比較來看,硬體創意能力不足、軟體設計能力不再、成本優勢比 不上聯想,似乎轉型條件更為艱辛,也許這也是幾乎所有的外資機構都預估,宏碁還要再虧兩年的重要原因。不過,我們認為明後年,宏碁能否轉虧為盈不應成為最 重要目標,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條改革之路,因為這不只是宏碁的未來,也可能是台灣資訊產業是否還有未來的關鍵。宏碁也許可以在董事會之下,執行長之外,組成 一個不受現有事業牽絆的全新團隊,規劃未來五年願景,但是更明確的說,宏碁是否該是啟動世代交替的時候了。
過去,台灣有著完善的OEM、ODM及OBM體系,因為有了OBM企業,才得以制衡國際大廠,維護OEM、ODM廠商利益。如今典範已移轉,身為OBM龍頭的宏碁首當其衝,失去宏碁屏障的台灣資訊產業,將何去何從?是崩解?還是脫胎換骨?未來兩年答案就會揭曉。
這篇算是經濟日報少數幾篇內容還算可以的社論,至少有講到幾個重點,如:企業文化DNA的問題。然後最後沒有又把問題推給政府。
但是標題與結論卻又是個大敗筆。
要是台灣若要靠宏碁才有希望,那台灣才真的是沒指望了!
倒不是看不起宏碁,而是一個國家只巴望一個老企業,那是一件很悲哀的事,那代表了這個國家已失去了活力,那有什麼好期待的。
了解一點企業管理常識都知道,一般企業平均壽命可能5年都不到,就算是曾貴為世界500強的企業,平均壽命也只有40幾年。企業的的興衰更替,是再正常也不過的道理了,只有小格小局的人才會為一家公司的興衰感到大驚小怪的。很不幸的,台灣到處都是這種人,一家企業或一項產業有問題了,馬上開始要政府做這個做那個(奇怪的是,你又不願多繳點稅,讓政府去做這個做那個),把台灣的見識給養小了,難怪到了國際,一點競爭力都沒了。
你看美國,IBM過後有微軟,微軟過後有Google,Google過後有facebook,現在還有特斯拉等等數不清新創公司準備推倒前浪,你說美國懶歸懶,爛歸爛,全世界有幾個國家能具備這種活力?這些新創產業不但不是靠政府或大企業育成,他們很多甚至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創業。
這篇文章除了格局小外,也犯了一個台灣人的習慣,只根據心中相信的事實就開始大做文章。例如:文中說「而最近微軟也開始找新的 CEO(而且還是沒有IT背景)」,我敢說這個總主筆一定也不知道微軟找了誰,然後就跟傳言亂寫。即使是用傳言,也要用得對才行。聯合報自己也刊登了路透社的傳言:微軟找了五個人,除了其中一個是 Ford 的 Alan Mulally ,其他四個不僅有IT背景,還是微軟自己人。
說到微軟找接班人,就想到 Stephen Elop,想到 Stephen Elop ,就想到 Nokia 。芬蘭人競爭力比台灣人強,這說法應該不會有太多人反對,但還不是把一個世界第一的公司(而且是遙遙領先的)經營得零零落落的-雖然這一大半要拜 Elop 木馬之賜,但 Nokia 在木馬來之前早已走向衰敗的方向了。Nokia 的規模對於芬蘭,可不是宏碁對台灣同一等級的,要說沒希望的話,也只有芬蘭有資格說。我是不清楚芬蘭人的想法,但他們有失去希望嗎?我可沒看過有人會這麼評論。那你台灣人說這種話又代表了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