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解析回娘家的倫理格局
2025/01/31 00:40:36瀏覽684|回應2|推薦42

昨天是農曆初二,初二回娘家的習俗看似名正言順(溫馨浪漫),其實隱藏有倫理格局那涉及禮教(規訓)的問題,會不會就是早期農業社會遺留下來關於男尊女卑的陋習。

現在年輕的ㄧ代,很少有人還在信服那些有的沒的,她們説【我的家(原生家庭),我每天想要回去都可以】,她們説【如果每尊神明都要信,那麼要如何才能夠拜得完?】

年輕一代的她們確實霸氣十足,無疑,只是執意譴責她們的目無法紀,也並不是很有道理。

註:如果按照拉丁法諺説法的所謂【明示其一者,應認為有意排除其他】那麼就更顯得不合理了,試問女兒想回家看娘看爹,究竟誰有權利能夠幫她指定要在那一天才可以,其實365天想回家看娘看爹,每天都可以,爸媽支持你。

這個世界是基於兩性平權的、和諧的共同撐起一片天,任何人都沒有必要服從誰,不管是傳統深信的【所謂頭家】還是可議的【倫理格局】,由於自由意志是人性尊嚴的構成要件要素之一,任何人都是自己的目的,任何人都不是別人的客體。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0928928469&aid=181723139

 回應文章

愛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5/01/31 14:46

能請阿丙0.6格主講解 “天大地大,母舅最大” 及母舅未到婚宴不能開席的典故嗎?

我跟我兩個小朋友講這習俗,他們像看外星人般看我..

阿丙0.6(u0928928469) 於 2025-01-31 18:31 回覆:

歡迎愛馬格主蒞臨,謝謝留言分享

"天大地大,母舅最大"及母舅未到婚宴不能開席,

是個有趣的議題,我上網看了相關資料,除了連結分享之外,

也稍有補充。

A.連結分享部分:

a.習俗百科/上有天公下有舅公 舅舅為何坐大位?

https://www.nownews.com/news/5624169?srsltid=AfmBOorRoBiOeveoDH7imJaROZJhyoluieTlPgmk6aNbxv-fZDYkBYh4

b.舅權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8%85%E6%9D%83

B.補充部分:

由於母性先天有分娩及哺乳的事實,所以如其他的生物一樣是先有母系社會,母系社會也常伴有母權思想,如同父系社會常伴有父權思想般,母父權思想表現在氏族財產的管有及發號施令,乃至神聖的如【創造神】般,我國現行民法有【婚生子女】推定(父親),生母則不必,因為藉由自然分娩事實認定沒問題,除非棄嬰。

先民時期母系社會通常找不到父親,【只有母,父不詳】是常態,母系社會的舅舅(母親兄弟)協同保護照顧如同【最好的朋友】,功不可沒,關於舅舅的犧牲奉獻,是可能受到尊敬的原因之一,反之則否。

由於先天男女體力的關係,母系社會逐漸轉變成為父系社會,父系社會除了伴有父權如前述的母權外,也有內外親的嫁娶制度,娘家是外家(親),俗話説嫁出的女兒如同潑出的水看似絕情卻另有補償,由於子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所謂補償指保護出嫁後的女兒不必受到夫家欺凌,即相當於監察人的地位,這方面表現最顯明的是在民間喪葬儀式的封釘習俗,詳見拙作【以權力制衡角度看封釘習俗】。https://blog.udn.com/u0928928469/181414200

網路上的相關資料還有很多,仁智互見,而個人所知又非常的有限,敬供參酌而已。


米若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5/01/31 05:58
不同意阿丙兄以今非古,每一種習俗自有其時代背景,既然已經約定成俗一定有其道理,大家自然都該遵行,不然就亂了套。因時代流轉,習俗也會跟著轉變或消失。
試問,媽媽死了,為什麼要娘家人親臨才能蓋棺 ? 這跟年節初二丈母娘請女婿吃飯是同一道理,不能說是陋習,請阿丙兄明鑑。
阿丙0.6(u0928928469) 於 2025-01-31 07:13 回覆:

歡迎米若絲格主蒞臨,謝謝留言分享

【每一種習俗自有其時代背景,既然已經約定成俗ㄧ定有其道理,

大家自然都該遵行,不然亂了套。因時代流轉,習俗也會跟著轉變或消失。】

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黑格爾説存在即合理,就此角度來説,敬表贊同。

人類的思想是環境的產物,生活總在適用環境中摸索,而人需營群居生活,

約定俗成因此而產生,或如盧梭説人生而自由卻無時不在枷鎖。

農業社會的關於男尊女卑是由於耕種必須要擁有強大體力,這部分男性勝出無疑,

而俗話所説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也都屬同樣試圖維繫以男性為綱領的

舊社會生活模式,於當時的情境,或許【存在即合理】,也説不定。

時代在變,AI世代的所謂第四波(第四階段工業革命),依賴的不再是腦力而是智力,

此由全國總生產所得的貢獻程度可以獲得很明顯證實,而智力的高低與男女性別無關,

試想女性如果同樣能夠擁有【繼承權】及【受教權】,那麼日後的發展並不亞於男性,

就這個角度來説,舊有社會的倫理格局即有待合宜全面的檢討,

乃至重新檢視排序,初二回娘家舊慣習俗也是吧?至少觀念上。

關於【媽媽死了,⋯娘家親臨蓋棺】部分,當下於實質上已經由

國家公權力介入(法醫、檢察官),如果有疑為非自然死亡的話。

所謂的【封釘儀式】僅是喪葬民俗儀式中的一個小環而已,無關於能否火化埋葬,

重點是國家公權力的【死亡證明書】,請參閱拙作【以權力制衡角度看封釘習俗】https://blog.udn.com/u0928928469/181414200

贊同格主説的【年節初二丈母娘請女婿吃飯】關於情感交流及擴大家族力量,

到目前為止,很多人還是樂於這樣做,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如我們這一個世代。

敬佩米若絲格主深具獨立思考的特質,深值學習,康德説任何人都是自己的目的,

別人的經驗或意見僅是提供給自己參酌的素材而已,

只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判斷及經驗印證,對自己來説才可能有獨特的意義。

最後要特別謝謝米若絲格主的不同看法,該看法提供了我重新思考、反省,乃至更新的力量,

所謂的腦力激盪,功不唐捐。

阿丙0.6(u0928928469) 於 2025-01-31 07:17 回覆:
⋯時代在變,⋯【依賴的不再是《體力》而是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