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專業相持 攜手幸福---國立宜蘭特殊教育學校(教育部104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典範學校高中職組特優)
2015/12/15 18:43:27瀏覽971|回應0|推薦0

專業相持 攜手幸福

國立宜蘭特殊教育學校

宜特教專三部曲

首部曲:鼓勵推動

    國立宜蘭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宜特)一直以「專業學校,幸福學園」自期,宜特同仁體認到專業的教學是學生幸福學習的基礎。在學生障礙類別、程度愈加多元、趨重,教學現場除了師資培訓過程所獲得的理論和知能外,需要更精進的專業成長和實務對話;98學年度在前任校長許榮添校長的倡議,行政同仁的規劃推動下,開始進行試辦。試辦初期首在紮根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相關基礎概念和實作;同時針對課程設計與教學進行教學觀察。年輕化的師資搭配有經驗的資深教師,大部份的老師都參與了試辦。試辦之後,大家對於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有初步的概念,也了解到教學觀察、專業對話的意義和對個人之幫助,因此開啟全面參與,相扶成長的宜特教專歷程。

二部曲:揪團精進

    成長的喜悅為教專的推動帶來新契機!99學年度開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組織,建構了團隊對話機制,更進一步提昇教師專業成長之能量,幾乎所有老師都加入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及專業學習社群。教師不但熟稔了教專的精要,也透過社群的運作,形成社群共同的目標,針對專業領域方面共同討論,規劃本校特色課程並研發相關的教材教具。學校型塑成學習共同體,教師不再是單打獨鬥。二年社群運作之後,漸漸的,部分社群產出亮眼的績效,在100學年時,口腔衛生教學社群及身心障礙學生縱橫輸入法教學社群參加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分別榮獲金質獎及佳作。得獎不只給予老師們莫大的肯定,鼓勵其他的教師陸續跟進,園藝教學社群在101學年教育部教學卓越獎中也榮獲了銀質獎;更重要的是,社群的成果,落實在教學中,也為分享給區內的高、國中、小的特殊教育班級和老師,更鮮明了宜特專業的特教形象。

三部曲:形成氛圍

    從100學年度開始,學校教師皆已認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開始100﹪的參與;在實施逐年期已漸成熟之後,於102學年度開始實施多年期(2年期組)。有感於特教需要專業合作,而本校教師專業社群研發之相關教材,除了用於本校教師教學使用之外,希望能將學校特色的課程及教材與外校特教教師分享,因此,安排本校口腔衛生教學團隊及園藝教學團隊到縣內國中進行分享,希望能達資源共享之目的。經過這幾年教專及社群之推動,宜特的教師們深刻了解到進入到宜特參與教專是必須的,加入社群是必要的,當大家都一直在朝既定目標努力前進時,沒有人想站在原地不動,因為大家知道若在原地裹足不前,很快地就會被教育的洪流所淘汰,所以,這也就是宜特教師全員參加教專最主要的一股力量吧!

表一  宜蘭特教學校 98-104 學年度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概況表

在不斷對話中,形成共學氛圍

圖一 104 學年宜蘭特教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共創專業幸福學園

回饋與反思

    本校前教師會會長於103學年度針對本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執行狀況對所有參與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經量化統計分析結果,發現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在「課程設計與教學」及「班級經營與輔導」層面,對於任教年資3年以下之教師皆有顯著之意義,亦即本校透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過程中,對於新進教師而言其助益是最顯著的;對於其他教師而言,教師則認為參與學習社群有助於教師在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的精進,亦即顯示,多數教師對於參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有助於個人之精進持肯定之態度。整體而言,宜特教師認為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具有以下幾點正面意義:

(一)吸取他人教學優勢並看到個人問題

(二)檢視個人教學內容與方式和學生學習概況

(三)建立教師群的對話與互動機制

(四)教師專業的累積與發展

永續與推動

    自98學年試辦開始逐年推薦教師參加評鑑人員培訓,目前具有初階評鑑人員資格者為22人,進階評鑑人員8人,教學輔導教師3人。100學年開始,評鑑方式除教學觀察之外還包括教學檔案,鑒於實施教學檔案評鑑時評鑑人員的能力需要更專精,以初階評鑑人員培訓的過程中,恐較無法勝任,因此100學年自103學年所有他評的部分皆請進階評鑑人員協助,此期間則加強教師們有關檔案評量的概念,經過這幾年實施之後,所有教師針對教學檔案評量的概念皆已具有相當的概念。然而經驗需要靠累積並傳承,為讓教專能永續推動且能更加紮實,自104學年開始由進階教師帶領初階教師協同專業對話與觀課,以建立起經驗傳承的發展方向。

    誠如雁行理論,宜特在整個推動教專的過程中,一直透過團隊合作的模式,團隊成員在社群運作中建立起各社群的合作模式,成員間輪流領導,互相激勵與扶持,如此才能永續。

成長自己,成就孩子,在宜特雁行團隊中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wblog010&aid=3892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