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力圖振作 發展綠能、觀光 編譯羅倩宜/特稿
葡萄牙上週遭穆迪調降主權債信評等,「
葡萄牙不是希臘」這句話,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
許多歐洲政治金融領袖都不敢大聲說出來。
這個西歐小國加入歐元區之後,
競爭力連年惡化,人均GDP幾乎停滯不前,
不過
該國仍然致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
綠能及
觀光,
而且官方對現狀和未來都樂觀看待。
身為西歐最貧窮的國家,從2000年開始,
葡萄牙的GDP成長在歐元區每年都是倒數第二,
僅次於義大利,平均年成長率不到1%,2009年全年萎縮2.6%。
人均GDP從1998年到2005年都維持相同數字,比
東歐的斯洛維尼亞表現還差。
造成
低成長的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是競爭力惡化,第二是中小企業過多帶來的困境。葡萄牙的單位勞動成本在2000至2007年間遽增19%,是出口競爭力欠缺的一大原因。
所幸該國仍有
製鞋業和軟木業勉力維持成長。
葡萄牙是傳統的製鞋大國,
八成五外銷,為歐洲第三、全球第七大鞋類出口國。
近年一直打著「
創新、品質、設計」的口號,大力提升附加價值,
並且從原有的
歐洲、澳洲、北美等市場,逐步擴張至
中國及俄羅斯等國。
葡萄牙生產的軟木,舉世聞名,在本屆上海世博會中,
葡萄牙館也以軟木做為建材,向國際推銷該國的主力產業。
不過,這類主力出口仍屬傳統產業
,過度仰賴它們,
對於整體經濟和產業升級不利。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Duisburg-Essen)大學經濟學教授Ansgar Belke指出:
「
葡萄牙的出口產品不多,它還必須與新興市場競爭,
因此必須極大幅度降低工資才有優勢。」
葡國財長Fernando Teixeira dos Santos也坦承這一點,他表示:
「
我國必須在公共部門及私人企業降低工資、提高生產力。」
葡萄牙的另一項隱憂是中小企業的困境。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
葡萄牙有將近85萬家中小企業(200人以下),僱用全國八成勞動力,每1000人就有80家中小企業,密度相當高。
1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更占了全國四成人力。
布魯塞爾智庫Bruegel指出:「
較大型的企業可以提振歐洲的出口價值」,
呼籲扶持小型企業在全球生產,增進經濟產值。
從融資能力來看,中小企業的條件也比較差,不像大企業有銀行及發債的多方管道,
當金融風暴造成融資成本上升,中小企業不是付出更多成本,就是借不到錢。金融時報訪問葡國北部一家小型木材公司JJ Teixeira,該公司2月份時訂單多得接不完,
但是現金還是周轉不過來,多次和銀行協商拜託,希望能避免破產的命運。
過去120天就能收到款項,如今卻延長至187天。
這樣的現象在葡萄牙很普遍,
中小企業的業績屢屢破紀錄,但是卻因為歐債危機,財務狀況岌岌可危。所幸現任執政政府從
2005年上台後,便推動一系列改革政策,
首先是
發展綠色能源,降低對進口原油的依賴。
由於大力投資
風力發電,
2010年初全國電力消耗已7成來自再生能源;
最近也
啟動了全國性的充電網絡,
方便電動車上路,這項工程可望
推動綠能產業的出口。
旅遊業是另一發展重點。
葡萄牙過去以高爾夫球觀光聞名,擁有許多
世界級的
球場,
近年來更
1.致力發展多元觀光主題,2.延伸至文化旅遊、3.醫療觀光及4.自然探索等領域。葡國擁有許多歷史資源,過去並未善加運用。
以
南方的阿爾加維(Algrave)為例,
中世紀北非摩爾人在此建立王國,留下許多遺跡,
當地觀光局2010年投入30萬歐元,啟動「
阿爾加維:歐洲最聞名的秘境」計畫,
希望能吸引更多觀光客前來。
除此之外,首都里斯本也有企業推出
整型、齒列矯正、近視雷射等多種醫療觀光服務。
新的旅館、美容休閒度假村相繼落成。
目前葡萄牙仍然面對
赤字和債務沉重的問題,
低稅收和高政府支出,
使得葡國預算赤字在一年間大幅膨脹,
從2008年占GDP的2.8%來到2009年的9.3%。
不過,總理Jose Socrates對於未來抱持樂觀:
「我國去年赤字增加是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
不過2009年的經濟萎縮幅度較許多歐盟國家都小,
2010年第一季更實現了1.1%的成長率。」